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剑明

作品数:33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胆管
  • 13篇胆管癌
  • 11篇预后
  • 6篇内胆
  • 6篇多中心
  • 6篇肝内
  • 6篇肝内胆管
  • 5篇肿瘤
  • 5篇淋巴
  • 5篇肝内胆管癌
  • 4篇胆管结石
  • 4篇胆囊
  • 4篇胆囊癌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细胞
  • 4篇结石
  • 3篇胆管肿瘤
  • 3篇信号
  • 3篇外科

机构

  • 33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武汉科技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川北医学院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33篇王剑明
  • 6篇张剑
  • 6篇楼健颖
  • 6篇邹声泉
  • 6篇程石
  • 6篇郭伟
  • 6篇李富宇
  • 5篇李敬东
  • 5篇姚伟
  • 5篇王坚
  • 5篇郑亚民
  • 4篇刘颜
  • 4篇程张军
  • 4篇杨涛
  • 3篇李占飞
  • 3篇刘聪
  • 3篇王欣
  • 3篇罗剑
  • 3篇卢金喜
  • 3篇李强

传媒

  • 3篇腹部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第14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数据库综合分析胰腺癌中TRIM29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水平的预后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三结构域蛋白29(TRIM29)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TCGA、GEO、ICGC数据库探究TRIM29 mRNA表达及甲基化水平在胰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结果TRIM29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TRIM29高表达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显著低于TRIM29低表达的胰腺癌患者(P<0.05)。Meta分析验证了TRIM29上调是胰腺癌患者OS的不利预后因素。TRIM29表达水平与胰腺癌T分期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TRIM29表达水平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9,95%CI=1.03~1.36,P<0.05)。列线图分析同样验证了TRIM29的预测能力。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RIM29可能具有调节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参与细胞间连接等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RIM29可能与粘着斑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相关。TRIM29甲基化水平和表达量呈负相关(r=-0.71,P<0.01),且TRIM29低甲基化的胰腺癌患者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低于TRIM29高甲基化的胰腺癌患者(均P<0.05)。结论TRIM29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和低甲基化水平,且与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甲基化调控可能在TRIM29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姚宇轩邓正栋梅洪亮李翔宇王剑明
关键词:胰腺癌甲基化生物信息学预后
在阻塞性黄疸机体损害中蛋白激酶C信号通道及相关基因的作用及应用研究
王剑明邹声泉李占飞刘聪李辉薛新波秦仁义陈勇军王欣罗剑卢金喜杜广胜李强
阻黄为一常见的外科疾患,其引起机体多个脏器的损害,有关阻黄导致机体脏器损害的机理尚不清楚。阻黄,尤其是恶性阻黄的治疗经过多年的努力,有很大改观,但恶性阻黄5年生存率仍约30%左右;因而关于阻黄,尤其是恶性阻黄提高疗效的临...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对丙型肝炎病毒转染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探讨反义寡核苷酸 (ODNs)对丙型肝炎病毒 (HCV)转染胆管癌细胞中HCV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HCVmRNA表达的变化 ,观察不同浓度 (0~ 6 .0 μmol/L)的HCV核心区ODNs对体外丙肝病毒感染胆管癌细胞 (QBC939)的抑制作用 ;同时以裸鼠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观察ODNs对HCV的体内抑制作用。结果 ODNs可有效地进入靶细胞在体外与HCV核心基因杂交结合 ,使HCV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 ,终浓度为 6μmol/L的ODNs作用下无HCVmRNA表达。动物实验观察ODNs组在裸鼠中的瘤体平均直径小于对照组、PBK HCVC转染组 (P <0 .0 1 ) ,成瘤率 2 5 % (5/ 2 0 )低于PBK HCVC转染组 65 % (1 3/2 0 ) (P <0 .0 5) ,成瘤时间 1 5 .3d较对照组 1 2 .0d、PBK HCVC转染组 1 0 .1d延迟 (P <0 .0 1 )。
刘小方张林王剑明邹声泉裘法祖
关键词:胆管癌丙型肝炎病毒反义寡核苷酸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16例病例报告)
齐卫鹏王剑明刘颜张剑何俊闯钱亚伟姚伟马伟
胆囊黏液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报告)
2022年
目的 探讨胆囊黏液腺癌(MAC)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6例MAC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诊治方式和预后特征。其中行根治性手术和非根治性手术病人分别为6、10例;行化疗和非化疗病人分别为7、9例。通过对数秩检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预后差异。结果 16例病人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为(56.9±11.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黄疸等。CA19-9水平升高6例(其中4例均>1000 k U/L),癌胚抗原(CEA)升高8例。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内高回声4例。所有病人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MAC,镜下观提示肿瘤细胞间质黏蛋白含量>50%。16例病人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总体生存时间2.0~41.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7.0个月。根治性手术组和非根治性手术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化疗组和未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MAC临床特征不典型,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超声提示高回声可能预示肿瘤内含大量黏液蛋白。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术前确诊,但最终确诊依赖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治性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提高MAC可切除病人的生存时间。合理的化疗方案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刘晓峰邓正栋王剑明
微血管侵犯对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预后影响研究:基于多中心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微血管侵犯(MVI)对肝内胆管癌(ICC)根治性切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搜集自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初诊为IC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202例,女性299例;中位年龄为57(49~64)岁,年龄范围为23~88岁。根据术后病理学诊断是否合并MVI分为MVI组和NonMVI组,其中MVI组61例、Non-MVI组440例。观察指标:(1)PSM前后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2)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总体生存(OS)及无瘤生存(DFS)分析,COX回归分析影响I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MVI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共纳入501例ICC根治性切除术后病人,MVI发生率为12.2%。经1∶1 PSM后,MVI组和Non-MVI组分别获得61例,两组之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2)PSM前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最大径、MVI、术后辅助治疗为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0.74,95%CI 0.58~0.94,P=0.013;HR=1.43,95%CI 1.11~1.83,P=0.006;HR=1.87,95%CI 1.35~2.58,P<0.01;HR=0.69,95%CI 0.50~0.97,P=0.031)。性别、切缘距离、病理学分型、肿瘤最大径、卫星灶、微血管侵犯为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0.80,95%CI 0.64~1.01,P=0.061;HR=1.40,95%CI 1.10~1.77,P=0.005;HR=1.51,95%CI 1.08~2.12,P=0.017;HR=1.35,95%CI 1.07~1.71,P=0.013;HR=1.74,95%CI 1.21~2.52,P=0.003;HR=2.36,95%CI 1.73~3.21,P<0.01)。经1∶1 PSM,COX多因素分�
曾永毅林自国刘红枝周伟平程张军楼健颖郑树国毕新宇王剑明郭伟李富宇王坚郑亚民李敬东程石刘景丰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预后多中心
切缘宽度对单发肝内胆管癌预后影响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宽切缘肝切除术对单发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病人预后的影响,探讨微血管侵犯对宽、窄切缘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行根治性切除治疗的302例单发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切缘宽度分为宽切缘组(切缘≥1 cm)126例(41.7%)和窄切缘组(切缘<1 cm)176例(58.3%),利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两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亚组分析比较宽、窄切缘对不同微血管侵犯状态病人预后的差异。结果:经1∶1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宽切缘组和窄切缘组分别获得83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前宽切缘组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窄切缘组(P=0.005),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SM后宽切缘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窄切缘组(P<0.05)。微血管侵犯阳性组行不同切缘肝切除手术,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侵犯阴性组宽切缘肝切除病人较窄切缘肝切除病人,术后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切缘肝切除术可改善单发ICC病人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但合并微血管侵犯时,宽切缘并不能改善预后。
刘红枝林自国黄建龙周伟平程张军楼健颖郑树国毕新宇王剑明郭伟李富宇王坚郑亚民李敬东程石刘景丰曾永毅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多中心
恶性阻塞性黄疽的外科诊治进展
恶性阻塞性黄疸在临床较为常见,多由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及壶腹部癌引起,该病起病隐匿,发展迅速,预后较差。一直以来人们在探索其诊治方法,以改善其临床疗效。
王剑明肖宝来邹声泉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在肝癌中的预后价值的荟萃分析
姚伟王剑明何俊闯杨彦钱亚伟杨涛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行T管引流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行T管引流和一期缝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0例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术后行一期缝合治疗)和对照组(术后行T管引流治疗)各55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输液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14.55%)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64%)较低(P<0.05)。结论:与一期缝合治疗相比,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治疗后,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程云飞王剑明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一期缝合肝外胆管结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