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帅飞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1篇胆红素
  • 1篇滴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乳酸
  • 1篇端脑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术
  • 1篇心脏术后
  • 1篇心脏术后患者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术后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清脑钠肽
  • 1篇血清总胆红素
  • 1篇血乳
  • 1篇血乳酸
  • 1篇乳酸

机构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袁帅飞
  • 2篇郭浩
  • 2篇张保全
  • 1篇刘凤艳
  • 1篇何亚梅
  • 1篇李温斌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C-反应蛋白对其肌酐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其肌酐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29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11例)。纳入研究后12 h内采取两组患者的血标本,分别于首次抽血12 h,24 h,48 h,96 h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肌酐、CRP及NT-proBNP,并分别进行t检验及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的CRP和NT-proBNP的水平[分别为(112.4±6.8)mg/L,(1176.9±25.7)ng/L]明显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分别为(72.4±0.9)mg/L,(478.2±15.3)ng/L];96 h时,非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的CRP与NT-proBNP有相关性;两组患者的CRP,NT-proBNP浓度均随着肌酐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CRP,NT-proBNP升高与合并急性损伤脓毒症患者的肌酐浓度相关,但两者升高幅度不一致。
张保全刘凤艳袁帅飞
关键词: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重症脓毒症
血清总胆红素、NLR、动脉血乳酸水平变化与ECMO辅助治疗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红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动脉血乳酸水平变化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间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行ECMO辅助治疗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分为生存组(n=53)、死亡组(n=21),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CMO辅助治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年龄大于生存组,其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低于生存组,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ECMO辅助治疗后两组NLR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动脉血乳酸明显下降;死亡组各治疗阶段NLR及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生存组,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水平、血清总胆红素、NLR为ECMO辅助治疗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及动脉血乳酸高水平,NLR低会导致ECMO辅助治疗患者预后不佳。
邢学勇郭浩张保全袁帅飞崔星斌张科技
关键词:血清总胆红素NLR动脉血乳酸
小剂量甘露醇缓慢静脉滴注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甘露醇缓慢静脉滴注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35~74岁,平均(59.95±9.3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C组)29例和甘露醇治疗组(M组)33例。C组术后按常规治疗;M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术后1、8、24 h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0.25 g/kg,每次滴注60 min。记录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右心房压(RAP)、肺动脉楔压(PAWP)、平均肺动脉压(MPAP)、每博指数(SVI)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结果每次使用甘露醇后,M组患者的CI、SVI值均比使用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VRI值呈下降趋势,且每次使用甘露醇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PAWP先升高后降低,使用甘露醇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使用甘露醇前后RAP、MP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后两次使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所得数据行方差分析结果均显示P<0.01。结论术后小剂量甘露醇缓慢静脉滴注有助于优化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每搏输出量,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体循环、肺循环阻力,促进术后心肺功能恢复。
郭浩何亚梅李温斌邢学勇李娜袁帅飞冯旭崔星斌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甘露醇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