崔珍
- 作品数:8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伴喘息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白三烯C4(LTC4)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MPP伴喘息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干预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三烯C4(LTC4)水平;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γ、总IgE水平;并于入院时、治疗2周后进行咳嗽、喘息症状的评估。出院后随访6个月,通过电话询问和定期哮喘门诊复诊,由主治医师评估患儿咳嗽、喘息情况。另选取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干预后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患儿IL-4、总IgE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IFN-γ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干预组和孟鲁司特干预组的IL-4、IFN-γ、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布地奈德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清LT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孟鲁司特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干预组与孟鲁司特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干预组与布地奈德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6个月内喘息再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调节Th1/Th2的失衡,减少白三烯C4的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可以控制MPP伴喘息患儿急性期的症状,并能减少喘息发作,对支原体肺炎合并喘息患儿发生哮喘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 崔珍金晓群李永莲李莉苏玉洁桂丽琼龚建梅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 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0例儿童哮喘患者与同期治疗的1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儿童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MP-IgM,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MP-IgM的检测结果及观察组不同年龄段MP-IgM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MP-IgM阳性率为4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2,P〈0.05);≥7岁哮喘患者中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3-7岁哮喘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47,P〈0.05);3-7岁哮喘患者中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3岁哮喘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4,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较高,且儿童哮喘与支原体感染呈正相关关系。
- 崔珍金晓群
- 关键词:儿童哮喘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
- 多元化哮喘管理在提高儿童哮喘控制率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评价多元化哮喘管理在提高儿童哮喘控制率中的作用。方法将未规范治疗60例哮喘儿童纳入多元化哮喘管理模式为管理组,每1~3个月随访,观察6个月,检测肺功能(FEVl%),进行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评估哮喘控制情况,对照组为传统哮喘门诊随访的60例患儿,比较2组肺功能(FEVl%)、C-ACT评分改善情况及哮喘控制水平、用药依从性的差别。结果2组随访3个月及6个月时,管理组FEVl%及C-ACT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哮喘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5.7%,而6个月时用药依从性管理组达93.3%,对照组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元化哮喘管理更能增强患儿用药依从性,提高哮喘控制率。
- 顾剑华金晓群徐艳娜李静婷崔珍桂丽琼
- 关键词:哮喘管理儿童哮喘控制率
- 动态呼吸监测在儿童哮喘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动态呼吸监测在儿童哮喘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5~14岁首诊为哮喘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儿在接受常规哮喘管理6个月的同时在初始治疗时使用智能肺功能仪进行动态呼吸监测3个月,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的哮喘管理6个月。比较两组儿童在初诊、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力呼出气体50%时最大呼气流量(MEF50)与用力呼出气体75%,剩余25%时最大呼气流量(MEF25)]、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哮喘控制评分(C-ACT评分)和用药依从性。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哮喘发作的频率及再就医次数。结果研究组儿童的FEV_(1)、PEF、MMEF、MEF25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EF50在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FeNO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12.4±2.2)ppb、(7.3±2.8)pp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1.7)ppb、(10.7±2.6)pp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哮喘C-ACT评分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25.75±1.23)分、(26.40±0.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3±0.94)分、(22.32±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用药依从性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儿童的哮喘控制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而研究组儿童累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再就医次数分别为(0.56±0.08)次、(0.42±0.0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0.25)次、(2.45±0.3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儿童哮喘管理方法比较,动态呼吸监测辅助儿童哮喘�
- 徐艳娜崔珍顾剑华金晓群李永莲丁国栋
- 关键词:儿童哮喘管理肺功能
- 动态呼吸监测应用于儿童哮喘管理4例
- 2024年
-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然而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1]),20%的哮喘患儿未达到控制目标 ^([2])。有效管理儿童哮喘可以减轻成人呼吸系统疾病的负担^([2])。如果儿童哮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哮喘发作的频率增加,需要更经常就医和住院治疗,哮喘的严重程度也可能会加重。进而可能演变为成人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反,如果儿童哮喘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能减少医疗负担。
- 徐艳娜崔珍金晓群顾剑华李永莲桂丽琼李金洁
- 关键词: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哮喘哮喘发作住院治疗
- 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临床评价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伴喘息患儿的疗效及对小气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8例MPP伴喘息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干预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出院后随访6个月;另选择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干预组与孟鲁司特干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患儿常规肺功能及小气道功能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干预组、孟鲁司特干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PP伴喘息患儿在急性期常规抗感染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可改善肺功能,特别是可缓解小气道阻塞情况,可在急性期较快缓解咳嗽喘息症状,有效地控制病情,同时可有效减少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喘息的发生。
- 崔珍金晓群李永莲李莉苏玉洁桂丽琼龚建梅
- 关键词:孟鲁司特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肺通气功能小气道
- 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肺功能、FeNO水平及Th1/Th2免疫平衡状态的变化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以及Th1细胞/辅助性Th2细胞(Th1/Th2)免疫平衡状态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分为喘息组32例和非喘息组28例,选择同期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体检健康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儿童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FeNO、IFN-γ、IL-4、IFN-γ/IL-4的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FeNO、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FN-γ/IL-4水平与FEV_(1)、FEV_(1)/FVC、PEF的相关性。结果喘息组患儿FEV_(1)、FEV_(1)/FVC、PEF水平明显低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非喘息组患儿FEV_(1)、FEV_(1)/FVC、P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患儿FeNO、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非喘息组患儿FeNO、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喘息组患儿的IFN-γ/IL-4明显低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非喘息组患儿IFN-γ/IL-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eNO、IFN-γ、IL-4与FEV_(1)、FEV_(1)/FVC、PEF均呈负相关(P<0.05),IFN-γ/IL-4与FEV_(1)、FEV_(1)/FVC、PEF呈正相关(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肺功能明显降低、血清FeNO水平升高,并伴有明显的Th1/Th2免疫失衡状态,且血清FeNO、Th1/Th2免疫失衡和肺功能之间密切相关,参与了病情的发生和发展。
- 顾剑华金晓群徐艳娜苏玉洁崔珍桂丽琼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喘息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TH1细胞
-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儿(4-1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哮喘均达到完全控制,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过敏性鼻炎的喷嚏、流涕、鼻堵、鼻痒等症状明显好转,视觉模拟评分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为81.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在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等方面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
- 顾剑华金晓群崔珍李莉桂丽琼苏玉洁徐艳娜
- 关键词: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