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雯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镇痛
  • 4篇神经阻滞
  • 3篇术后
  • 3篇术后镇痛
  • 3篇臂丛
  • 3篇臂丛神经
  • 3篇臂丛神经阻滞
  • 2篇伤患者
  • 2篇罗哌卡因
  • 2篇超声
  • 1篇挡板
  • 1篇地佐辛
  • 1篇盐酸
  • 1篇盐酸罗哌卡因
  • 1篇盐酸右美托咪...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镇痛效果
  • 1篇上臂

机构

  • 6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邱雯
  • 4篇吕培军
  • 4篇韩英
  • 2篇韩娟英
  • 1篇戚建武
  • 1篇余斌
  • 1篇赵劲松
  • 1篇赵劲松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4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80例择期行上腹部开腹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T组)和观察组(C组),每组40例,分别记录患者术后活动状态及静止状态下的出室即刻、术后2h、6h、12 h、24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患者48 h内嗜睡、寒战、术后恶心呕吐(PONV)、肺部感染等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镇痛效果方面,两组患者静止状态及活动状态下出室即刻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87、0.436,均P>0.05).静止状态及活动状态下T组患者术后2h、6h、12h、24 h、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患者(t=4.096、4.241、5.510、6.121、5.752、3.542、3.866、4.948、5.542、4.030,均P<0.05).在Ramsay镇静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出室即刻、术后2h、6h、12 h、24h、48 h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3、0.226、0.541、0.297、0.771、0.795,均P>0.05).在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嗜睡、寒战、PONV、皮肤瘙痒、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例比6例,6例比5例,5例比3例,1例比3例,5例比1例,P=0.499、0.712、0.745、0.615、0.201).结论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术后镇痛配伍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提供了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且并未增加药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韩英邱雯吕培军赵劲松蒋永宽
关键词:腹部镇痛地佐辛氟比洛芬酯
右美托咪定对臂丛神经阻滞下前臂创伤患者术中镇静效果及TNF-α、IL-1、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臂丛麻醉下行前臂创伤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期为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镇静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宁波市第六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于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创伤手术的80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 group,D组)和生理盐水组(control group,C组),每组各40例。分别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出室前(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及上述各时点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同时测定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对手术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SpO_2未见明显差异,D组患者切皮时(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出室前(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点SpO_2无统计学差异。T1~T4时点D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点D组患者IL-1β、IL-6、TNF-α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臂丛神经阻滞下前臂创伤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有利于患者对术中操作的遗忘,对前臂创伤患者炎症反应亦有一定抑制作用。
邱雯韩娟英吕培军韩英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炎症反应
L型挡板加压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膈肌麻痹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L型挡板加压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CBPB)效果及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10月于宁波市第六医院择期行右上肢手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行SCBPB时均将L型挡板紧贴于超声探头头端,注药时试验组加压L型挡板,对照组未加压。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麻痹情况、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阻滞30min后,试验组患者不同呼吸状态下膈肌的总麻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静呼吸时膈肌完全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力呼吸时膈肌部分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但感觉、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局部麻醉药中毒、神经损伤、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L型挡板加压行SCBPB能降低膈肌麻痹的发生率,同时加快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恢复时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张亮光庞如发张龙邱雯戚建武
关键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膈肌麻痹超声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实施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与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术后予髂筋膜间隙置管连续神经阻滞镇痛。记录术后4,8,12,24,48小时静息与活动时VAS与肌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帕瑞昔布钠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下VAS与肌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状态下,RD组在术后4,8,12及24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两组患者活动状态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术后使用帕瑞昔布钠、发生谵妄与PONV的患者例数多于RD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及嗜睡的患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可以增强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与康复。
韩英邱雯吕培军赵劲松蒋永宽
关键词:罗哌卡因髋关节置换
足踝术后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痛与静脉镇痛用于足踝外科手术术后的镇痛优劣。方法选取宁波市第六医院2017年1月至4月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足踝外伤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组(n=30)术毕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采用连续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nerve-block analgesia,PCNA),对照组I组(n=30)术毕使用阿片类药物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 h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NRS评分、术后6、24、48 h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NRS评分。观察术后恶性、呕吐发生率;N组导管脱出和渗漏分析;记录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及术毕1周手术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异常情况。结果与I组比较,N组的12 h静息和活动NRS评分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术后恶性呕吐发生率低,N组导管脱出(1例),渗漏(1例),后改为PCIA泵镇痛。N组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术毕1周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侧肢体感觉和运动异常。结论连续腘窝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改善了足踝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减少了术后恶性呕吐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提高,但对于连续置管引起的导管脱出和渗漏需引起一定的重视。
邱雯邱雯
探讨超声引导下腋路连续臂丛阻滞应用于手外伤患者术后镇痛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手外伤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手外伤患者术后镇痛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择期行手外伤手术的患者,共计90例,年龄22~56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组(T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T组患者术后连接镇痛泵行连续臂丛自控镇痛,C组患者不连接镇痛泵,两组患者各45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室即刻、术后2、4、8、12、24小时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同时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及麻醉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T组患者术后2、4、8、12、24小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T组患者术后2、4、8、12、24小时显著高于C组(P<0.05);C组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人数及PONV发生率显著高于T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有效控制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同时还能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降低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邱雯韩娟英吕培军韩英
关键词:超声手外伤术后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