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生物膜
  • 2篇蟾蜍
  • 2篇相关基因
  • 2篇基因
  • 1篇血凝
  • 1篇血凝素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植物血凝素
  • 1篇致病性大肠埃...
  • 1篇中华蟾蜍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意义
  • 1篇生物膜形成
  • 1篇体重
  • 1篇内脏
  • 1篇内脏器官
  • 1篇猪源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 1篇蟾蜍蝌蚪

机构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王红
  • 2篇李槿年
  • 2篇张志强
  • 2篇高慧清
  • 1篇张莹
  • 1篇解光艳
  • 1篇徐嘉
  • 1篇王志
  • 1篇姚健
  • 1篇连丽燕
  • 1篇张琼文
  • 1篇孙思琪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变态期花背蟾蜍蝌蚪对植物血凝素的反应模式及其生态学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以戈斯纳(Gosner 1960)分期表为标准,以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蝌蚪为研究对象,在46期蝌蚪小腿部位注射20μL不同浓度(1、2.5和5 mg·mL^(-1))的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溶液,对侧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测定了注射前(0 h)及注射后3、6、9和12 h被注射部位组织厚度的变化情况,确定了蝌蚪对PHA-P反应的最适浓度;在最适浓度条件下,比较了37、42、44和46期蝌蚪对PHA-P的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表明:46期蝌蚪对3种不同浓度的PHA-P溶液的反应无显著性差异,但反应峰值有先后,2.5 mg·mL^(-1)为最适注射浓度;42期蝌蚪在注射后3 h达反应峰值,而37、44和46期分别在注射后3~6、3~9及3~12 h出现反应峰值;37期蝌蚪对PHA-P的反应峰值高于46期,但与42和44期的蝌蚪无显著性差异;花背蟾蜍蝌蚪对PHA-P的反应模式随不同发育阶段而变化,42期为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的单峰值,其他水生阶段反应峰值有后延现象,且在登陆后反应峰值强度下降、持续时间延长,这可能与陆地多变的环境条件有关。
高慧清张琼文孙思琪连丽燕王红张志强
关键词:花背蟾蜍植物血凝素
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被引量:4
2020年
[背景]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原菌,有关其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的研究报道很少。[目的]探讨从病猪肺脏中分离鉴定的3株ExPEc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猪肠外大肠埃希氏菌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结合正交实验优化猪源ExPEc分离株的生物膜形成最佳条件与成膜能力;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菌株生物膜的形态结构;利用PCR方法检测其携带的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生物膜态与浮游态下猪源ExPEc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3株猪源ExPEc的最佳成膜条件并不一致,但在各自最佳条件下均能形成很强的生物被膜且同时携带10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pgaA,pgaB,pgaC,pgaD,luxS,fimA,hipA,iha,flhC,flhD)。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菌株SE-1聚集后可形成片状生物膜,菌株SE-2和SE-3聚集后可形成多层结构的生物膜,且聚集体间有明显空隙。部分受试抗菌药物对生物膜态SE-1、SE-2和SE-3菌株的MIC值较对应浮游菌提高了2-32倍,药物敏感性由原来的敏感转为中敏或耐药。[结论]实验结果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猪肠外大肠埃希氏菌病奠定了基础。
吴旭光王红徐一凡杨文飞李槿年解光艳
关键词:最小抑菌浓度
黄颡鱼暴发性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膜形成特性被引量:6
2019年
【背景】安徽省当涂县某池塘养殖黄颡鱼发生暴发性出血病,而当前对该病的病原存在争议。【目的】确定引起黄颡鱼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菌,并明确分离菌株的生物膜形成特性,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取濒死期黄颡鱼病变脏器分别接种EPC细胞与培养基(TSB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分离病原,并通过人工感染回归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表型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菌株,并对其生物膜形成最佳条件、成膜能力及携带的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进行研究。【结果】从病变脏器中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菌株(HSY-2),对黄颡鱼的半数致死量为1.05×10^6 CFU/mL。经形态学、生化特性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等分析确定分离株HSY-2为简达气单胞菌。其形成生物膜的最佳条件是将细菌接种TSB培养基于30℃培养静置96 h,可形成中等强度的生物膜。同时,分离菌株携带气单胞菌甘油-3-磷酸脱氢酶D编码基因glpD、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裂解酶基因luxS和LuxI家族蛋白同系物编码基因ahyI三种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但未检测到甘露糖敏感型血凝素菌毛合成蛋白Q编码基因。【结论】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简达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并且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简达气单胞菌感染提供了参考。
杨文飞熊展博吴旭光韩雨希王红徐中强李槿年
中华蟾蜍体重及脏器大小对禁食和重喂食处理的响应被引量:7
2017年
两栖动物的体重和内脏器官大小可随环境条件而变化,具有表型可塑性,但实验例证较少,尤其缺乏与可变的食物可利用性有关的研究。本研究以捕自安徽省定远县县郊的雌、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自由取食组、禁食1周组、禁食2周组、重喂食1周组和重喂食2周组其体重、内脏器官湿重和干重的变化情况。1)中华蟾蜍的体重、胴体湿重和干重均无明显的性别(P>0.05)和组间(P>0.05)差异。2)雌蟾胃的湿重、干重和大肠湿重高于雄蟾(P<0.05),其他内脏器官(小肠、胸腺、心、肝、肺、脂肪体、脾和肾)的湿重和干重均无性别差异(P>0.05);雄蟾上述指标均无组间差异(P>0.05);雌蟾的胃湿重和大肠湿重均无组间差异(P>0.05),但胃干重自由取食组高于重喂食1周组(P<0.05)。禁食2周组的小肠湿重下降,低于自由取食组、重喂食1周和2周组(P<0.05)。3)禁食1周组的心湿重高于重喂食2周组(P<0.05)。结果表明,中华蟾蜍在整体水平不受短期禁食和重喂食处理的影响,器官水平可能主要依赖适度饥饿而导致的心肌功能的提升和消化道的可塑性来应对变化的食物条件。
张莹高慧清王志徐嘉姚健王红张志强
关键词:中华蟾蜍表型可塑性内脏器官禁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