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理想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预后
  • 3篇胃癌
  • 3篇淋巴
  • 2篇肿瘤
  • 2篇胃癌患者
  • 2篇胃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淋巴细胞
  • 2篇癌患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医学生
  • 1篇营养
  • 1篇营养评价
  • 1篇预后关系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结合部
  • 1篇食管胃结合部...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徐阿曼
  • 6篇韩文秀
  • 6篇张理想
  • 4篇韦之见
  • 2篇陈章明

传媒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NLR的截断值为2.4(敏感性:53.3%,特异性:71.4%),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2.4,153例)和高NLR组(NLR≥2.4,1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差异,并分析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高NLR组较低NLR组肿瘤直径大、肿瘤浸润深度深、TNM分期高(均P〈0.05);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4.3%,生存分析显示,高NLR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χ2=17.511,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NLR、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和TNM分期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和肿瘤大小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NL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高术前NLR值提示胃癌患者有较差的临床病理情况及生存预后。
韩文秀徐阿曼张理想陈章明
关键词:中性白细胞预后
D-二聚体对胃癌患者的转移诊断价值及评估预后的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D-二聚体对诊断胃癌转移和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胃癌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以D-二聚体等于1.465 mg/L为分界值,将患者分为低D二聚体组和高D-二聚体组,通过χ2检验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用Kaplan-Meier法和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共132例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卡方检验结果提示D-二聚体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均〉0.05),而与年龄(χ^2=4.311,P〈0.05)、侵犯深度(χ^2=4.996,P〈0.05)和胃癌是否远处脏器转移(χ^2=8.300,P〈0.05)相关;胃癌远处脏器转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为(1.39±0.73) mg/L,胃癌非远处脏器转移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为(0.97±0.83)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手术后5年内死亡的胃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为(1.22±0.92)mg/L,在手术后5年存活的胃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为(0.78±0.58)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高D-二聚体组的胃癌患者总生存率远低于低D-二聚体组(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D-二聚体、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二聚体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 D-二聚体可能对判断胃癌患者是否转移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同时D-二聚体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张理想韩文秀韦之见徐阿曼
关键词:胃肿瘤D-二聚体预后
免疫和营养相关指数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nutritionalindex,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ratio,PLR)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分界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PNI与胃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有关(均P〈0.05);NLR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有关(均P〈0.05);PLR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大小、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有关(均P〈0.05)。低NLR组、低PLR组、高PNI组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较高NLR组、高PLR组、低PNI组长(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PNI和NL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NI和NLR与PLR相比有更好的预测预后价值,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张理想韩文秀韦之见徐阿曼
关键词:胃肿瘤营养评价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从临床技能大赛分析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教育被引量:8
2017年
总结安徽医科大学举办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的实践经验,发现在校医学生仅有极少数人参加临床技能竞赛,即使参加临床技能竞赛,仍不能独立完成临床技能操作和处理医疗事务,究其原因为教学资源的匮乏、重技能,轻合作,故需加强教学基地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临床见习与临床实习相结合、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学生配备固定的技能培训老师,以更好、更全面的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韩文秀张理想徐阿曼
关键词:临床教学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7年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在肿瘤中高居第二,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根治的方法,但是手术风险较大,所以如何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围手术期理念被提出后逐渐被应用到外科手术当中,对于提高病人手术后的恢复过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其理念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却依然存在着争议,该文结合最新的临床实验,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讨论和总结。
张理想徐阿曼韩文秀陈章明韦之见
关键词:胃癌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预后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SiewertU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预后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率(LNR)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4例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444例患者均行根治性AEGD,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范围为下纵隔+食管裂孔周围+腹腔淋巴结。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5年间每6个月随访1次,5年后每12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预后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0月。观察指标:(1)随访和生存情况。(2)影响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3)影响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LNR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随访和生存情况:444例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8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2个月。444例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2%、60.3%、45.7%。(2)影响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pN分期和LNR分期是影响Siewef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332,5.898,36.045,38.847,46.46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LNR分期是SiewertII型和Ⅲ型AEG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R=1.393,1.411,95%可信区间:1.137—1.708,1.106—1.801,P〈0.05)。(3)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LNR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患者LNR的相关因素,�
张理想韩文秀韦之见徐阿曼
关键词:腺癌淋巴结转移率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