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黎娟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阻塞性
  • 3篇膈肌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超声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肺疾病
  • 1篇阻塞性肺病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阻肺
  • 1篇慢阻肺患者
  • 1篇疾病患者
  • 1篇肺病
  • 1篇肺疾病患者
  • 1篇BODE指数

机构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3篇朱晓萍
  • 3篇张黎娟
  • 1篇马少林
  • 1篇王飞飞

传媒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OPD患者膈肌厚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膈肌厚度及其变化,评价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呼吸内科门诊COPD患者为COPD组80例,对照组60例,分别行肺功能检查、FRC和TLC时相测量膈肌厚度,计算从FRC至TLC时相膈肌厚度的变化。结果 COPD患者膈肌厚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FRC:(0.18±0.04)cm和(0.20±0.04)cm,t=3.071,P<0.05;TLC:(0.41±0.14)cm和(0.50±0.09)cm,t=4.701,P<0.05]。厚度分数较降低(1.19±0.28和1.50±0.26,t=6.479,P<0.05)。COPD患者TLC时相的膈肌厚度和厚度分数与气道阻塞(FEV1.0,P<0.05)呈高度正相关性,与肺气肿和最大自主通气能力(TLC、MVV,P<0.05)呈中度相关性。COPD膈肌厚度及其变化在中度以上气流受限变化明显(>13.3%)。结论超声可以实时动态非侵入性的观察膈肌空间变量,并能够进行直接、准确、客观地量化评价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黎娟朱晓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膈肌肺功能超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厚度分数与活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膈肌厚度变化,评价其与活动耐力和呼吸困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门诊收治的慢阻肺患者50例,同时选取该院职工肺功能正常的30名年龄与之接近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肺功能检查,在功能残气(FRC)、肺总量(TLC)位超声测量膈肌厚度(TD),计算膈肌厚度分数(TF,从FRC至TLC位膈肌厚度的变化),6 min步行距离(6MWT)、呼吸困难指数(m MRC);分析慢阻肺患者TD变化与肺功能和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慢阻肺组TLC位膈肌厚度和厚度分数分别为(0.38±0.10)cm和1.02±0.45,与健康对照组[(0.49±0.09)cm和(1.41±0.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度分数与6MWT呈正相关(r=0.591,P<0.01),与m MRC呈负相关(r=-0.472,P=0.001)。根据厚度分数水平,将慢阻肺组分为2亚组:G1(≤1.458),G2(>1.458)。G1组6MWT为(371.95±95.73)m,较G2组[(512.00±108.61)m]降低(P<0.05);G1组mMRC为2.63±1.08,较G2组(1.70±0.82)增高(P<0.05);G1组气道阻塞(FEV_1)为(47.41±16.70)L,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为(46.32±17.97)L,两者较G2组[FEV_1为(69.96±16.82)L,MVV(62.60±22.13)L]下降(均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膈肌厚度和厚度分数下降影响患者活动耐力和呼吸困难。
张黎娟王飞飞马少林朱晓萍
关键词:超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膈肌
超声评估慢阻肺患者膈肌移动度与肺功能和BODE指数的关系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膈肌移动度变化,评价其与肺功能及BODE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6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内科门诊COPD患者25例;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行肺功能检查,并在深吸气时行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测量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程度及BODE指数(包括体重指数,气流阻塞程度,呼吸困难指标和运动能力4个变量)。结果 COPD患者膈肌移动度为(4.43±0.94)cm,健康对照组为(5.56±0.72)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1,P<0.001)。COPD患者膈肌移动度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r=0.464,P=0.019)呈正相关;与肺气肿呈正相关(肺总容量,r=0.396,P=0.050);与BODE指数呈负相关(r=-0.508,P=0.009)。结论 COPD患者膈肌移动度的下降影响肺功能和BODE指数。
张黎娟朱晓萍
关键词:超声慢性阻塞性肺病膈肌BODE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