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屹

作品数:19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静脉
  • 13篇栓塞
  • 12篇曲张
  • 11篇静脉曲张
  • 10篇食管
  • 9篇胃静脉曲张
  • 8篇出血
  • 6篇食管和胃静脉...
  • 6篇食管胃
  • 6篇胃底
  • 6篇和胃
  • 5篇栓塞治疗
  • 5篇组织胶
  • 5篇胃底静脉曲张
  • 4篇血管
  • 4篇破裂出血
  • 4篇疗效
  • 4篇静脉曲张破裂
  • 4篇静脉曲张破裂...
  • 4篇静脉栓塞

机构

  • 17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济南市第五人...
  • 1篇山东省职业卫...
  • 1篇金乡县人民医...

作者

  • 19篇崔屹
  • 13篇张春清
  • 11篇胡锦华
  • 6篇张安忠
  • 5篇刘福利
  • 5篇王广川
  • 5篇王广川
  • 5篇张俊勇
  • 4篇杨崇美
  • 4篇王洪波
  • 3篇冯华
  • 2篇马铭泽
  • 2篇冯华
  • 2篇李文欢
  • 2篇吴蕾
  • 2篇吴蕾
  • 2篇权启镇
  • 1篇唐军
  • 1篇史永军
  • 1篇单士民

传媒

  • 5篇中华消化病与...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关键技术及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静脉曲张栓塞术(PTVE)的关键技术,分析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TVE治疗并长期随访的153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1、3、5年累计未出血率分别为96.6%、72.5%、54.6%。,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3%、72.1%、43.4%。Cox回归分析表明Child-Pugh分级(RR2.40,95%CI 1.23~4.58,P=0.04)和曲张静脉程度(RR 2.03,95%CI 1.16~4.34,P=0.04)为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Child-Pugh分级是判断预后的唯一影响因素(RR 2.65,95%CI 1.32~6.91,P=0.04)。结论根据曲张静脉特点选择不同组织胶注射方式对提高食管胃静脉曲张栓塞术的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张明艳胡锦华王广川崔屹刘福利张春清
关键词:肝硬化并发症
微创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崔屹李文欢单士民
关键词:微创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部分脾栓塞术降低肝硬化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初步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研究肝硬化患者脾栓塞的栓塞面积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降低的关系,探讨脾脏介入栓塞面积对肝硬化患者HVPG的影响,同时观察脾栓塞前后的血细胞及肝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消化内科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肝硬化失代偿期进行部分脾栓塞术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栓塞面积、栓塞前后HVPG变化为主要研究指标,探讨脾脏栓塞面积与患者HVPG降低的线性关系。结果部分脾栓塞术对降低HVPG有显著意义(P<0.05)。脾栓塞的面积与HVPG降低程度具有线性正相关,可拟合Y=0.658X-0.180的直线方程式。根据此方程式,若使HVPG较术前下降20%,得出栓塞面积至少为55%。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部分脾栓塞可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HVPG,栓塞面积不小于55%即可有效预防再出血。同时可显著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有效控制脾功能亢进。部分脾栓塞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为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吴蕾黄春红胡锦华王广川崔屹张春清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部分脾栓塞术肝静脉压力梯度
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经皮经肝栓塞术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比较及预测影响再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胃静脉曲张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gastric variceal obturation,GVO)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以及预测影响再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PTVE或GVO患者118例,比较两种手术治疗后患者再出血率、生存率和并发症的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再出血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PTVE组(n=51例)随访25.86 mo±7.67 mo,8例(15.7%)发生再出血,6例(11.8%)死亡;GOV组(n=67例)随访19.85 mo±13.12 mo,25(37.3%)例发生再出血,9例(13.4%)死亡.两组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3,P=0.013);PTVE组患者1年、2年、3年累计未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1%、81.3%、76.7%,而GOV组患者1年、2年、3年累计未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8.6%、49.5%、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8);PTVE组患者1年、2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4%、89.6%、73.6%,而GOV组患者1年、2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3%、84.9%、6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影响再出血发生率的因素有:治疗方式(P=0.006)、Child分级(P=0.022)、HVPG>16 mmHg(P=0.039)、脾栓或脾切(P=0.000)和红色征(P=0.003);Child分级是影响生存率唯一预测因子(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49,P=0.705).结论:从远期疗效看,PTVE优于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是安全且有效治疗胃静脉曲张的方法.
李晶王广川胡锦华崔屹张春清
关键词:组织黏合剂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联合组织胶定位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远期疗效评价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联合组织胶定位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89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其中43例行单纯TIPS治疗(TIPS组),46例行TIPS联合组织胶定位栓塞治疗(TIPS+CVO组)。测量、计算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直接门静脉压力(PVP)、门静脉压力梯度(PPG)。术前、术后TIPS组和TIPS+CVO组间PVP、PPG比较应用t检验;TIPS组、TIPS+CVO组术前与术后PVP、PPG比较应用t检验;随访期间TIPS组和TIPS+CVO组患者未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率、生存率和支架通畅率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一步组间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结果TIPS组、TIPS+CVO组术前PVP分别为(35.21±3.12)、(34.33±3.59)mmHg(1mmHg=0.133kPa),术后PVP分别为(20.95±2.78)、(22.66±3.08)mmHg;TIPS组、TIPS+CVO组术前PPG分别为(25.84±4.18)、(25.47±2.30)mmHg,术后PPG分别为(11.57±1.74)、(13.79±1.48)mmHg。两组患者术后PVP、PPG均较术前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IPS组:t=15.772、15.722,均P=0.000;TIPS+CVO组:t=31.069、31.069,均P=0.000);而术前、术后两组PVP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P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TIPS+CVO组PPG高于TIP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2,P=0.000)。术后随访1~84个月,平均(26.27±21.04)个月。TIPs组患者术后1年、2年和4年累积未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率分别为84.7%、70.8%和50.3%,而TIPS+CVO组患者分别为95.5%、92.2%和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8,P:0.014);TIPS+CVO组患者术后6、12、24、48、6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2%、87.8%、80.9%、64.3%、55.2%,TIPS组患者分别�
胡锦华王广川冯华吴蕾刘福利崔屹张春清权启镇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治疗性组织胶
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复查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化油聚积征象。术前血管瘤直径为(8.1±2.2)cm,术后6个月血管瘤直径为(5.4±1.3)cm,术后12个月血管瘤直径为(3.4±1.2)cm。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崔屹张安忠杨崇美
关键词:肝血管瘤栓塞平阳霉素介入放射学
胃肠道异位胰腺60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对近10年来经内镜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异位胰腺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腔3例,十二指肠降段2例,胃角3例,胃窦、体交界处2例,胃窦部50例。所有病变均经过内镜、内镜超声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异位胰腺。其中28例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2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3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疗效满意,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内镜超声对确诊异位胰腺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异位胰腺的内镜下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镜下微创治疗异位胰腺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洪波马铭泽杨崇美张安忠崔屹刘吉勇
关键词:畸形异位胰腺内窥镜超声检查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估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3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术后7d复查腹部超声及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变化情况,并随访3~6个月观察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前门静脉主干压力为:(284-8)mmHg(1mmHg=0.133kPa),术后下降至(144-7)mmHg。造影见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术后患者肝功明显改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术前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11例,C级4例,术后3个月Child-Pugh分级A级29例,B级5,C级2例。患者腹水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脾功能亢进亦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术后脾脏缩小,血小板数目由术前(454-20)×109/L增加至(59±15)×109/L。随访3~6个月,其中4例患者术后出现肝性脑病,经治疗后缓解,1例患者术后出现分流道狭窄,再次置入支架后狭窄再通。半年内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结论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控制并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洪波张安忠杨崇美崔屹张俊勇刘福利张春清
关键词:门体分流术栓塞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栓塞化疗治疗肝血管瘤(HCH)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体会,对23例HCH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23例患者在术后6和12个月复查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油聚积征象。术前血管瘤直径为(8.1±2.2)cm,术后6个月血管瘤直径为(5.4±1.3)cm,术后12个月血管瘤直径为(3.4±1.2)cm。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巨大HCH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张安忠崔屹杨崇美
生长抑素类似物逆转肝细胞肝癌多药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李文欢崔屹乔惠梅朱菊人
关键词:生长抑素类似物肝细胞肝癌多药耐药机制HC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