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肖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龙头鱼中内源性甲醛产生的酶促机理初探被引量:7
- 2010年
- 对比了龙头鱼不同内脏对肌肉甲醛含量的影响,其中肾脏活性最强;从龙头鱼肾脏中获得了提取物,在体外模拟体系中,该提取物能够将氧化三甲胺分解为甲醛和二甲胺,通过响应面分析,发现该提取物反应最适条件为50℃,pH=7,能够被三氯乙酸灭活而丧失分解氧化三甲胺的能力,该提取物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呈现酶的特性,且分解产物甲醛和二甲胺的含量比例关系稳定,保持在1.6~1.8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龙头鱼中甲醛的产生原因,表明龙头鱼中的甲醛可以自身产生。
- 孙永靳肖周德庆
- 关键词:龙头鱼甲醛二甲胺响应面
- 鱿鱼丝氧化三甲胺热分解模拟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以氧化三甲胺为底物,添加铁(Ⅱ),建立了鱿鱼丝氧化三甲胺体外模拟体系,研究了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pH对氧化三甲胺(TMAO)热分解作用的影响,同时与鱿鱼丝水提液中氧化三甲胺热分解规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氧化三甲胺热分解反应越剧烈;在加热30min后,甲醛(FA)和二甲胺(DMA)的生成量基本稳定;当pH为5.0时,铁(Ⅱ)对氧化三甲胺热分解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为今后研究控制非酶途径产生甲醛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 靳肖周德庆孙永
- 关键词:氧化三甲胺铁热分解甲醛
- 鱿鱼丝甲醛产生的化学机制、残留变化与控制研究
- 近年来,鱿鱼丝等水产干制品甲醛超标的报道越来越多,而甲醛是一种原生质毒,被国际癌症研究署定为A1类致癌物,因此鱿鱼丝的食用安全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验中发现当鱿鱼加工成鱿鱼丝,以及鱿鱼丝在贮藏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甲醛,...
- 靳肖
- 关键词:鱿鱼丝甲醛
- 文献传递
- 紫菜中类菌胞素氨基酸种类的确定及提取条件优化被引量:9
- 2011年
- 类菌胞素氨基酸(MAAs)是小分子、水溶性化合物,具有抗紫外辐射功能。采用紫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定了福建产条斑紫菜中所含的MAAs类化合物为Porphyra-334和Shinorine;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紫菜中MAAs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液初始pH2.0,提取时间1.5h,提取温度45℃,料液比为1∶8。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Porphyra-334和Shinorine的提取率分别为5.124mg/g和3.941mg/g。
- 许志恒张朝辉李八方靳肖陈伯虎李平林
- 关键词:紫菜MAAS提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