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建华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电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造影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延迟时间
  • 2篇造影剂
  • 2篇造影术
  • 2篇冠状
  • 2篇放射摄影
  • 2篇放射摄影术
  • 2篇成像技术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心率
  • 1篇乙醇
  • 1篇人体质量指数

机构

  • 9篇北京电力医院

作者

  • 9篇赵建华
  • 8篇毕冬梅
  • 7篇周全红
  • 4篇周凤兰
  • 3篇康群凤
  • 3篇温智勇
  • 3篇毛毳
  • 2篇温志勇
  • 2篇陈威威
  • 2篇陈世光
  • 2篇张雪梅
  • 1篇齐旭红
  • 1篇任冰
  • 1篇刘炎
  • 1篇康枫
  • 1篇高爽
  • 1篇闫川
  • 1篇秦红军
  • 1篇刘焱
  • 1篇王斌

传媒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延迟时间的技术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延迟时间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疑似或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三组采用不同的延迟扫描时间12 s、13 s1、4 s行对比剂增强扫描,在高分辨横轴位图像基础上,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对主干、左右肺动脉、叶、段、段间的肺血管的显示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三组60支主肺动脉、120支左、右肺动脉均显影良好,在最佳延迟时间12 s时叶、段、段间的肺血管的显示支数明显高于13 s和14 s的扫描结果,因此导致检出的肺栓塞血管支数与栓塞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预设的延迟时间内完成扫描,可直观地显示肺动脉各级分支,并对临床诊断有无肺动脉栓塞、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指标。
周全红温智勇毕冬梅赵建华
呼吸门控在腹部核磁共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周全红毛毳张雪梅毕冬梅齐旭红任冰赵建华温志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CT透视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探讨
2006年
目的评价CT导向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患者,在CT导向下行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分析其并发症,并追踪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中,24例癌肿顺利完成穿刺硬化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18例癌肿术后追踪观察3个月~1年,I~Ⅳ级癌肿疗效个数分别为Ⅰ(70%)、Ⅱ(18.5%)、Ⅲ(9.2%)和Ⅳ(11.1%),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3%(15/18)。结论CT导向下经皮肝癌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周全红毛毳赵建华周凤兰
关键词:肝癌无水乙醇CT导向
数控注射器在CT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被引量:7
2007年
毕冬梅张雪梅赵建华周凤兰
关键词:造影剂
GE Lightspeed 64排128层螺旋VCT颅、颈联合(CTA)成像技术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颅、颈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最佳增强时相的触发技术及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以期提高颅、颈动脉三维显示率及病变的检出率。方法(1)选60例健康自愿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应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当感兴趣区造影剂浓度达阈值(50HU)后触发增强扫描序列,A组扫描间隔为2秒,B组扫描间隔为3秒,C组扫描间隔为4秒,完成数据采集。评价图象质量,确定最佳扫描间隔时间。(2)80例怀疑颅、颈动脉疾病进行颅、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扫描后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技术(VR),评价三维血管的质量,探讨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1)A、B、C三组均能显示颅、颈动脉,B组图象质量最佳,A、B、C三组图象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在颅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容积再现技术(VR)三维立体效果好,可以很好的显示血管的走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可以很好的显示血管内部病变。在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曲面重建(CPR)可以很好的显示血管的狭窄、闭塞、钙化、斑块。结论利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造影剂浓度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技术不受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肘静脉注射途径影响因素颇多)。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技术(VR)相结合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周全红温智勇毕冬梅赵建华毛毳陈威威
关键词:造影剂延迟时间
64排螺旋容积CT成像技术在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容积CT(VCT)成像技术在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下肢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平扫后静脉团注对比剂进行CT血管造影,图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容积再现技术等后处理技术重建血管,观察病变血管显示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VCT血管重建成像均能清晰下肢动脉病血管不规则钙化、扭曲、囊袋样扩张、管壁僵硬、迂曲等,能清晰显示术后金属支架及人工血管全貌。VCT扫描时间为22s、25s、28s,扫描间隔时间3s,通过后处理软件,均能显示下肢动脉及主要分支,使下肢动脉能完整显示,无任何骨骼干扰,完全符合临床诊断。结论64排128层螺旋VCT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可以作为下肢动脉疾病术前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方法。
周全红温志勇康群凤毕冬梅赵建华刘炎高爽陈世光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查40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martprep技术与CT联动扫描序列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对肝静脉进行重建,观察肝静脉的走行、分布及回流情况。结果:40例患者经过MIP三维重建图像,其中15例肝脏正常者及25例不同肝脏疾病患者中18例肝静脉40-50 s显影良好,其余7例显示肝静脉纤细或结构模糊不清,行延迟追加扫描后(55-60 s)均显示良好。结论:扫描时间的合理设定可清晰显示门静脉及其侧支循环的部位、形态和程度,对临床诊断、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周全红温智勇周凤兰毕冬梅陈威威赵建华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
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在高心率冠状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冠状动脉追踪冻结(SSF)技术对快心率患者降低辐射剂量及保证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60例患者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心率为73-80次/分。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选择管电流为230-750mA,管电压为100-120kV。扫描后分别采用SSF重建及不采用SSF重建。计算患者的有效剂量(ED),并将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参数模拟计算的ED进行对比。采用美国心脏学会冠状动脉分段方法对其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SSF技术与不结合SSF技术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41±0.59)分和(2.55±1.45)分(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SSF技术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的ED分别为(4.86±0.80)mSv和(15.80±2.50)mSv(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SSF技术可明显减少辐射剂量,并同时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
周全红康枫康群凤秦红军陈世光毕冬梅赵建华刘焱李凯闫川王斌
关键词:X线计算机人体质量指数
128层螺旋CT冠脉造影成像质量与护理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0年
周凤兰康群凤赵建华毕冬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