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盼盼 作品数:5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Dysbindin-1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通过筛选并鉴定(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dystrobrevin binding protein1,dysbindin-1)在睾丸组织中的相互作用蛋白,研究dysbindin-1在睾丸中的可能功能。 方法... 张盼盼关键词:睾丸组织 患者报告结局在心衰预后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心力衰竭的高住院率、高死亡率以及预后差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针对心衰患者构建疾病预后预测模型就极其重要。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数据不同于客观的病... 张盼盼关键词:心力衰竭 预后评估 文献传递 GST pull-down联合质谱筛选(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相互作用蛋白质 被引量:2 2017年 (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dystrobrevin binding protein 1,dysbindin-1)是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发生复合体-1(biogenesis of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complex 1,BLOC-1)的1个亚基,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然而,其在睾丸组织中的作用至今尚不明确。为寻找(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组织中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以进一步研究(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在Rosetta(DE3)菌种中表达可溶性GST-dysbindin-1融合蛋白,经谷胱甘肽-琼脂糖珠亲和纯化后,与小鼠的睾丸组织蛋白质孵育进行GST pull-down实验,并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 MS/MS)分析筛选(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组织中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利用Bio GPS数据库聚类在睾丸组织中高表达和特异性表达的互作蛋白质,运用DAVID6.8在线分析工具从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等方面对筛选出的互作蛋白质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本实验共筛选出108个(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组织中的潜在互作蛋白质,其中98个为尚未报道的(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相互作用蛋白质,7个为睾丸高表达蛋白质,5个为睾丸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这些候选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外泌体等细胞组分中,通过与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结合参与蛋白质翻译和转运、囊泡运输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以及氨基酸生物合成、溶酶体及蛋白酶体等生物学通路。我们推测,在睾丸组织中(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可能通过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精子的发生和受精等过程。 张盼盼 闫慧 袁业锋 冯雅琴关键词:睾丸组织 相互作用蛋白 Dysbindin-1与脆性X相关蛋白1、Y盒结合蛋白2的相互作用 2021年 (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dystrobrevin-binding protein 1, dysbindin-1)是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发生复合体-1(biogenesis of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complex-1, BLOC-1)的一个亚基,在内体-溶酶体通路的货物运输中发挥一定作用。Dysbindin-1在睾丸组织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从前期已筛选到的dysbindin-1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潜在互作蛋白质中,选取2个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 RBPs)脆性X相关蛋白1(fragile X related protein 1, FXR1P)和Y盒结合蛋白2(Y-box binding protein 2, YBX2),用GST pull-down和内源性免疫沉淀的方法进行相互作用的验证。结果显示,dysbindin-1与FXR1P和YBX2存在相互作用,提示dysbindin-1在睾丸组织RNA的运输中可能发挥作用。 李海雁 张姝 张盼盼 孙欣 袁业锋 冯雅琴关键词:相互作用 基于随机森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住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6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患者报告结局问卷调查,并随访其出院后1 a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数、整体鉴别指数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患者报告结局对预后模型的增加价值。结果:纳入PRO数据后模型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90.8%,AUC值为0.804,增加了0.226;以未纳入PRO数据的预测模型为参照得出净重分类改善指数为0.452,模型正向改善,整体鉴别指数为0.172,经检验,改善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研究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盼盼 田晶 杨弘 李晨昊 闫晶晶 王可 韩嫱 张青 韩清华 张岩波关键词:心力衰竭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