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艳红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光合色素
  • 2篇海洋卡盾藻
  • 2篇浮游植物
  • 1篇毒素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毒性效应
  • 1篇营养盐
  • 1篇植物光合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结构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品
  • 1篇死亡率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南省环境科...

作者

  • 6篇徐艳红
  • 3篇江涛
  • 3篇江天久
  • 3篇吴霓
  • 1篇吕颂辉
  • 1篇岑竞仪
  • 1篇吕淑果
  • 1篇张文
  • 1篇汪慧
  • 1篇沈萍萍
  • 1篇王锐
  • 1篇胡蓉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第六届重金属...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海洋卡盾藻对卤虫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了海洋卡盾藻在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密度下对卤虫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海洋卡盾藻的含藻培养液和除藻过滤液均对卤虫有致死作用,且前者毒性大于后者.对数生长初期的海洋卡盾藻含藻培养液的毒性作用最强,卤虫暴露在3.0×104cells/mL藻液48h后,死亡率达到83%;对数生长后期海洋卡盾藻含藻培养液也具有较强的毒性,48 h卤虫死亡率为73%;衰亡期含藻培养液毒性最弱,48 h卤虫死亡率为33%.海洋卡盾藻含藻培养液和除藻过滤液(对数生长期,10 d)的浓度对数与卤虫的死亡机率单位呈线性关系,含藻培养液对卤虫24 h半致死浓度(LD50)为1.92×104cells/mL,而除藻过滤液对卤虫的24 h LD50为3.34×104cells/mL.卤虫在海洋卡盾藻含藻培养液中的暴露时间(48 h内)与死亡率呈线性相关关系,在藻密度为3.75×104cells/mL时,海洋卡盾藻含藻培养液对卤虫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17.3 h.
徐艳红江涛沈萍萍王锐吴霓江天久
关键词:海洋卡盾藻卤虫急性毒性试验死亡率
N、P、Mn和Fe对链状裸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解营养盐因子对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香港株))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本文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N、P、Mn和Fe浓度条件下,链状裸甲藻生长和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在N浓度低于300.00 mg/L和P浓度低于20.00 mg/L的范围内,链状裸甲藻的对数生长期和最高细胞数随N、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对数生长期可达64 d以上,最高细胞数达5.01×103/mL,Mn对链状裸甲藻生长的影响不明显,高浓度Fe和低浓度Fe均不利于链状裸甲藻的生长,最适Fe浓度为3.15 mg/L左右。链状裸甲藻产生的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主要成分为C毒素(C1-2)、GTX5(B1)、dcGTX2-3和dcSTX,以低毒性的C毒素和GTX5为主。N、P、Mn和Fe浓度对链状裸甲藻所产毒素的成分种类没有影响,但可影响产毒量及各毒素成分的比例;藻细胞最高产毒量为3.3 pg STX Equal/cell,最低为0.9 pg STX Equal/cell,低P和低Mn有利于藻细胞产毒,高毒力的dcSTX在毒素中的比例也较高。
胡蓉徐艳红张文吴霓江涛江天久
关键词:营养盐毒素
稀酸浸提水产品中重金属铜、铅和镉
本文以常见的易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产品(近江牡蛎、翡翠贻贝和基围虾)为对象,研究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浸提其重金属铜、铅和镉的效果。研究表明:盐酸、硫酸和硝酸的最佳浸提浓度均为2mol/L,浸提时间分别为10、10、15mi...
汪慧徐艳红杜克梅江涛唐勇江天久
关键词:水产品重金属食品安全
文献传递
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日本株的生长特性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在不同温度、盐度和营养盐条件下海洋卡盾藻日本株的生长特性,温度分别设置为10℃、20℃、25℃和30℃;盐度分别设置为15、25、32(自然海水)和35;营养盐分别设置为N限制(N:P=1.5:...
徐艳红吴霓陈文静江涛江天久
文献传递
冬季海南岛五个海湾浮游植物光合色素分布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海南岛周边海湾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特征,于2010年12月在海南岛周边5个海湾(海口湾、澄迈湾、洋浦-新英湾、陵水新村湾、三亚大东海)进行生态调查,分析了调查区域表层水的光合色素分布特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浮游植物不同类群的影响。本次调查共检出17种光合色素,岩藻黄素和叶绿素a是含量最高的两种色素,平均值分别达到0.410?g/L和0.278?g/L。CHEMTAX分析表明,调查海湾浮游植物类群主要包括硅藻、甲藻、蓝藻、青绿藻、隐藻等;浮游植物类群以硅藻为主,其次是隐藻与青绿藻。海南岛北部3个海湾(海口湾、澄迈湾、洋浦-新英湾)的硅藻比例低于南部2个海湾(陵水新村湾、三亚大东海),但其隐藻比例高于南部海湾。RDA结果显示,不同门类的浮游植物受环境因子影响的模式不同:定鞭藻、金藻、蓝藻与盐度、温度呈较强正相关,而与硅酸盐呈较强负相关;硅藻与盐度、温度呈较强正相关,与DIN、硅酸盐、磷酸盐呈负相关;甲藻、绿藻与DIN、磷酸盐呈较强正相关并与其他环境因子相关性较小;隐藻、青绿藻与硅酸盐呈较强正相关,与盐度、温度呈极强负相关。
郑耀洋江涛吕淑果岑竞仪吕颂辉徐艳红江天久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光合色素
海南岛典型富营养化海域浮游植物色素分布特征研究
本文于2010年12月对海南岛5个典型富营养化海湾(海口湾、洋浦-新英湾、澄迈湾、陵水新村湾、三亚大东海)水体中光合色素进行检测分析,于2010年12月-2011年5月对海口湾和陵水新村湾水体光合色素的进行了为期6个月时...
徐艳红
关键词:光合色素浮游植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