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培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2
  • 2篇蛋白相关
  • 2篇缺血
  • 2篇自身抗体
  • 2篇卒中
  • 2篇脑炎
  • 2篇抗体
  • 1篇滴度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脑屏障破坏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抗体
  • 1篇血清抗体滴度
  • 1篇血性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陈培
  • 2篇滕军放
  • 2篇张瑞
  • 2篇梁东晓
  • 2篇祝清勇
  • 1篇刘芳芳
  • 1篇李莉
  • 1篇宋波
  • 1篇王雪晶
  • 1篇王楠
  • 1篇许予明
  • 1篇丁雪冰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与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与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接受微创切除术的NSCLC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NSCLC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及转移情况,并对影响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88例患者出院后均接受随访,在此期间内共发生复发26例,转移30例;低分化程度、Ⅱ~Ⅲ期病理分期、N1-N2期、T2-T3期、淋巴结转移数量>3个、淋巴结多站转移、已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切除气管残端阳性对术后复发、转移均存在影响;分化程度、病理分期、N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量、淋巴结转移站数、纵膈淋巴结转移、切除气管残端阳性是NSCLC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分化程度、病理分期、N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量、淋巴结转移站数、纵膈淋巴结转移、切除气管残端阳性是NSCLC患者微创切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危险因素,在治疗方案制定及选择中需充分考虑。
王楠姜京京梁珊珊陈培乔朋丽刘芳芳李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创切除术术后复发
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相关脑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相关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4例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10例(发病年龄<45岁)和晚发型14例(发病年龄≥45岁),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反应的差异。结果24例患者表现为癫痫、认知障碍及精神异常者各13例,伴自主神经症状14例,周围神经过度兴奋症状8例,莫旺综合征5例,步态不稳5例,睡眠障碍8例。10例早发型患者中女性7例,表现为癫痫者8例(8/10),癫痫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患者(5/14,P=0.047)。14例晚发型患者中,女性6例,表现为认知障碍者9例,精神异常者8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异常者6例;晚发型患者的脑脊液蛋白水平[0.37(0.29,0.58)g/L]高于早发型[0.22(0.16,0.30)g/L,Z=-2.667,P=0.008]。晚发型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为(3.29±0.83)分和1.50(0.75,2.25)分,均高于早发型患者[治疗前后mRS评分为(2.10±0.99)分和0(0,1.00)分;t=-3.188,P=0.004;Z=-2.335,P=0.020]。结论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症状多样。早发型以女性多见,癫痫发生率更高。晚发型以男性多见,认知障碍及精神异常表现突出,对日常生活能力损害更重,头颅MRI异常多见,脑脊液蛋白更高。抗CASPR2抗体对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的免疫损伤可能更为严重。
祝清勇陈培梁东晓张瑞滕军放
关键词:脑炎自身抗体发病年龄周围神经
血脑屏障破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3例,其中血脑屏障破坏组130例(61.0%),血脑屏障未破坏组的83例(39.0%)。血脑屏障破坏定义为血管内治疗后立即颅脑CT或CTA扫描上出现造影剂渗漏的高密度病变,24 h内颅脑CT扫描高密度区减低,而出血转化为持续高密度病变。结果血脑屏障破坏(OR=3.245,P<0.001)、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OR=1.101,P<0.001)、心源性栓塞(OR=2.039,P<0.001)和糖尿病(OR=1.404,P=0.00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有血脑屏障破坏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47.7%,85.5%,P<0.001)和90 d预后差(16.9%,61.4%,P<0.001),90 d内死亡率(30.0%,1.2%,P<0.001)和出血性并发症(34.6%,4.8%,P<0.001)的风险高。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血脑屏障破坏患者的临床预后更差,并与卒中后死亡独立相关。
周游王雪晶丁雪冰丁雪冰陈培滕军放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脑屏障血管内治疗死亡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风险预测模型被引量:3
2015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卒中风险显著增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章就TIA后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便对TIA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风险评估及分层,进而制定及时合理的治疗策略,从而降低卒中风险。
陈培裴璐璐许予明宋波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卒中
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脑炎血清抗体滴度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分析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脑炎血清抗体滴度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31例抗CASPR2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清抗CASPR2抗体滴度将患者分为低滴度组(≤1:32)及高滴度组(>1:3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31例抗CASPR2抗体脑炎患者(男:女=1:1.4)中,低滴度组16例,高滴度组15例;高滴度组患者年龄为(33.9±17.9)岁,低于低滴度组患者[(52.9±17.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高滴度组伴前驱期感染诱因的比例(6/15)高于低滴度组(1/16,P=0.037)。两组患者的脑脊液相关检验结果、影像学检查颅内异常病灶、异常脑电图、血清异常肿瘤标志物及血清异常风湿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1例高滴度组患者死亡;随访期间,1例患者死亡,3例复发,均为高滴度组。6例患者随访时mRS评分为3~5分(提示功能障碍),其中高滴度组4例,低滴度组2例。高滴度组患者预后不良比例(9/15)高于低滴度组(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血清抗CASPR2抗体高滴度脑炎患者的发病年龄偏低,易存在前驱感染诱因,较高的抗体滴度可能与疾病复发高风险相关,并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陈培祝清勇梁东晓冯方张瑞
关键词:自身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