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 作品数:1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SeNHX1基因转化拟南芥的初步研究
- 张洁薛晓峰魏琦超游建袁重要程婷婷王楠周岩
- 关键词:FLORALDIP拟南芥
- 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以捷联惯性导航技术为依托,对室内定位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HMC5983三轴电子指南针模块、MPU6050陀螺加速度计模块以及蓝牙模块实现定位功能,配合STM32单片机,能够对载体在导航坐标系中的运动加速度进行计算,结合加速度积分计算,明确载体空间位置,具备良好的定位精度。
- 张洁付素芳
- 关键词:捷联惯性导航室内定位系统
- MEMS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
- 2018年
- 针对MEMS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动态校准;通过一定手段处置实验数据,获得MEMS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以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为依据,比较不同算法结果,相比FFT算法,镜像映射法更具优势,效果好,计算不复杂,可应用在系统模型参数及模型阶次的辨识中。
- 张洁付素芳
- 关键词:MEMS加速度传感器动态特性
- 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 高等植物按照二氧化碳不同的同化途径,分为C3、C4和CAM植物。由于C4植物具有高光效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导致其在高温、高光强、高氧分压情况下具有比C3植物更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因此,克隆C4植...
- 赵茜郝薇薇魏琦超白红霞张洁游建周岩
- 关键词:光合效率克隆
- 文献传递
-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SeNHX1基因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以5个小麦品种(系)百农64、豫麦34、抗冻早30、百麦1号和矮抗58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有外源耐盐基因SeNHX1的质粒DNA导入自花授粉后的小麦柱头内。对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后的植株进行田间正常管理,收获D0代种子,并于次年播种。在次年小麦成熟期采用5点取样对D0代小麦株高、穗长、剑叶面积、千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花粉管通道法处理的D0代植株的种子(D1代)千粒重均有所提高;5个小麦品种(系)受体转化D0代植株除抗冻早30外,其余受体与对照组相比株高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甚至极显著水平;穗长除百麦1号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受体均达显著水平。5种小麦受体的叶面积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叶长除豫麦34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受体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宽与受体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对D0代植株叶片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24个样品中有7个出现阳性反应。
- 周岩游建魏琦超薛晓锋何男男马俊张洁袁重要
- 关键词:小麦花粉管通道法农艺性状
- 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 赵茜郝薇薇魏琦超白红霞张洁游建周岩
- 关键词:光合效率克隆
- SeNHX1基因转化拟南芥的初步研究
- 本实验利用Floral dip法将EHAl05根癌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耐盐基因SeNHX1(及筛选基因Kan和报告基因GUS)导入拟南芥Columbia-0中,以期获得转化植株,并探讨不同浓度农杆菌及不同浸染时间、转化缓...
- 张洁薛晓峰魏琦超游建袁重要程婷婷王楠周岩
- 关键词:拟南芥
- 文献传递
- 转录因子基因Mfhb-1的表达对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主要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011年
- 以经2,4-D诱导的苜蓿幼嫩叶片的叶肉细胞为材料,利用HPLC技术对Mfhb-1基因的正义、反义转化植株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的主要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Mfhb-1基因的表达可能在苜蓿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初期抑制了IAA、GA3和ZT的合成,促进了ABA的合成。
- 周岩张胜利何男男魏琦超薛晓锋游建张洁
- 关键词:苜蓿体细胞胚胎内源激素
-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究及鉴定
- 游建薛晓锋张洁马俊魏琦超张胜利袁重要茹振钢周岩
- 关键词:小麦花粉管通道法农艺性状
- 根癌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的研究进展与对策被引量:8
- 2013年
- 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研究得较为深入、技术较为完善有效的转基因方法。但由于单子叶植物不是根癌农杆菌的天然宿主,因此阻碍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在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研究方面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机理、影响因素不断探索与研究,使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被逐步应用于单子叶植物中,尤其是禾本科作物,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农杆菌转化机理与特点、影响单子叶植物转化的因素进行介绍,综述农杆菌介导法在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作物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超声波处理、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和乙酰丁香酮的添加四个方面阐述提高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转化效率的对策,以期为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提供参考。
- 张洁周岩
- 关键词:农杆菌单子叶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