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述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手术
  • 3篇肠癌
  • 2篇低位直肠
  • 2篇低位直肠癌
  • 2篇直肠癌保肛
  • 2篇吻合口
  • 2篇吻合口漏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开腹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2篇合口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保肛
  • 2篇超低位
  • 2篇超低位直肠癌

机构

  • 11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1篇陈述
  • 4篇徐三荣
  • 4篇张海
  • 2篇张进
  • 1篇周庆
  • 1篇阴晴
  • 1篇马洁
  • 1篇龙卫国
  • 1篇吴亮
  • 1篇王旭
  • 1篇黄汉鹏
  • 1篇朱海峰
  • 1篇沙鑫
  • 1篇许化溪
  • 1篇朱秋伟
  • 1篇尹江涛
  • 1篇刘刚
  • 1篇张敏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健康之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制多抗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蛋白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携带杀伤白细胞素(pvl)基因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强,可以诱发高致死率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但目前仍缺少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拟制备抗PVL多克隆抗体用于其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将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蛋白S亚基的重组质粒LukS-PV/pET28a导入大肠杆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再经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蛋白表达。结果:成功纯化出重组LukS-PV蛋白,并制备抗LukS-PV抗血清。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采用自制多克隆抗体成功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表达。结论:自制抗PVL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表达,为下一步试剂盒制备奠定技术基础。
陈述邹治情张海丁龙坤席月闫曼孙畅吴亮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多克隆抗体
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7-01—2020-01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保留LCA组及不保留LCA组,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游离脾曲率、肿瘤上切缘切除肠管长度、术中回肠造口率、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尿潴留、肠梗阻、腹腔感染),以及肿瘤学指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1 a生存率)。结果保留LCA组术中游离脾曲率、回肠造口率及肿瘤上切缘切除肠管长度均低于不保留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不保留LCA组(P<0.05)。而2组尿潴留、肠梗阻、腹腔感染发生率,以及肛门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术后1 a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有助降低术后吻合口漏,而且不影响手术效果。
张海陈述张进徐三荣
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漏
COTE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重组人序列相似性家族189成员B(FAM189B,别名COTE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9例行肝细胞癌根治术的患者,取其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TE1表达,分析COTE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OTE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37例COTE 1高表达,癌旁组织中24例COTE1高表达,肝细胞癌组织中COTE1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OTE1表达与甲胎蛋白(AFP)值及肿瘤复发情况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COTE1高表达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较短(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COTE1表达可以作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OTE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COTE1表达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吴越张海沙鑫陈述徐三荣
关键词: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斜疝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斜疝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5—2010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4例,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单纯性斜疝组(对照组)和嵌顿性斜疝组(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中取疝囊渗出液及疝囊部分组织,术后将渗出液行细菌培养,提取疝囊组织蛋白行蛋白免疫印迹,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Prince-Henry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培养菌落数、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灰度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Prince-Henry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IL-6、IL-10及TNF灰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培养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安全有效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
陈述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应用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9例。常规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述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结石开腹手术
一种新型可视化的电子肺康复训练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视化的电子肺康复训练仪,包括台车、训练系统和监测系统,训练系统和监测系统设置在台车上;监测系统包括电脑主板、与电脑主板连接的显示器和控制器;训练系统包括吹嘴、与吹嘴连接的气管、设置在气管端部的呼气阀...
尹江涛吴彩霞桑梓怡王宇超黄汉鹏王温立薛彬华陈述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抗VEGF单克隆抗体干预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手术对照组),其中A、B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组于缺血前15min经腹腔注射抗VEGF单克隆抗体(100μg/300 g);B组于缺血前15 min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仅作麻醉、开腹、不阻断血流。术后6h,分别测定血肝功能酶(ALT、AST、LDH)、肝脏VEGF表达、肝组织病理改变、肝细胞凋亡情况,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结果A组血ALT、AST、LDH及肝组织MPO显著低于B组(P<0.01),肝脏局部VEGF的表达明显减少,肝组织形态学无明显改变,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抗VEGF单克隆抗体能有效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肝功能下降。
朱秋伟徐三荣刘刚陈述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疗效对照分析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7月—2017年0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陈述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
3种主要短链脂肪酸减轻5-氟尿嘧啶诱发的THP-1细胞炎症反应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3种主要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即乙酸钠、丙酸钠和丁酸钠,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发人单核巨噬THP-1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THP-1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细胞未经任何处理;5-FU组,2.5 mmol/L 5-FU处理细胞24 h;5-FU+乙酸钠组、5-FU+丙酸钠组、5-FU+丁酸钠组,均经100μmol/L相应SCFAs预处理24 h,再加入2.5 mmol/L 5-FU处理24 h。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炎症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和IL-10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Toll样受体9(TLR9)、NOD样受体家族3(NLRP3)、Caspase-1、LC3-Ⅱ、Beclin-1表达量,以及细胞核和胞质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蛋白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FU组TLR9、NLRP3、Caspase-1、IL-1β、IL-6、LC3-Ⅱ、Beclin-1、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量以及活性氧水平显著增加(P均<0.01)。与5-FU组比较,5-FU+乙酸钠组TLR9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5-FU+丙酸钠组IL-1β表达量以及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P<0.01);5-FU+丁酸钠组IL-1β表达量以及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而胞质内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3种SCFAs预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NLRP3、Caspase-1、IL-6、LC3-Ⅱ及Beclin-1表达量(P<0.01),并增加抗炎因子IL-10表达量(P<0.01)。结论:乙酸钠、丙酸钠和丁酸钠3种SCFAs可以显著抑制由5-FU诱发的THP-1细胞炎症反应,并抑制细胞自噬水平,减少细胞活性氧生成量,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9/NF-κB/ROS途径产生抗炎作用。
席月陈述丁龙坤夏雯戴晓玥闫曼张敏吴亮马洁阴晴许化溪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5-氟尿嘧啶炎症反应活性氧核转录因子-ΚB
ONECUT2高表达介导胃癌复发患者5-FU化疗耐药
2024年
目的:探究One cut结构域家族成员2(ONECUT2)是否可以作为对5-FU耐药的胃癌复发患者的治疗靶点。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ONECUT2基因在胃癌患者及胃癌复发患者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评估TCGA数据库中ONECUT2表达量与药物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的相关性。利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评估胃癌细胞敲低或过表达ONECUT2对5-FU的耐药情况。分析30例胃癌术后复发患者ONECUT2表达量与5-FU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在经受过化疗且复发的胃癌患者中,ONECUT2高表达的患者无病间隔期(disease-free interval,DFI)更短。GSEA分析结果表明,ONECUT2高表达与异生药物代谢通路呈正相关,这提示可能与胃癌患者的耐药相关。体外实验中,敲低ONECUT2降低胃癌细胞对5-FU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反之,过表达ONECUT2增加细胞对5-FU的IC_(50)值。30例胃癌复发患者对5-FU的药物敏感性与ONECUT2表达量相关。结论:胃癌复发患者的ONECUT2表达量更高,ONECUT2高表达与胃癌复发患者的5-FU耐药相关,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朱海峰陈述龙卫国王旭
关键词:胃癌复发半数抑制浓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