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性休克的不同治疗选择——附2例分析 2018年 探讨脓毒性休克不同治疗选择的效果。对两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脓毒性休克病例进行分析。EGDT法和简易化集束治疗法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提示EGDT法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势,两种方法的优劣有待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杨倩 王仲 关键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简易化集束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探讨 2018年 目的 探讨简易化集束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病房的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年龄80±6岁,所有患者均不实施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采用包括无创心电监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和静脉补液在内的简易化集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science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的变化及死亡率。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6小时(T=11.111,P〈0.001)、治疗后24小时(T=11.655,P〈0.001)及治疗后72小时(T=11.452,P〈0.001)的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所有患者治疗后6小时(T=6.661,P〈0.001)、治疗后24小时(T=9.242,P〈0.001)及治疗后72小时(T=11.184,P〈0.001)的乳酸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所有患者治疗后24小时的乳酸清除率与治疗后6小时相比显著升高(T=-5.676,P〈0.001)。患者的院内死亡率、30天死亡率和90天死亡率分别为31.0%、38.1%和45.2%。结论 采用简易化集束法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死亡率,为今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杨倩 王仲 关键关键词:老年患者 感染性休克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MODS患者对改善脏器功能、降低APACHE Ⅱ评分的作用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MODS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种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流动力学、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d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3d时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和氧合指数(PaO;/FiO;)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3d时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MODS有较好的效果,改善患者肝肾等脏器功能,降低APACHEⅡ评分。 史婧 徐军 关键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肺部超声评分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74 2015年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评分(LU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及与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等传统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队列研究,入选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华信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符合柏林诊断标准的ARDS患者共62例。其中轻度14例,中度18例,重度30例;肺内源性37例,肺外源性25例;存活35例,死亡27例。一位观察者专门负责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及临床评分,包括基线资料、血流动力学参数、乳酸、呼吸参数及APACHEⅡ、SOFA、CPIS评分;另一位观察者专门负责肺部超声检查、LUS评分及超声心动检查。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LUS评分与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PI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计算LUS评分对轻、中、重度ARDS以及病死率的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LUS评分与氧合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755,P<0.001),与APACHEⅡ评分(r=0.504,P<0.001)、 SOFA评分(r=0.461,P<0.001)、 CPIS评分(r=0.571,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肺内源性、肺外源性ARDS患者LUS评分均与CPI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99、P<0.05,r=0.350、P<0.05),且肺内源性ARDS较肺外源性ARDS的相关性更好。肺内源性ARDS患者LUS评分明显高于肺外源性ARDS患者(分:22.1±4.9比11.3±2.1,t=11.667,P<0.001)。轻、中、重度ARDS患者LUS评分分别为(9.9±1.7)、(14.0±1.4)、(23.6±4.1)分;LUS对轻度ARDS的预测值为7.0分,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89.0%;对中度ARDS的预测值为11.0分,敏感度为89.0%,特异度为87.0%;对重度ARDS的预测值为18.0分,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88.5%。死亡患者LUS评分为(24. 李莲花 杨倩 李黎明 关键 刘铸 韩佳琪 晁彦公 王仲 于学忠关键词:氧合指数 病情严重程度 肺部超声评分与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指标关系及对病情危重程度和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LUS)与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指标关系及对病情危重程度和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0月北京华信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15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n=108)与治疗无效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治疗前和治疗3 d及7 d后的LUS、SOFA评分、CPIS、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分析LUS与病情危重程度、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评价LUS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中年龄、心功能不全比例、糖尿病比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PI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和治疗3 d及7 d后的LUS、SOFA评分、CPIS、CRP、PCT均高于治疗有效组(P <0.05);LUS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PIS、CRP、PCT均呈正相关(P <0.05);年龄、心功能不全、糖尿病、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和治疗3 d及7 d后的LUS、SOFA评分、CPIS、CRP、PCT均为重症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P <0.05)。治疗7 d后的LUS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评估价值显著,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UC)为0.92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67%、97.22%。结论:LUS与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指标、病情危重程度均存在正相关性;应用LUS可为重症肺炎患者评估临床病情危重程度、评价疗效提供新途径。 曾琴兵 关键 李黎明 刘轶君 韩佳琪 晁彦公关键词:评分 重症肺炎 炎症 病情程度 疗效评估 新活素治疗冠心病所致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新活素治疗冠心病所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问住院的冠心病所致心源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入选患者均根据心力衰竭指南给予标准化治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新活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新活素可降低APACHEⅡ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有效改善心功能。 柳金金 王鹏博 杨倩 刘轶君 关键关键词:新活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源性休克 APACHE 从二例细菌感染诊疗失当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总结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的原则,强调病原学分析对于抗菌药物选择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细菌性感染的诊疗过程,分析经验性治疗与病原学培养结果治疗的差异。结果本文例1因阵发性脐周疼痛伴水样便4 d就诊,查体右下腹轻压痛,腹部B超检查提示右下腹肠间隙少量积液,右下腹结肠段及回肠段回声减低,初步诊断为结肠炎,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入院第3天便培养结果显示产气荚膜梭菌,修正诊断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继续补液、补钾,2 d后患者腹痛、腹泻好转,住院5 d出院。例2因发热伴周身酸痛及尿频、尿急2 d入院,查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酯酶)500/μl,亚硝酸盐阳性,白细胞(镜检)满视野;尿培养阴性,初步诊断泌尿系感染,经验性给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3 d后患者仍有发热。血培养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长,遂调整抗生素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治疗3 d后患者体温正常,尿亚硝酸盐及白细胞(镜检)正常,出院后口服阿莫西林7 d,症状完全消失。结论本文2例虽在经验性诊断和抗菌药物选择上都有合理依据,但抗菌药物选择却不正确,提示临床抗感染经验性治疗需采取"9C+C"原则,以保证治疗合理性和正确性。 杨倩 王利君 张会娟 关键 王仲关键词:泌尿道感染 抗菌药 基于临床特征分析急诊病房发生AAD的影响因素及益生菌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急诊病房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因素及益生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接诊的156例于急诊科就诊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AD,将其分为AAD组(n=46)和非AAD组(n=110),将AAD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23例。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急诊病房患者发生AAD危险因素;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疗效、腹泻、轮状病毒检测情况;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1个月后血清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水平。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意识状态GCS<8分、疾病感染、同种抗生素数量和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急诊科患者发生AA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91.30%)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22%)(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3d腹泻次数、持续时间和腹泻总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后,研究组(13.04%)轮状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9.13%)(P<0.05);两组患者治疗1月后,ALB、PAB和TP表达均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就诊患者而言,意识状态GCS<8分、疾病感染、同种抗生素数量和联合应用抗生素是AA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可通过给予AAD患者相应益生菌治疗,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韩磊磊 周美佳 庞国进 关键关键词:急诊 AAD 影响因素 益生菌 疗效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2 2020年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患者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由于基础疾病多、各器官系统退行性改变、免疫力降低等原因,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占比很大,且病死率高m,这部分患者的有效治疗和预后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对本院急诊病房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杨倩 关键关键词:老年肺部感染 急诊病房 老年患者 退行性改变 回顾性总结 老龄化趋势 肺部超声联合NLR及D-二聚体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D-D)及三者联合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北京华信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接受治疗的268例HAP患者,按照疗效的区别进行分组,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有效组216例,无效组52例。分别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治疗开始前、治疗3 d后、治疗7 d后的D-D、外周血NLR与肺部超声评分(LUS)的变化进行比较;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上述指标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对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ROC曲线下面积(AUC)对以上3个指标及三者联合的疗效预测效能进行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上述指标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LUS、NLR、D-D高危组与低危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有效组治疗3 d及7 d后的LUS、NLR、D-D均低于无效组(P<0.05);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治疗7 d后的LUS、NLR及D-D均与CPIS呈正相关(P<0.05),其中治疗7 d后的LUS与CPIS的相关性最强(r=0.532);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结果显示,治疗3 d与治疗7 d后的D-D、外周血NLR以及LUS都和HAP具备关联性(P<0.05);ROC曲线分析,治疗7 d后LUS、NLR、D-D预测HAP治疗无效的AUC大于治疗3 d的AUC,治疗7 d后的LUS、NLR、D-D三者联合预测疗效的AUC最大,AUC=0.91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7 d后的LUS、NLR及D-D均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其中治疗7 d后的LUS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最强(r=0.525)。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治疗7 d后LUS、NLR、D-D高危与低危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超声联合NLR及D-D指标监测对评价HAP的疗效和预后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研究。 曾琴兵 晁彦公 陈晓杰 关键 李黎明 柴彦 王仲关键词:超声 D-二聚体 医院获得性肺炎 疗效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