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欢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受体
  • 3篇受体活化
  • 3篇破骨
  • 3篇细胞
  • 3篇巨噬细胞
  • 3篇活化
  • 3篇活化因子
  • 3篇核因子
  • 3篇核因子ΚB受...
  • 3篇分化
  • 2篇体外冲击波
  • 2篇破骨细胞
  • 2篇破骨细胞分化
  • 2篇细胞分化
  • 2篇磷酸
  • 2篇酒石酸
  • 2篇抗酒石酸酸性...
  • 2篇骨髓
  • 2篇骨细胞
  • 2篇骨细胞分化

机构

  • 5篇武警总医院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耿欢
  • 4篇邢更彦
  • 2篇刘水涛
  • 1篇赵斌
  • 1篇姜川
  • 1篇杨军
  • 1篇林琛
  • 1篇刘彧
  • 1篇赖斌
  • 1篇余来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诱导条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RAW 264.7细胞与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诱导条件,以期提高破骨细胞的数量与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诱导RAW 264.7细胞4 d后形成破骨细胞,并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鬼笔环肽染色鉴定破骨细胞,骨板吸收实验检测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破骨细胞功能基因TRAP、破骨细胞相关受体(osteoclast-associated receptor,OSCAR)、c-Fos、核转录因子激活的T细胞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1,NFATcl)的表达。结果 RAW 264.7细胞经RANKL诱导4 d后可出现大量TRAP呈阳性和纤维肌动蛋白环形成的多核破骨细胞,骨板上形成较多的骨吸收瘢痕,RT-PCR检测到破骨细胞特殊功能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essage ribonucleic acid,mRNA)高表达。结论 RAW 264.7诱导4 d可产生大量噬骨能力较强的破骨细胞。
耿欢林琛邢更彦
关键词:RAW264.7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扫描电镜观察体外冲击波对去势合并吊尾大鼠骨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卵巢切除合并吊尾大鼠骨微结构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4月龄雌性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卵巢合并吊尾组、ESW干预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大鼠进行假手术,去卵巢合并吊尾组大鼠同时进行双侧卵巢切除及尾部悬吊,ESW干预组大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及尾部悬吊后接受ESW干预。ESW干预强度为3 bar,频率为5 Hz,每次干预1500次脉冲,每周干预1次,共干预4次。1个月后处死大鼠,取其左侧胫骨,去除软组织,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大鼠骨小梁连接致密,网状结构完整;去卵巢合并吊尾组大鼠骨小梁网状结构完全被破坏,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而ESW干预组大鼠骨小梁结构大致完整,其数量及完整性介于对照组和去卵巢合并吊尾组之间。结论 ESW能部分保护由卵巢切除合并吊尾引起的骨微结构破坏。
张浩冲刘水涛耿欢杨军赖斌邢更彦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扫描电镜超微结构
体外冲击波干预对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促进软骨下骨重建机制研究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研究体外冲击波干预后模型不同时期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动态变化,以模拟临床OA患者的发展及预后。并通过组织及分子水平研究ESW干预后软骨下骨重建的机制。材料和方法:大鼠通过经典的关节腔注...
余来赵喆耿欢刘水涛张浩冲刘彧赵斌杨军吴坤杨金红王帅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骨性关节炎软骨软骨下骨
诱导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条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诱导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条件,提高诱导破骨细胞的效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BMMs表面标记物,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共同诱导BMMs,4天后形成破骨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与鬼笔环肽染色鉴定诱导出的破骨细胞,通过骨板吸收实验鉴定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BMMs的CD11b阳性率为98.4%。经过4天诱导,BMMs激活、融合产生了大量的破骨细胞,呈TRAP阳性,鬼笔环肽染色可见纤维肌动蛋白环形成,骨板上形成大量不规则的骨吸收瘢痕。结论 RANKL诱导BMMs 4天可产生骨吸收活性较高的破骨细胞。
曾立耿欢刘水涛姜川邢更彦
关键词:破骨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RAW 264.7细胞与骨髓源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特性的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RAW 264.7细胞与骨髓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特性。方法骨髓原始细胞经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刺激3 d,免疫荧光鉴定是否为BMMs;RAW 264.7细胞与BMMs经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诱导4 d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纤维肌动蛋白环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并比较两者诱导破骨细胞的效率,同时通过骨板吸收实验检测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结果骨髓原始细胞经M-CSF刺激3 d后可得BMMs;RAW 264.7细胞与BMMs经RANKL诱导4 d后均可出现大量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且形成纤维肌动蛋白环,二者诱导破骨细胞的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板吸收实验显示RAW 264.7细胞与BMMs骨板上均形成较多的骨吸收瘢痕,且二者的骨吸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W 264.7细胞与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特性无明显差异。
曾立耿欢邢更彦
关键词: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