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姣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5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在CS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59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停经后阴道流血就诊48例,其中43例(90%)表现为无痛性阴道流血,5例(10%)伴有下腹部疼痛,1例(2%)伴腹胀。其余9例患者就诊时无任何异常阴道流血,仅因停经做检查时发现CSP。9例患者首诊误诊为先兆流产、稽留流产或异位妊娠,误诊率15%。所有患者均依靠经阴道B超检查确诊,9例应用MRI辅助诊断。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57例患者清宫术过程顺利,出血少,手术成功率为97%(57/59)。2例在清宫术中出现大出血,急诊改行腹式瘢痕妊娠切除术。结论 CSP误诊率高,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子宫动脉栓塞术能迅速止血,减少大出血风险且避免子宫切除,是治疗CSP的有效方法。
- 高慧娟李雪姣叶辉霞李小毛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瘢痕妊娠
- Targeting autophagy alleviates acute rejection by inducing CD8+T cell apoptosis that improves the survival of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 谌小龙李雪姣邓宜南叶林森陈规划汪根树
- 特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诊疗方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被引量:3
- 2023年
- 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疫情防控的医疗工作焦点已转变为预防及治疗重症和危重症,医疗工作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做到应治尽治。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及围产期妇女、血液透析患者等,因其生理、心理或病理的特殊性,为新冠的防治带来了严峻挑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结合不同的专科优势,并以全院联动、多学科协同合作的形式积累了特殊人群的新冠个体化治疗经验,研讨并制定了相应的诊疗方案。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组杨可鑫杨丽芬李旭峰屈靖鑫戴振源祝铃萍梁英欧淑娴高倩李雪姣侯红瑛梅志雄叶增纯赵文波饶嘉玲唐骅周莉萍覃蔚璇段孟岐江雅秦秀群孙珂陈彦茹胡细玲黄宝琴金尚怡陈壮桂黎雅婷许成芳范建辉彭晖陈妙霞李慧娟
- 关键词:孕妇围产期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远期疗效的随访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了解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3年后盆底功能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产后2个月复诊并填写压力性尿失禁(SUI)问卷和进行盆腔器官脱垂(POP)定量分度法(POP-Q)及盆底肌纤维肌力评分的产妇,根据其本人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进行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指导长期坚持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治疗及指导。3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进行SUI评估,鼓励所有患者返院复诊,对最终复诊者进行POP-Q及盆底肌纤维肌力评分,比较2组SUI、POP发生率及盆底肌纤维肌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444例产妇,其中治疗组101例、对照组343例(有SUI电话随访资料),3年后治疗组复诊45例、对照组复诊49例(有POP-Q及盆底肌纤维肌力评价资料)。2组复诊和未复诊的患者在产后2个月的POP发生率及盆底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2组的SUI、POP发生率及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年,2组SUI发生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POP发生率均无变化(P均>0.05)。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比治疗前改善(P均<0.01)。治疗后3年,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SUI、POP减少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纤维肌力的远期改善有效,未发现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减少SUI及POP发生率的远期疗效。
- 李雪姣许成芳
- 关键词:盆底康复治疗盆腔器官脱垂
-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6
- 2017年
- 目的分析各产科因素对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筛选出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POP)和盆底肌肌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产后2个月内的1 018例产妇进行产后尿失禁问卷调查及盆底POP-Q评分、肌力评分,复习住院分娩病历,记录各项产科指标。分别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娩方式、第二产程延长、阴道分娩巨大儿、经产妇、高龄产妇、孕期增重过多、第一产程偏长、产钳助产、会阴切开缝合术、会阴裂伤、双胎妊娠、BMI偏大对尿失禁、POP发生率及盆底肌肌力的影响。结果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作为参考因素,择期剖宫产和临产后剖宫产的OR值分别为0.271和0.167,P均<0.01)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关。既往阴道分娩史(OR=2.390,P<0.01)、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作为参考因素,择期剖宫产产妇和临产后剖宫产OR值分别为0.339和0.179,P均<0.01)、孕期增重过多(OR=1.643,P<0.05)、阴道分娩巨大儿(OR=4.223,P<0.05)与产后POP的发生有关。既往阴道分娩史(OR=0.510,P<0.05)、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作为参考因素,择期剖宫产产妇和临产后剖宫产OR值分别为2.191和1.920,P均<0.05)与盆底Ⅰ类肌肌力有关;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作为参考因素,OR值分别为1.863和1.931,P均<0.05)与Ⅱ类肌肌力有关。结论阴道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阴道分娩及其分娩次数的增加会减弱盆底肌肌力,进而导致尿失禁及POP的发生,且孕期增重过多、阴道分娩巨大儿也会增加POP的发生率。
- 李雪姣高慧娟刘颖琳
- 关键词:阴道分娩剖宫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
- 环状RNA hsa_circ_102166通过靶向miR-182抑制肝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 李荣胡中影张小妹李雪姣刘欢谊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同时妊娠一例
- 2020年
- 患者29岁,孕2产0,因“IVF-ET术后35 d,下腹隐痛伴阴道流血14 d”,于2018年7月2日收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患者末次月经2018年5月12日,于5月28日因“继发性不孕症”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宫腔内植入两枚新鲜胚胎,6月14日查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544.3 mIU/ml,孕酮>60 nmol/L。18日患者开始无明显诱因偶有下腹轻微隐痛,伴阴道少量暗红色流血,但无肛门坠胀感,无明显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等不适。
- 李雪姣张培杨晓晖吴玲玲
- 关键词:末次月经宫内外同时妊娠继发性不孕症肛门坠胀感尿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