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雅婷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小麦
  • 3篇锈菌
  • 3篇条锈菌
  • 3篇群体遗传结构
  • 3篇小麦条锈菌
  • 2篇锈病
  • 2篇条锈病
  • 2篇西藏小麦
  • 2篇菌源
  • 2篇分子
  • 1篇蛋白
  • 1篇亚单位
  • 1篇亚单位疫苗
  • 1篇疫苗
  • 1篇疫苗研究
  • 1篇指数法
  • 1篇中和表位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猪流行性腹泻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王雅婷
  • 4篇胡小平
  • 3篇康振生
  • 3篇王保通
  • 3篇鲁传强
  • 2篇杨敏娜
  • 1篇刘太国
  • 1篇商鸿生
  • 1篇彭岳林
  • 1篇陈万权
  • 1篇王建锋
  • 1篇马丽杰
  • 1篇詹刚明

传媒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藏小麦条锈病研究及防治概况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大区流行性病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10次较大规模流行,导致小麦主栽品种6次大规模的更替,其中1950年、196...
鲁传强王雅婷王保通康振生胡小平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基于S1蛋白核心中和表位区的猪流行性腹泻亚单位疫苗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腹泻、呕吐、脱水和高死亡率。自2010年以来,以PEDV变异株为主引起的PED在我国各省份广泛流行,对我国养猪业造...
王雅婷
关键词:亚单位疫苗猪流行性腹泻S1蛋白
文献传递
陕西长武王东沟流域水质状况评价
由水资源缺乏和水体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质评价工作尤为重要。王东沟流域位于陕西省长武县,同时是长武生态试验站所在地,生态试验站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改善生态环...
王雅婷
关键词:水质评价标识指数法
文献传递
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病的表达规律被引量:2
2012年
植物的高温抗病性是由较高环境温度所诱导的一种低反应型抗病性,由主效基因控制,易于鉴选和利用,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小偃6号是一个具有全生育期高温抗病性的品种,不同生育阶段之间高温抗病性强度没有差异,花斑期更有利于高温抗病性的表达,最低诱导温度为18~21℃,最短诱导时间为6~12h;在高温抗病性表达时条锈菌的产孢量下降,产孢期缩短。
胡小平王雅婷商鸿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高温抗病性小偃6号
西藏小麦条锈菌分子群体遗传结构及与内地菌源的关系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引起的气流传播性病害,是我国小麦安全生产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西藏林芝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西藏冬小麦主要种植区,小麦条锈病危害...
王雅婷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
文献传递
西藏林芝小麦条锈菌的分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明确西藏林芝地区小麦条锈菌的分子群体遗传结构,2010年,从西藏林芝地区的米林县、林芝县、波密县和工布江达县共采集到259个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0对小麦条锈菌SSR引物进行了群体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2%,群体内遗传变异占88%,不同群体间存在着频繁的菌源交流。
王雅婷杨敏娜鲁传强康振生王保通胡小平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
西藏林芝与内地小麦条锈菌分子群体遗传结构及菌源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2009-2010年春季,先后从甘肃、四川、陕西和西藏四省的29个县(市)采集到1 391份小麦条锈病标样,繁殖获得961个菌株,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天水、平凉和陇南,陕西宝鸡及汉中,四川阿坝和广元等地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而四川宜宾及凉山、西藏林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利用Arlequin软件中的AMOVA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内地各种群之间菌源交流频繁(Nm>4),西藏与内地菌源交流很少(Nm<1)。采用Structure及聚类分析表明,陕西宝鸡与甘肃平凉间,陕西汉中、甘肃陇南、甘肃天水及四川广元间,存在着频繁的菌源交流关系,四川宜宾和凉山与四川阿坝、陕西汉中和甘肃陇南间存在着菌源交流关系。而西藏与内地间几乎没有菌源交流。初步认为西藏林芝小麦条锈菌可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遗传群体。
马丽杰王雅婷鲁传强王建锋詹刚明王保通康振生杨敏娜彭岳林刘太国陈万权胡小平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