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斌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稻谷
  • 3篇微波干燥
  • 3篇光谱
  • 2篇杀菌
  • 2篇水分
  • 2篇微波杀菌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2篇干燥速率
  • 1篇低场核磁
  • 1篇低场核磁共振
  • 1篇电子鼻
  • 1篇毒素
  • 1篇毒素污染
  • 1篇在线检测
  • 1篇在线检测系统
  • 1篇植物油
  • 1篇致死
  • 1篇致死率

机构

  • 1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11篇张斌
  • 6篇赵腾
  • 5篇袁建
  • 4篇沈飞
  • 3篇丁超
  • 3篇邢常瑞
  • 2篇王明洁
  • 2篇何荣
  • 2篇李进一
  • 1篇鞠兴荣
  • 1篇章磊
  • 1篇蒋雪松
  • 1篇刘兴泉
  • 1篇周宏平
  • 1篇刘琴
  • 1篇邵小龙
  • 1篇袁翔宇
  • 1篇魏颖琪

传媒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粮食储藏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谷微波干燥及杀菌效果研究
研究微波干燥稻谷的特性及其对加工品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对利用微波改善稻谷加工品质和提高干燥杀菌效果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微波有效功率485,927,1 349 W处理稻谷,测试了不同功率的微波干燥特性。并且在微波有效功率9...
张斌袁建邢常瑞丁超赵腾
关键词:稻谷微波干燥微波杀菌
基于LF-NMR的糙米发芽过程水分状态变化被引量:12
2018年
本研究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测定了不同发芽时间糙米的横向弛豫时间T2反演谱,分析了糙米发芽过程的内部水分状态及变化规律。实验表明:浸泡过程糙米存在结合水向自由水迁移趋势,其总含水量、结合水和自由水含量均不断上升,自由水变化幅度更大,糙米含水量与T2信号总幅值存在高相关性(R2>0.96)。发芽过程总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持续波动上升,结合水含量则逐步下降。粳糙米结合水含量高于籼糙米,但籼糙米自由水变化幅度高于粳糙米。LF-NMR技术为糙米发芽过程中各相态水分分布及变化规律提供了直观的参考依据。
刘潇沈飞沈飞张斌赵天霞张斌
关键词: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糙米发芽
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为人体提供每日必需的能量,还提供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因此其品质与安全性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然而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食用植物油的掺伪。从食用植物油中的成分出发,重点分析了其中的脂肪酸、甘油三酯、植物甾醇、维生素E、挥发性物质等成分在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技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食用植物油的掺伪检测提供一定的方法。
袁翔宇袁建何荣张斌赵腾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掺伪
发酵菜籽饼微波间歇干燥工艺研究
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微波功率、间歇时间和微波加热时间对发酵菜籽饼微波间歇干燥的影响,以质量干燥速率和平均干燥能耗为评价指标,优化发酵菜籽饼微波间歇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微波加热时间、间歇...
李进一王明洁史冰清张斌赵腾
面粉品质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系统开发与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本研究运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开发了一种适用于面粉品质检测的在线测量系统。本系统在硬件平台基础上,采用C++Builder 6.0对NIR 1.7/S微型光谱仪进行二次开发,编写了具有光谱采集、面粉品质预测、模型更新和数据存储等功能的软件。对市售170种面粉进行试验,以面粉水分含量为代表性指标。通过对比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结果,发现不进行任何预处理时的面粉水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得到的模型精度最高。建模集和验证集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7,0.841;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46%,0.198%;RPD值为2.53。模型导入软件后对30份新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与测量值决定系数(R2)为0.883,均方根误差为0.206%。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初步实现面粉水分的实时预测,为近红外在线检测技术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张斌沈飞沈飞
关键词:在线检测近红外光谱面粉水分二次开发
发酵菜籽饼微波间歇干燥工艺研究
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微波功率、间歇时间和微波加热时间对发酵菜籽饼微波间歇干燥的影响,以质量干燥速率和平均干燥能耗为评价指标,优化发酵菜籽饼微波间歇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微波加热时间、间歇...
李进一王明洁史冰清张斌赵腾
文献传递
微波干燥对高水分稻谷中优势霉菌致死率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研究了高水分稻谷中分离纯化的优势霉菌,以及探讨了微波工艺对染单一优势霉菌稻谷的菌落活性及后期储藏期间菌落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高水分稻谷中分离纯化分析得出优势霉菌是:链格孢霉、雪腐镰刀菌、白曲霉、灰绿曲霉、产黄青霉。然后在微波功率485、927和1349 W对染单一优势菌稻谷进行灭菌处理,发现稻谷表面霉菌降低约3 lg CFU/g,内部霉菌致死率约95%,同时随着微波时间的延长,受优势菌侵染的稻谷表面及内部霉菌数量均降低,致死率上升。此外通过微波工艺对杀菌后的稻谷侵染单一优势菌,以常规热风处理为对照组进行储藏,发现微波处理后稻谷霉菌生长量明显低于常规热风储藏的稻谷,有益于粮食长时间储藏。因此本文研究了微波工艺对高水分稻谷优势霉菌致死率及后期储藏的影响,为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陈尚兵袁建张斌张斌丁超邢常瑞丁超袁翔宇
关键词:微波高水分稻谷霉菌致死率
大豆主要品质指标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大豆主要品质指标与大豆机械力学特性的关系,探讨用于评价大豆机械性能的理化特性指标。以5种大豆为原料,分析了不同大豆品种的水分含量、籽粒大小、化学品质与大豆长轴、短轴挤压力学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大豆籽粒的破裂力均逐渐减小,压缩功则逐渐增大;长轴和短轴的挤压力学特性参数不同,短轴压缩时大豆的总体力学特性参数更大;籽粒的尺寸、形状与大豆的挤压力学特性关系密切,籽粒大小与大豆的挤压力学特性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大豆挤压力学特性呈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大豆挤压力学特性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大豆储运、加工设备设计的优化以及大豆的品质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魏孟辉袁建何荣张斌赵腾
关键词:大豆含水率籽粒大小力学特性
小麦呕吐毒素污染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筛查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小麦不仅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品种,也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小麦易受赤霉病感染从而产生呕吐毒素,学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具有一定致癌性,对人畜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尤其近年来极端异常气候频发,小麦DON污染风险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其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然而,传统DON检测方法过程繁琐、耗时费力,因此发展一种快速、低成本且适用于在线的检测方法对小麦安全生产及加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江苏各地收集不同赤霉病感染程度的小麦样品200份,磨粉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UPLC-MS/MS)测定小麦中DON含量,再利用光谱仪在线采集小麦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处理步骤为:采用多元散射校正以及二阶导数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同时根据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算法提取特征波长,最后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建立小麦粉样品的定性分析模型(以国家标准1000μg·kg^-1为界限),根据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小麦粉样品DON含量定量分析模型。UPLC-MS/MS结果表明小麦DON污染风险较高,所测样品超标率约为50%。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不同DON含量小麦样品光谱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原始光谱和二阶导数谱图可看出1420 nm处DON含量越高,吸光度越低。由于DON绝对含量低而光谱仪的检测限有限,通过主成分分析未能发现明显的聚类趋势,但根据全光谱以及特征光谱所构建的LDA与PLS-DA判别模型均能够对超标和未超标样品进行快速识别与筛查,最佳识别率达87.69%。从定量分析结果来看,所构建的小麦样品DON含量的PLSR模型结果不太理想,最优模型结果: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688,均方根误差(RMSEP)为727μg·kg^-1,相对分析偏差(RPD)值为1.38,模型精度和稳健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
蒋雪松张斌赵天霞熊超平沈飞何学明刘琴周宏平刘兴泉
关键词:小麦粉呕吐毒素快速筛查
基于光谱和气味特征信息的霉变大米无损检测被引量:4
2018年
为快速鉴定大米霉变程度,本研究运用近/中红外光谱和电子鼻分析技术,建立了大米有害霉菌侵染种类与霉变程度的同步识别方法。首先,将4种谷物中常见有害霉菌分别接种在灭菌大米样品上,将样品于28℃和80%RH环境条件下储藏10 d。其次,样品从接种霉菌起,选取时间节点0、2、4、7、10 d,获得其近/中红外光谱和电子鼻气味特征信息。结果显示,受不同霉菌侵染大米样品的光谱和气味整体信息存在差异,到储藏后期差异更加显著。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法,近/中红外光谱和电子鼻对受不同霉菌侵染大米样品的整体识别率分别为86.0%、86.0%、92.0%。大米霉变程度随储藏时间逐渐加深,近/中红外光谱和电子鼻对感染单一霉菌样品霉变程度的判别正确率达97.5%、98.75%、100%,多种霉菌感染的判别正确率为80.0%、87.5%、95.0%。结果表明,利用光谱和气味特征信息实现大米霉变的快速检测具有可行性,电子鼻在霉变大米特征挥发性气味的识别方面更具优势。
沈飞沈飞刘潇张斌赵天霞魏颖琪
关键词:大米电子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