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乃健

作品数:23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哮喘
  • 9篇支气管
  • 8篇支气管哮喘
  • 8篇气管
  • 5篇耐药
  • 5篇杆菌
  • 4篇诱导痰
  • 3篇误诊
  • 3篇耐药基因
  • 3篇耐药性
  • 3篇菌群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分析
  • 3篇肠道
  • 2篇阴性杆菌
  • 2篇谱分析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微生态
  • 2篇细胞

机构

  • 16篇广州医科大学
  • 7篇广州医学院第...
  • 6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丽水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3篇李乃健
  • 9篇张清玲
  • 7篇徐韫健
  • 6篇李靖
  • 5篇廖伟娇
  • 4篇何梦璋
  • 4篇冉丕鑫
  • 4篇陈荣昌
  • 4篇黄智勇
  • 3篇张丽梅
  • 3篇李靖
  • 3篇李冰
  • 3篇钟南山
  • 3篇孙慧冰
  • 2篇张东梅
  • 2篇杨朝崴
  • 1篇易建云
  • 1篇李宁
  • 1篇冯木林
  • 1篇余琳

传媒

  • 5篇中国呼吸与危...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2014中华...
  • 2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哮喘诱导痰细菌群谱分析
目的 比较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诱导痰细菌菌群组成的异同.方法 对27例哮喘患者和9例健康患者行痰诱导试验,并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进行细菌16S rRNA焦磷酸测序,比较哮喘与健康对照组诱导痰样本细菌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
李乃健杨朝葳李靖张清玲钟南山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分子机制及质粒谱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和整合子(qacE△1-sull)、转座子(tnpU)存在状况,并对菌株质粒谱进行分析。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并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acE△1-sull及tnpU,提取质粒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6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整合子qacE△1-sull基因阳性率为31.8%,转座子tnpU基因阳性率为30.3%。携带遗传标记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和20%;有19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中整合子阳性率63.2%,转座子阳性率36.8%。检出质粒的46株(70%)临床分离菌出现1~3条大质粒带,大小在1~20kb间,其中出现1条带的有33株、2条带8株、3条带5株,有12株菌提取到大小相同的质粒。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耐药现象严重;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的携带率高,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张东梅徐韫健李乃健李宁余琳卢鉴财张丽梅廖伟娇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转座子
重症哮喘249例临床特征分析
邱日皇黄智勇张筱娴李乃健张清玲
呼吸道菌群失调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呼吸道菌群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随着16S rRNA序列分析检测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呼吸道菌群失调与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呼吸道有着远比之前认识要多样化的菌群.呼吸道菌群异常可能是支气管哮喘发生及加重的潜在原因之一.
李乃健李靖张清玲
关键词:呼吸道菌群失调支气管哮喘
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情况与耐药性研究
2010年
目的:了解耐头孢西丁(FOX)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发生率及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108株无重复耐FOX革兰阴性杆菌,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MIC法检测产酶株的药物敏感性;PCR扩增AmpC酶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结果:高产AmpC酶的发生率为25.9%;AmpC酶基因ACT、CMY-G2、FOX、CIT、CMY-G1、DHA和MOX的检出率为13.9%、12.0%、4.6%、1.9%、0.9%、0.9%和0;产AmpC酶菌株呈多重耐药,对头孢替坦和头孢唑啉全部耐药,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好。结论:加强耐FOX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的监测,治疗相关菌感染以亚胺培南为首选。
徐韫健孙慧冰李乃健张丽梅廖伟娇张东梅谭惠明
关键词: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
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被引量:32
2022年
奥马珠单抗是全球哮喘领域第一个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于2017年8月在我国正式获批,2018年3月起正式在我国进入临床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数十位专家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就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相关重要的临床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于2018年制定了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第一版中国专家共识。迄今为止,已有逾3万例中国患者接受过奥马珠单抗的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近2年国内外新的循证医学、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的证据,在第一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做了更新,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1)抗IgE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循证证据;(2)奥马珠单抗适用对象的筛选标准及排除条件;(3)奥马珠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与各种疫苗(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重点说明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注意要点;(4)奥马珠单抗的疗程及安全性;(5)奥马珠单抗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6)奥马珠单抗与其他生物靶向药物和变应原免疫治疗的联合临床应用。奥马珠单抗通过与IgE的Cε3区域特异性结合,降低游离IgE水平,下调FcεRⅠ受体表达,可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降低急诊及住院率,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奥马珠单抗的适用患者为确诊为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标准治疗控制不佳,且排除对奥马珠单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奥马珠单抗需根据注射剂量表确定剂量后进行皮下注射,应在具备留观条件和抢救过敏性休克相关医疗设施的医疗机构,由护士或医生进行注射,注射完成后应密切观察是否发生过敏反应。奥马珠单抗治疗应至少使用16周以判断其有效性,根据总体哮喘控制效果判断是否继续应用奥马珠单抗,并需每3个月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及调整剂量。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不良反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钟南山沈华浩李靖朱政陈如冲陈浩鲜墨王万钧胡秋蓉时旭李乃健杨朝崴贾楠付婉艺
关键词:循证医学证据过敏性休克哮喘急性发作过敏性哮喘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AmpC耐药基因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ter baumannii,MDRAB)的耐药性和AmpC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菌株的耐药特征。结果检出结构基因ampC型49株,占81.7%;blaADC基因型50株,占83%;ACT基因型2株;41株菌同时携带blaADC和ampC结构基因,占68%;2株同时携带blaADC、ACT和ampC结构基因;未检测到其它AmpC耐药基因(MOX、CIT、FOX、DHA)。携带AmpC耐药基因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于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和20%。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blaADC耐药基因和ampC结构基因同时携带率高,并且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李乃健徐韫健孙慧冰廖伟娇李翊泉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AMPC
大气颗粒物暴露对大鼠肺部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其与慢阻肺样病理改变的关系
大气颗粒物(PM)是指空气悬浮的污染混合物,其中含有烟雾、粉尘、其他固体和液体以及许多生物组分的复杂混合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颗粒物暴露会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目前对大气颗粒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肺部炎症上,因为这被认为是P...
李乃健
关键词:病理机制肠道微生态
文献传递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恢复过程中的临床特征及表型分析
张清玲邱日皇李乃健杨朝崴何梦璋李靖陈荣昌钟南山
CTX-M型阴沟肠杆菌的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产物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阴沟肠杆菌所产CTX-M型β-内酰胺酶进行基因克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方法以产CTX-M型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45号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两对引物PCR扩增CTX-M,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再将CTX-M基因克隆到pGEX-6P-3表达质粒并转入感受态BL21,选择阳性菌落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酶动力学检测。结果PCR扩增出大小为876bp和1067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CTX-M-9和CTX-M-3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CTX-M-3型重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对青霉素类和头孢噻肟具有明显的水解作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之较为稳定,动力学结果与酶稳定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重组质粒pGEX-6P-3/CTX-M构建成功,CTX-M-3型重组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增加,亲和力下降。
江洁华徐韫健廖伟娇李乃健
关键词:CTX-M型克隆重组质粒酶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