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冠疫情期间口腔门急诊病种变化规律及应对策略
- 目的:分析新冠疫情期间口腔医院门、急诊主要病种的变化规律,为口腔医疗机构诊疗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2019年2月1日~6月30日和202...
- 王真真张董白洁宋颖杨周蕊张磊施祖东蔡志刚
- 关键词:口腔门诊口腔急诊
- 文献传递
- 对口腔专科医院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患者的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口腔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口腔专科医院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出院后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计划性和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间隔天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颌面部恶性肿瘤、面部嗜酸性肉芽肿等病种的非计划性再入院率较高。年龄、住院次数、是否有伴随疾病、前次入院是否手术等因素与患者出院31天内再入院率相关。结论住院服务与患者出院31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相关,应加强再入院的管理。
- 王晓颖宋颖王晓霞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基于患者感知的388件12345回访工单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基于12345回访工单,分析患者感知服务质量5个维度对患者服务质量体验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度北京某口腔专科医院上级回访的388例12345工单,根据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5个维度(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对工单中患者反馈的问题和解决效果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分析相关要素与问题解决率、患者满意度的关系。结果388件回访工单共反馈问题513项,件均1.32项,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维度问题分别有83、112、126、111、81项;273件存在单维度问题,占70.4%,105件存在2个维度问题,10件工单存在3个维度问题。其中,保证性维度问题在双维度和三维度问题工单中占比最高,分别占47%和100%;响应性维度问题未解决者占比最高,为31.7%,且响应性维度问题与患者满意率呈负相关性(r=-0.709)。结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是构建患者信任的基础;而在有质量缺陷的医疗服务处置过程中,从患者的角度理解问题并迅速快捷回应是最重要的,有助于重建患者对服务质量的信心。
- 施祖东宋颖乔雪芹李玉峰刘萌
-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医患信任
- 口腔急诊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口腔急诊颌面部感染的病种构成、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以指导口腔急诊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有完整电子病历信息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总结口腔急诊颌面部感染患者的疾病构成、性别、年龄分布、累及牙位等。结果:共纳入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8277例,其中男性患者4378例(52.9%),女性患者3899例(47.1%),男女比例1.12∶1。口腔急诊科常见颌面部感染疾病依次有牙周脓肿(3826例,46.2%)、牙槽脓肿(3537例,42.7%)、间隙感染(740例,9.0%)、唾液腺炎症(108例,1.3%)、面部疖痈(56例,0.7%)、颌骨骨髓炎(10例,0.1%)。不同疾病好发性别不同:牙周脓肿、间隙感染、面部疖痈好发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24∶1、1.26∶1、2.50∶1;牙槽脓肿、唾液腺炎症、面部疖痈发病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比例为0.98∶1、0.96∶1、0.7∶1。口腔颌面部感染高发年龄段为5~9岁、24~67岁。不同疾病好发年龄不同:牙槽脓肿发病高发年龄段为5~9岁、27~67岁;牙周脓肿高发年龄段为30~64岁;间隙感染高发年龄段为21~67岁;唾液腺炎症、面部疖痈、颌骨骨髓炎病例数较少,无明显高发年龄段。在所有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中,口腔脓肿患者共7363例(牙周脓肿患者3826例,牙槽脓肿患者3537例),占比88.9%,共累及7999颗患牙,其中乳牙717颗,恒牙7282颗。牙周脓肿通常发生于恒牙,其中以上下颌磨牙最易受累;牙槽脓肿在乳牙和恒牙中均有发生,好发于乳磨牙、上颌乳中切牙,以及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结论:了解口腔急诊常见颌面部感染的发病情况,有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正确处置,也有助于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性别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预防疾病发生。
- 王哲孙伟杨雪宋颖姬爱平白洁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感染回顾性分析口腔急诊流行病学
- DRG在口腔专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应用DRG指标和传统指标对口腔专科医院病区的医疗服务进行绩效评价,多维度地分析科室医疗服务水平,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科室DRG分组数据,分析各病区DRG分组和医疗服务难度情况,并通过综合指数法与传统指标在服务能力、效率、安全进行对比。结果口腔专业病种较为集中,前80%病种仅有6个DRG组,其中5个DRG组在病区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病区在权重(W≤1、1﹤W≤2和W>2)三个层次的病种出院人数具有统计学差异;传统指标A病区综合指数最高,DRG指标B病区综合指数最高。结论DRG指标和传统指标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上存在某些一致性和明显的差别,使用不同评价体系探索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口腔专科医疗服务和评价水平。
- 王晓颖宋颖王晓霞
-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口腔专科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