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娣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球菌
  • 3篇粪肠球菌
  • 3篇肠球菌
  • 2篇基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源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培养基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共培养
  • 1篇管家基因
  • 1篇RT-PCR
  • 1篇不同培养基

机构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动物性...

作者

  • 3篇王亚宾
  • 3篇赵娣
  • 2篇陈丽颖
  • 1篇胡慧
  • 1篇金钺
  • 1篇刘玲玲
  • 1篇武二丽
  • 1篇冯艳红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动物源粪肠球菌的遗传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动物来源中粪肠球菌(E.faecais)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对59株不同来源粪肠球菌的7个管家基因gdh、gyd、pstS、gki、aroE、xpt、yiqL分别进行扩增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进行分析、比对。结果:59株不同来源粪肠球菌被分成了27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 ST),其中,主要流行序列型是ST-16 (占16.9%),其次是ST-163 (占6.8%)、ST-238 (占6.8%)和ST-631 (占6.8%),而与医院内感染密切相关的ST-16序列型,广泛分布在除熟食食品和羊粪外的其它5种来源中。另外,猪和蜂猴的粪便中分别含有7种序列型,且均有ST-16序列型。结论:多种动物来源中均含有感染人的粪肠球菌序列型,这也为粪肠球菌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娣段志刚崔新格闫瑞杰陈飞李滨洲胡慧王亚宾
关键词:粪肠球菌管家基因
不同培养基对粪肠球菌基因表达及黏附细胞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讨粪肠球菌(E.faecalis)N10菌株在血清肉汤培养基和TSB培养基中不同生长时期15种毒力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及对IPEC-J2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N10菌株在血清肉汤培养基和TSB培养基中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确定生长时期(对数中期、对数后期和稳定期),用RT-PCR方法检测N10菌株中不同基因不同生长时期的mRNA转录水平,然后将不同培养基不同时期的细菌黏附IPEC-J2细胞,平板计数细菌黏附数量。结果显示,血清肉汤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浓度低于TSB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浓度(P<0.01)。在血清肉汤培养基中,仅有fsrC、sprE、gelE和ant基因的最高表达量低于在TSB培养基中的,其他基因的最高表达量均高于在TSB培养基中的。黏附试验中对数中期细菌的黏附数量最多,血清肉汤培养基培养的细菌黏附数量比TSB培养基培养的细菌黏附数量少(P>0.05),但比不加血清的肉汤培养基培养的细菌黏附数量多(P<0.01)。可见,血清肉汤培养基有利于菌毛相关基因的表达,肉汤培养基中加入血清可促进细菌黏附。
冯艳红赵娣张留君刘玲玲陈丽颖王亚宾
关键词:粪肠球菌毒力基因RT-PCR
共培养对猪源粪肠球菌N41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18年
为探讨粪肠球菌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其生物膜形成、黏附能力和抗吞噬作用等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本研究以猪源粪肠球菌N41菌株为受试菌株,将其分别与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肠炎亚种ATCC 14028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等参考菌株共培养,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其生物被膜生成量,通过菌落计数对猪肠上皮细胞黏附情况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吞噬能力进行定量。结果显示,大肠杆菌O157∶H7对粪肠球菌N41菌株生物膜生成量、黏附作用和抗吞噬作用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沙门氏菌ATCC 14028对粪肠球菌N41菌株的黏附作用明显增强(0.01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则对粪肠球菌N41菌株的生物膜量增加和黏附作用明显增强(p<0.01),抗吞噬作用也所有增强(0.01
和春昊武二丽李滨洲赵娣金钺王亚宾王亚宾
关键词:粪肠球菌共培养生物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