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超

作品数:16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胰岛
  • 6篇胰岛素
  • 5篇胰岛素抵抗
  • 5篇脂联素
  • 4篇代谢
  • 3篇抵抗素
  • 3篇糖代谢
  • 3篇高脂
  • 2篇血管
  • 2篇血糖
  • 2篇胰岛素敏感
  • 2篇胰岛素敏感性
  • 2篇脂质
  • 2篇肾病
  • 2篇肾功能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机构

  • 12篇重庆市第九人...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红十字...

作者

  • 16篇方超
  • 8篇谭兴容
  • 6篇杨刚毅
  • 5篇汤利华
  • 5篇王毅
  • 4篇张凌
  • 4篇李钶
  • 4篇李伶
  • 3篇李生兵
  • 3篇孙勤
  • 3篇汤世国
  • 2篇江学容
  • 2篇李清明
  • 1篇李应霞
  • 1篇段世刚
  • 1篇陈瑜
  • 1篇鲁远彪
  • 1篇吕毕
  • 1篇梁泽容
  • 1篇宝荣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6-D2葡萄糖和3^-3H标记葡萄糖作为示踪剂应用于葡萄糖钳夹术的比较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比较扩展高胰岛素 正葡萄糖钳夹技术中两种示踪剂 6 ,6 D2 葡萄糖和 3 3 H标记葡萄糖在评估糖代谢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将 2 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运用 6 ,6 D2 葡萄糖和 3 3 H标记葡萄糖作为示踪剂进行扩展高胰岛素 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研究 ,观测胰岛素介导的外源性葡萄糖输注率 (GIR)、葡萄糖利用率 (GRd)及肝糖输出率 (HGP)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扩展高胰岛素 正葡萄糖钳夹实验中 ,两组大鼠的血糖、血浆胰岛素及游离脂肪酸 (FFA)水平无明显差异 ,糖代谢指标GIRGRd ,HGP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葡萄糖钳夹技术中两种示踪剂在评估糖代谢方面效果一致 ,但 6 ,6 D2 葡萄糖具有无放射性污染的优点。
梁泽容杨刚毅李伶方超张凌唐毅苏朝忠王健
关键词:糖代谢示踪剂
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初探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50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三甲医院的)常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情况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知识普及率、BMI指数、生活满意度、自信心调查、药物费用的改善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对于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汤利华谭兴容汤世国李昌平王明霞方超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控制
α-硫辛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diabetic nephropathy,DN)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D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α-硫辛酸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及肾功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胱抑素C(CysC)水平较为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SOD水平显著高于、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SOD、MDA水平无显著变化。两组治疗后,ET-1、RBP及CysC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降低,其中观察组治疗后ET-1、RBP及CysC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NO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能够更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肾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屈春梅陈书梅张又之方超
关键词:Α-硫辛酸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肾功能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分别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按1999年WHO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选择门诊IGT组患者63例,T2DM组患者68例。两组先同时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连用2个月,停药7d;然后两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均餐后顿服,连用2个月,停药7d;两组再均继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连服2个月。每次用药2个月后均监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计算两组抗凝达标有效率。结果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后IGT组患者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后两组治疗前后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IGT组抗凝达标有效率71.4%,T2DM组抗凝达标有效率为23.8%;联合用药后IGT组抗凝达标有效率为100%,T2DM组抗凝达标有效率为86.7%,抗凝达标有效率在两组不同用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比较,在相同药物剂量下,联合用药效果叠加、不良反应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方超秦芬白杨
关键词: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糖耐量减低糖尿病
Exenatide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脂联素、瘦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Exenatide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浆脂联素、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n=22),高脂组(HF组,n=23),Exenatide治疗组(HE组,n=24)。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给予Exenatide10周后,采用扩展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脂代谢,并观察血浆脂联素、瘦素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脂诱导IR大鼠经Exenatide处理(HE组)后,Lee's指数、空腹血浆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升高(P<0.01)。同时,HE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瘦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在钳夹稳态时,高脂组(HF)与对照组(NC)相比,血浆FFA、胰岛素(IN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葡萄糖输注率(GIR)、葡萄糖清除率(GRd)明显降低(P<0.01),且胰岛素对肝糖输出(HGP)的抑制作用明显障碍(仅抑制16%)。经Exenatide处理后,血浆FFA、INS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GRd、GIR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对HGP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抑制67%)。结论 Exenatide处理可能通过下调血浆瘦素水平和上调血浆脂联素水平,改善糖脂代谢而使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谭兴容杨刚毅李伶王毅方超李生兵李钶
关键词:EXENATIDE胰岛素抵抗瘦素
糖尿病脓毒血症患者1例治疗药学监护
2018年
糖尿病在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中容易发生各种感染,且感染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直至发生重症感染,继而导致血糖难以控制,从而使感染进一步加重,成为糖尿病的重要死因^([1])。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严格监测血糖,脓毒血症抗菌药物的选择也需要根据监测结果制订最佳的方案以保证患者的疗效,降低感染风险。本病例患者糖尿病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此次尿路感染致脓毒血症合并高血糖高渗状态。
官松美段世刚李应霞谭兴容江学容方超徐云翌段雪
关键词:药学监护糖尿病脓毒血症病例报告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致低血糖1例被引量:2
2018年
病例:患者,男,31岁,身高183 cm,体重79 kg,BMI 23.6 kg·m-2。因“消瘦2月、口渴、多饮1月,乏力、血糖偏低半月”入院。入院前1月,患者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最高血糖35.6 mmol·L-1,给予静脉滴注胰岛素、补液等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纠正后改胰岛素泵(赖脯胰岛素)控制血糖,经过4天调整,效果不佳。完善相关检查确诊该患者为初发2型糖尿病。馒头餐试验及C肽水平检测结果见表1。先后加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河南天方,规格:0.5 g,批号:170409107、170609061),苯磺酸阿格列汀片(日本武田,规格:25 mg,批号:AW1400)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协助降糖,效果显著,微调后于第15天出院。出院延用降糖方案:苯甲酸阿格列汀片25 mg po qd;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 g po bid;赖脯胰岛素皮下注射早6 u、中8 u、晚10 u;地特胰岛素14 u皮下注射qn。患者出院后控制情况可,空腹血糖5~6 mmol·L-1,餐后血糖7~9 mmol·L-1。
官松美方超
关键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低血糖胰岛素皮下注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赖脯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
山奈酚对高糖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和组织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9
2018年
目的研究山奈酚(Kaempferol,KAF)对高糖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大鼠肾功能和组织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65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和模型加药组;另设健康对照组和山奈酚单独处理组;山奈酚单独处理组和模型加药组大鼠腹腔注射50 mg/kg山奈酚,连续6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素氮(urea nitroge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和蛋白尿(proteinuria)含量;苏木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伤。蛋白质印迹检测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cl-caspase-3)、clcaspase-9、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PR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和caspase-1(p20)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8和IL-1β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蛋白尿含量和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肾组织出现明显损伤,凋亡细胞明显增加,cl-caspase-3、cl-caspase-9、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炎症因子IL-18和IL-1β的水平显著提升。模型大鼠经山奈酚作用后,蛋白尿和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降低;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cl-caspase-3、cl-caspase-9、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18和IL-1β的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山奈酚缓解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肾组织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汤利华方超王浩然汤世国
关键词:山奈酚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
ApoA_1、ApoB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DM)血管并发症患者各项血脂指标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0例DM患者(A组)、64例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B组)、68例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C组)、74例DM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患者(D组)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浆脂质水平。比较各组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B、C、D组收缩压(SBP)、FPG、HbA1c、TG、ApoB明显高于A组(P<0.05);(2)B、D组总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高于A、C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ApoA1/ApoB明显低于A、C组(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ApoA1/ApoB与HbA1c、TG、LDL呈明显负相关(r=-0.293,-0.236,-0.129,P<0.05),与HDL呈明显正相关(r=0.156,P<0.01)。结论 ApoA1可能对DM大血管病变具有保护作用,ApoB是DM血管病变的共同损害因子,ApoA1/ApoB在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可能较ApoA1、ApoB单项指标更有意义。
谭兴容屈春梅方超汤利华王毅
关键词: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类
^(131)I治疗Graves病的远期效果随访研究
2012年
目的了解131I治疗Graves病(简称GD)的远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接受131I治疗的516例GD患者进行6年随访,对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访的516例患者中,384例行1次治疗,132例行2次治疗,1次治愈率89.8%,2次治愈率84.1%,总治愈率88.4%;甲减发生率1次治疗为24.5%,2次治疗为30.3%。1次、2次治疗治愈率及甲减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GD安全、有效;甲减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2次治疗不增加甲减的发生率,故1次治疗未愈者可考虑行2次131I治疗。
江学容谭兴容鲁远彪汤利华方超王毅
关键词:GRAVES病131I治疗随访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