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鋆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吸虫
  • 6篇并殖吸虫
  • 5篇中间宿主
  • 5篇宿主
  • 3篇种群
  • 2篇闽江流域
  • 2篇感染率
  • 1篇第二中间宿主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新种记述
  • 1篇源性
  • 1篇中段
  • 1篇肾综合征
  • 1篇肾综合征出血...
  • 1篇斯氏并殖吸虫
  • 1篇土源性
  • 1篇土源性线虫
  • 1篇土源性线虫病
  • 1篇种群多样性

机构

  • 10篇福建省疾病预...
  • 10篇漳州市疾病预...
  • 3篇龙海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平市疾病预...
  • 1篇福建省南平市...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0篇罗鋆
  • 8篇程由注
  • 7篇蔡茂荣
  • 3篇林国华
  • 3篇黄明松
  • 3篇江典伟
  • 2篇卓鸣莺
  • 1篇林陈鑫
  • 1篇陈丹红
  • 1篇许志斌
  • 1篇吴生根
  • 1篇李述杨
  • 1篇廖奇
  • 1篇李友松
  • 1篇蔡武卫
  • 1篇祝寒松
  • 1篇邹节新
  • 1篇柳建发
  • 1篇谢汉国
  • 1篇吴月娇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2015年福建省漳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漳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发病风险,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和分析2006—2015年漳州市HFRS病例个案资料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结果 10年间,漳州市共报告HFRS 171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0.352/10万,疫情呈上升趋势(χ^(trend^2)=58.60,P<0.01)。累计波及全市11县区70乡镇(56.00%),高发乡镇为华安县仙都镇、华丰镇,南靖县靖城镇,诏安县深桥镇、南诏镇。农村地区报告142例,职业以农民为主(79.58%),其中生猪养殖人员占该职业病例23.01%。病例报告单位集中在市级医院(86.55%),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腰疼、头疼、全身痛、少尿或无尿、眼睑浮肿等,血小板减少占72.67%,蛋白尿阳性83.09%。对比前后5年,病家屋内有鼠比例(80.49%,45.83%)明显下降,工作场所有鼠或鼠排泄物比例(60.98%,73.33%)一直较高。家栖鼠平均鼠密度为6.40%,鼠总带毒率7.42%,主要带病毒鼠种为褐家鼠,携带Ⅱ型汉城病毒。结论漳州市是HFRS家鼠型疫源地,近年整体上处于高度散发,部分县区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建议加大高发地区监测和防治力度,开展全市基层医疗机构HFRS诊疗培训。
许志斌吴月娇罗鋆陈丹红吴生根祝寒松陈阳李述杨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
沼蜷属螺一新种记述(腹足纲:黑贝科)被引量:1
2017年
探讨并殖吸虫螺类宿主自然资源。发现采自福建北部的沼蜷属螺Paludomus一新种,命名为闽北沼蜷。参照《医学贝类学》和相关文献进行形态描述。正模(FJ6135)壳高18.15 mm,壳宽13.46 mm,壳口高14.05 mm,壳口宽8.04 mm。产地武夷山九曲溪。螺层5层,顶层及原壳层多缺失,螺面呈绿褐色,各螺层宽度上向体螺层增长迅速,体螺层大而膨胀,其高度上约占全部高度的4/5。齿舌中央齿呈尖峰状,中部支齿大而突出。内缘齿单支而宽大,两侧缘各有3或5枚不甚突出小齿,分布不对称,排列公式:3-1-3,3-1-5(3),7,5。本新种可与黔沼蜷(P.quianensis Liu et al,1994)、带沼蜷(P.cinctus Liu et al,1994)比较鉴别。
蔡茂荣罗鋆林国华黄明松卓鸣莺李友松程由注
关键词:贝壳齿舌
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疫源地宿主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考察福建北部地区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蟹种群及其孳生地,比较生态环境改变前后感染率,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方法 2009-2019年,以并殖吸虫病例为线索,对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建瓯市小桥镇涤上村、东峰镇桂林村、城关镇七里街村和建阳区崇雒乡上洋村、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岭腰乡前溪村以及三明市的三元区居阳村等11处调查点进行现场采集螺、蟹,并考察其生态环境,设框(33 mm2)检测螺分布密度,计算螺的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和蟹的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囊蚴采用人工感染健康犬(2只)和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 (CO1)基因进行鉴定。考察原孳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复查螺、蟹的感染率、感染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1处调查点查见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等3种螺。山涧水源小沟或渗水湿地等微型生态环境为螺的适宜孳生地,螺多栖息于沟内水线上下5 mm的潮湿环境,主要附着于沟内潮湿的陈旧落叶、枯枝,其次为石块上,泥砂中较少。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平均分布密度分别为156/框、179~291/框和12~266/框;各调查点均有螺查出斯氏并殖吸虫尾蚴,唐氏拟小豆螺、建瓯拟小豆螺和小桥拟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0.22%(4/1 851)、0.38%(36/9 420)、1.10%(102/9 247)。11处调查点查见福建华溪蟹、福建博特溪蟹、角肢华南溪蟹和待定种华南溪蟹等4种溪蟹。溪蟹多栖息于水流缓慢的山涧,白天潜伏于石块下,夜间四出觅食。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99%~96.77%,平均感染率为80.21%(231/288),平均感染度为19.8个囊蚴/蟹。PCR结果显示,囊蚴样品扩增出的ITS2序列约500 bp,与GenBank中斯氏并殖吸虫相似性为99%;CO1基因序列约450 bp,与GenBank中宫崎并殖吸虫相似性为100%。人工感染实验
蔡茂荣罗鋆艾琳廖奇卓鸣莺陈佳陈锦钟柳建发程由注
关键词:斯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种群孳生地感染率分子鉴定
福建西南地区华溪蟹属种群DNA条形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采用DNA条形码分析福建西南地区华溪蟹属物种及其地域种群的特征,并验证分子鉴定对形态学分类的有效性。方法在福建西南部龙海市程溪等10地采集华溪蟹标本,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选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CO1)基因片段作为DNA条形码,经PCR扩增、测序后获取目的序列数据,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序列数据,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获得的华溪蟹属下平和华溪蟹、将乐华溪蟹、漳州华溪蟹和福建华溪蟹4个种的标本,其形态学雄性第一腹肢形态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1)末部扁凹扭转型,漳州华溪蟹雄性的第一腹肢形态特征最为独特,其末节前半部扁而宽大,呈掌心样内凹,并明显向外方扭转,以及末端分叶等特征非常显眼而区别于已知华溪蟹种类;(2)末节收缩末缘具缺刻型,平和华溪蟹与其地域种之间共同特征是雄性第一腹肢末节收缩,末端具缺刻样分叶,两地蟹的末节收缩和末端裂隙程度,以及末部指向存在差异;(3)末部趋窄小且弯向腹外型,将乐华溪蟹、将乐华溪蟹地域种群和福建华溪蟹雄性第一腹肢十分相近,或易混淆,它们的末节形状、末部指向和弯曲程度等仅有细微差异。CO1基因测序获得的11条序列与GenBank获取的3条序列共同组成有效分子数据集,经比对及选择保守区,最终获得582个碱基位点,其中保守位点462个,可变位点120个,简约信息位点64个,自裔位点56个,碱基组成为:T(37.4%)、C(18.6%)、A(28.3%)、G(15.6%)、A+T(65.7%),具有后生动物普遍的AT偏向性。系统发生树显示,在平和华溪蟹分支中,采集于龙岩市武平县的标本与采集于漳州市(平和县、南靖县)分为两支,且两支间的遗传距离为0.025~0.029。除平和华溪蟹外,漳州华溪蟹、福建华溪蟹和将乐华溪蟹共同组成一分支。产于福建西南部永安市的福建华溪蟹与产于福建北部政和县福建华溪蟹,显示出极小的遗传差�
蔡茂荣白俊程由注罗鋆许姝歆林国华黄明松陈锦钟邹节新
关键词:华溪蟹属DNA条形码
诏安县2020年人体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诏安县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诏安县东、西、南、北、中5个乡镇各1个村为调查点,每村抽取≥3周岁居民≥200人。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9岁儿童蛲虫卵。结果诏安县2020年共调查居民1012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3.1%(31例)、钩虫感染率1.6%(16例)、儿童蛲虫感染率5.6%(15例),未发现蛔虫、鞭虫感染;感染率江亩坑村最高(5.0%,10/200,χ^(2)=10.15,P<0.05);55~64岁组感染率最高(5.5%,6/110,χ^(2)=18.52,P<0.05);学前儿童/小学人群感染率较高(均为4.2%,χ^(2)=9.73,P<0.05);总感染率低于2015年调查结果(5.2%,53/1026,χ^(2)=5.69,P<0.05)。结论诏安县居民土源性线虫病处于低感染状态,主要感染虫种为钩虫,且以中老年农民为主;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蛲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防治。
蔡武卫江典伟吴森奇罗鋆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寄生虫感染蛲虫感染
武夷山中段闽江流域淡水蟹类种群及并殖吸虫感染调查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武夷山中段闽江流域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蟹类种群及其感染情况,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和寄生虫资源库样本扩充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4月,在武夷山山脉沙溪和富屯溪闽江水系的建宁县及其周边宁化、邵武、将乐、顺昌县开展调查,选择居民区附近山涧水沟采集溪蟹标本。根据雄蟹第一腹肢末节形态特征进行蟹种鉴定,采用直接压片法、双筛法检测捕获的溪蟹并殖吸虫感染。分离并殖吸虫囊蚴,根据囊蚴大小、囊壁厚薄和排泄囊及肠管形态鉴定囊蚴种类,并计算溪蟹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和感染指数。结果建宁县及周边闽江流域6条水系存在将乐华溪蟹、福建华溪蟹、黎川华南溪蟹、林氏华南溪蟹、沈氏华南溪蟹、平肢华南溪蟹、恩氏博特溪蟹等7种溪蟹分布,在蟹体内检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43.6%(125/287)。将乐华溪蟹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57.1%(48/84)、26.2%(22/84)、61.8%(21/34);福建华溪蟹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52.6%(51/97)和30.9%(30/97);黎川华南溪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9%(5/72),此为该蟹卫氏并殖吸虫感染首次记录。建宁县调查点溪蟹多为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混合感染,并殖吸虫感染率为70.4%(76/108),平均每只感染溪蟹检出囊蚴15.3个、平均每克溪蟹检出囊蚴1.9个,囊蚴感染指数为20.5。建宁县周边调查点溪蟹体内检出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52.3%(56/107),平均每只感染溪蟹检出囊蚴9.8个、平均每克溪蟹检出囊蚴0.9个,囊蚴感染指数为4.6。结论建宁县及周边闽江流域蟹类种群资源丰富,且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高,为高度感染风险的并殖吸虫病自�
陈及清刘时汉罗鋆蔡茂荣程由注
关键词:并殖吸虫闽江流域
闽江流域部分地区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调查闽江流域部分地区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囊蚴感染情况,为闽江流域并殖吸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闽江上游、上游周边和闽江中段等3个区域设置调查点,开展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囊蚴感染情况调查,鉴定所捕获溪蟹,双筛法收集囊蚴,镜检后计算溪蟹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和感染指数。结果 捕获溪蟹595只,囊蚴感染率为36.81%,闽江上游、上游周边及闽江中段3个区域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54.93%(78/142)、44.03%(59/134)、25.71%(82/319),不同区域溪蟹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P<0.05)。总体感染指数为5.90,3个区域感染指数分别为13.47、7.80、2.17,均为高度风险疫源地。查获溪蟹8种,除沈氏华南溪蟹未检出囊蚴外,其余7种均有感染,其中将乐华溪蟹和尤溪博特溪蟹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5.25%(77/118)和64.58%(31/48);不同蟹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6,P<0.05)。共检出囊蚴3种,分别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结论 闽江流域部分地区溪蟹并殖吸虫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人群的感染。
江典伟谢汉国林陈鑫罗鋆程由注
关键词:并殖吸虫囊蚴闽江流域
福建省龙海市并殖吸虫宿主淡水蟹类调查
2018年
目的了解龙海市淡水蟹种类及其并殖吸虫感染情况。方法按地貌环境采集蟹类标本,采用"双筛法"检查并殖吸虫囊蚴。比较观察华溪蟹、南海溪蟹、闽溪蟹和束腰蟹等属种类形态学特征,同时拍照与列表比较近似种之间的雄性第一腹肢形态区别。结果查见将乐华溪蟹、待定种南海溪蟹、漳浦束腰蟹、鼻肢闽溪蟹及待定种闽溪蟹4属5种淡水蟹类,其中程溪镇一个乡镇查出4种淡水蟹属罕见,将乐华溪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7.65%(3/17)。待定种南海溪蟹可与近似种华安南海溪蟹相鉴别,待定种闽溪蟹可与近似种鼻肢闽溪蟹相鉴别。结论龙海市淡水蟹类资源丰富,为防治并殖吸虫病提供基础资料。
林国华黄明松罗鋆蔡茂荣程由注
关键词:并殖吸虫中间宿主
福建省尤溪县东南部并殖吸虫中间宿主种群及其感染情况被引量:3
2021年
2015-2020年,从福建省尤溪县东南部华兰溪流域溪尾乡的埔宁村、溪尾村和汤川乡的赤墓村、珠建村等4个村,每村选1条水量较少、 1条水量较多的水沟作为调查点,采集淡水螺、蟹,对螺和蟹进行形态学分类,分离螺类并殖吸虫尾蚴和蟹类囊蚴并进行鉴定。用从蟹类分离的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各80条分别经口感染幼犬1只,感染后60 d起粪检查找虫卵,分别于感染后80、 100 d剖杀幼犬,收集成虫,对成虫进行形态学分类。共查获淡水螺类3种,共7 405只。其中,卫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1种,为放逸短沟蜷;斯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2种,分别为待定种拟钉螺和待定种洱海螺。埔宁村(拟钉螺)、溪尾村(拟钉螺)和赤墓村(洱海螺)等3个村的螺类斯氏并殖吸虫尾蚴的感染率分别0.39%(6/1 546)、 0.17%(2/1 179)和0.26%(5/1 898);珠建村的放逸短沟蜷检出卫氏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为0.11%(1/917)。共查获蟹类5种319只,均为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分别为福建华溪蟹、永安博特溪蟹、尤溪博特溪蟹、福建南海溪蟹和待定种华南溪蟹。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总感染率为25.71%(82/319),平均感染度为7.34个囊蚴/蟹,感染指数为3.09。其中埔宁村的尤溪博特溪蟹、福建华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41.89%(31/74):溪尾村的待定种华南溪蟹、福建华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22.67%(17/75);赤墓村的福建华溪蟹、永安博特溪蟹、福建南海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0.0%(21/70)。珠建村的福建华溪蟹、永安博特溪蟹、福建南海溪蟹的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3.00%(13/100)。囊蚴感染犬后分别获得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成虫12、 10条。福建省尤溪县东南部存在多种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蟹类,为中度感染风险的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
罗鋆陈及清江典伟周培聪蔡茂荣程由注
关键词:并殖吸虫中间宿主感染率
福建省南部九龙江 漳江和东溪流域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及蟹种群多样性调查
2024年
目的调查福建省南部博平岭山脉九龙江、漳江和东溪流域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及蟹种群分布,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和寄生虫资源库样本扩充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20年11月—2023年3月,选择福建省漳州市境内九龙江、漳江和东溪流域8个县(区)23个村作为调查点,在每个村居民区附近选择1~3条山涧水沟采集螺、溪蟹标本。根据所采集标本螺壳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形态学鉴定,并对采集自漳州市云霄县卫氏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的待定螺种进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cytochrome oxidase 1,CO1)基因序列分析。观察雄蟹第一腹肢末节形态特征并进行蟹种分类,检测部分调查点螺并殖吸虫尾蚴、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结果采集自云霄县卫氏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的待定螺种壳高逾50 mm、壳宽18 mm,壳质厚、坚固,外形呈长塔锥形,有8~10个螺层,经CO1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海南沟蜷螺。在23个调查点共查见淡水螺6种,隶属3科5属,包括黑贝螺科短沟蜷属放逸短沟蜷、沼蜷属漳州沼蜷、沟蜷属海南沟蜷,盖口螺科拟钉螺亚科拟钉螺属福建拟钉螺和华安拟钉螺,蜷科拟黑螺属瘤拟黑螺。共查见淡水蟹类11种,隶属两科5属,包括溪蟹科华溪属将乐华溪蟹、平和华溪蟹和漳州华溪蟹,华南溪蟹属平肢华南溪蟹和漳州华南溪蟹,南海溪蟹属华安南海溪蟹和龙海南海溪蟹,闽溪蟹属鼻肢闽溪蟹和耳肢闽溪蟹;束腹蟹科束腰蟹属华安束腰蟹和漳浦束腰蟹。漳州市长泰区丹岩村漳州沼蜷和云霄县金坑村海南沟蜷卫氏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分别为0.08%(2/2317)和0.09%(1/1039),长泰区丹岩村将乐华溪蟹和云霄县金坑村漳州华溪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25.81%(8/31)和26.31%(5/19)。结论福建省南部九龙江、漳江和东溪流域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螺、蟹具有种群多样性,首次证实漳州沼蜷和海南沟蜷可作为卫氏并�
吴文勇罗鋆黄明松蔡茂荣程由注
关键词: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中间宿主种群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