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雨水廊道的丘陵城镇多尺度海绵系统构建被引量:7
- 2019年
- 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使城镇下垫面硬化程度加剧,“三通一平”阻断了雨水径流自然“源一汇”过程,对此,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水文“源一汇”特征和水情问题探索适宜的海綿城市规划方法。本文针对丘陵地区沟谷发育密集的特点,提出基于雨水麻道的城镇多尺度海綿系统构建思路和方法,具体而言,根据地形特征提取多个尺度的雨水廊道作为生态排水娜道,通过廊道连接城镇中对应尺度的节点低影响设施,合理划分汇水单元层级化管理雨洪,综上建立生态排水网络解决暴雨多发气候条件下城鎮易涝的问题。同时,通过将海绵系统构建与城市规划编制衔接实现多规合一,探索在空间布局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雨水管网规划、指标图则规划等总规和控规层面的规划中落实海綿系统的规划途径。
- 焦胜周敏周敏尹怡诚韩静燕
- 关键词:丘陵地区多尺度
- 基于动态模拟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设计及雨洪控制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壤渗透性弱、暴雨多发且频次集中的特点,探索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设计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和暴雨内涝防控的双重目标。针对设施规模计算时数据不精确、空间不匹配导致反复调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拟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设计的方法,利用过程模型分析、计算、评估、修正,得到满足研究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6个低影响开发方案。对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配比不同,雨洪控制效果有一定差异:透水设施(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配比大的方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较高、长重现期暴雨径流削减效果较好;调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配比大的方案洪峰削减及内涝削减效果较好、短重现期暴雨径流削减效果较好。
- 周敏周敏焦胜
- 关键词:风景园林
- 藏族风情自驾旅游区概念规划——以四川松潘县林坡村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四川省甘(孜)—阿(坝)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民族文化浓郁,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吸引了大批自驾游客。甘(孜)—阿(坝)地区松潘县川主寺镇林坡村基于生态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理念,围绕区域"硬资源"(自然景观)和"软资源"(民族特色风情)来构建旅游发展格局,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体验式自驾旅游区。
- 王长柳麦贤敏聂康才周敏
- 关键词:民族特色生态保护规划设计
- 学术研究论文从哪里开始——基于文脉的适老型居住聚落研究所想到的
- 2016年
- 从建筑设计前期所需注意的问题出发,针对人口老年化问题研究的方向,通过对老年人的对象特征和我国养老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希望找到一些有实践意义的对策。
- 尹伟温军周敏
- 关键词:人居环境无障碍设计
- 基于雨洪安全格局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研究被引量:22
- 2018年
- 城市调蓄用地总量减少、泄洪网络被建设用地割裂、汇流用地与建设用地重叠等是造成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本文尝试在产流源头、产流途径以及汇流地三个层面,充分利用原有自然雨洪调蓄系统,建立能够消纳极端暴雨水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以长沙市苏圫垸为例,基于地形数据、水文气象数据,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和SCS水文模型,模拟极端降雨的雨洪淹没区和雨洪廊道,并建立雨洪安全格局。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结合模型模拟确定苏圫垸低影响开发设施位置及规模,即开发后应保留雨洪斑块面积228.2 hm^2,控制水量107.5万m^3,雨洪廊道面积51.5 hm^2,控制水量10.1万m^3。可为探索基于极端气候下内涝防控的海绵城市建设新模式提供参考。
- 焦胜韩静艳周敏周敏韩宗伟黎贝
- 民族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经济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索--以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为例
- 城市社会经济类课程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视角为城乡规划设计提供了分析研究的思路与理论依据.针对民族地区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条件,在民族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实践中,通过对城市社会经济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 赵兵周敏麦贤敏
- 关键词:高等民族院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