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芸

作品数:21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内镜
  • 6篇黏膜
  • 6篇黏膜下
  • 6篇黏膜下剥离术
  • 6篇膜下
  • 6篇内镜黏膜
  • 6篇内镜黏膜下
  • 6篇内镜黏膜下剥...
  • 6篇内镜黏膜下剥...
  • 6篇剥离术
  • 5篇胃癌
  • 5篇META分析
  • 4篇人工智能
  • 3篇手术
  • 3篇镜检
  • 3篇基因
  • 3篇病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性病

机构

  • 21篇武汉大学
  • 6篇山东大学
  • 4篇甘肃省人民医...
  • 4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1篇朱晓芸
  • 18篇于红刚
  • 11篇李夏
  • 11篇李素琴
  • 4篇马如超
  • 3篇陈奕云
  • 3篇胡珊
  • 2篇李晨希
  • 2篇闫波
  • 1篇张军

传媒

  • 4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甘肃科技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胃癌是目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第二大癌症。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作为胃癌的一类,早期治疗有良好的预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EGC的主要方式。系统评价我国ESD与外科手术治疗EG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8年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学术总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有关ESD和外科手术治疗EGC对比研究的文献资料,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04。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检验异质性并寻找其来源,应用Egger’s检验及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最终共纳入18项研究,包括17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及1项随机对照研究,共涉及4 489个研究对象,其中ESD组2 842例,外科手术组1 6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SD组比外科手术组治愈率低[OR=0.18,95%CI:0.06~0.52,P<0.05],ESD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OR=0.19,95%CI:0.15~0.25,P<0.001),但在整块切除率(OR=1.54,95%CI:0.27~8.70,P>0.05)、3年生存率(OR=1.93,95%CI:0.59~6.24,P>0.05)、术后复发率(OR=1.01,95%CI:0.47~2.18,P>0.05)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SD与外科手术2种手术方式在治疗EGC方面,外科手术组治愈性切除率高,但ESD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势,可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推广应用ESD治疗EGC。
朱晓芸马如超马如超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外科手术META分析
基于YOLO算法和Res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结直肠息肉检测(含视频)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构建一个基于YOLO算法和ResNet网络的自动检测结直肠息肉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模型,并测试其功能。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数据库2018年1月—2019年3月的肠镜图像及视频并分为3个数据集(数据集1、3、4),另以公共数据集CVC-ClinicDB(由西班牙巴塞罗那医院提供的29个结肠镜检查视频中提取的612帧息肉图像组成)作为数据集2。数据集1(2018年1—11月的肠息肉图像3 700张,无息肉图像1 000张)用于DCNN模型构建、训练与验证;数据集2和数据集3(2019年1—3月的肠息肉图像320张,无息肉图像400张)用于DCNN模型在图像中的测试;数据集4(2018年12月肠镜视频15个,包含33个息肉),用于DCNN模型在视频中的测试。主要观察DCNN模型检测肠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假阳性率。结果:DCNN模型在数据集2中检测肠息肉的敏感度为93.19%(602/646);在数据集3中检测肠息肉的准确率为95.00%(684/720),敏感度为98.13%(314/320),特异度为92.50%(370/400),假阳性率为7.50%(30/400);在数据集4中检测息肉逐息肉个数的敏感度为100.00%(33/33),逐帧准确率为96.29%(133 840/138 998),逐帧敏感度为90.24%(4 066/4 506),逐帧特异度为96.49%(129 774/134 492),逐帧假阳性率为3.51%(4 718/134 492)。结论:构建的DCNN模型可用于自动检测结直肠息肉,在静止肠镜图像及肠镜视频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且在视频中测试的假阳性率低,可用于帮助内镜医师检测结直肠息肉。
李素琴吴练练宫德馨胡珊胡珊陈奕云朱晓芸李夏
关键词:人工智能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病变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采用ESD治疗的340例单个结直肠病变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引起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340例患者中21例(6. 17%)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明显出血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高于无术中明显出血患者,术中抬举征阴性迟发性出血发生率高于阳性征患者(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明显出血(P=0. 012,OR=4. 536,95%CI 1. 396~14. 744)、抬举征阴性(P=0. 014,OR=3. 571,95%CI 1. 289~9. 895)是结直肠ES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病变患者ESD抬举征阴性、术中有明显出血时,术后易发生迟发性出血,且术后应至少观察5 d。
李夏于红刚李素琴朱晓芸
关键词:结直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迟发性出血
miRNA在早期心肌梗死表达新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心肌梗死(MI)是由冠状动脉被完全阻塞,该部分心肌因无血液供氧而坏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表现类型之一。对MI的早期诊断可影响病情发展,甚至可逆转预后。近年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在早期MI患者血液中检出。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miRNA在早期MI表达的研究作一综述。
马如超朱晓芸闫波
关键词:心肌梗死生物学标志物
人工智能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撑的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这将会影响医疗行业传统的工作模式。在消化内镜领域,计算机辅助检查和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等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将有望提高内镜检查质量,降低疾病漏诊率,减轻内镜医师负担等。现系统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辅助胃镜、结直肠镜、胶囊内镜检查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朱晓芸马如超李素琴李夏于红刚
关键词: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智能技术胶囊内镜检查
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随着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我国逐步形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与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有机结合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和非并轨模式下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但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在该模式下的医学研究生培养逐渐出现诸多问题,可能无法适应现阶段医疗科技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优化培养制度,完善医、教、研体制,是改进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
马如超朱晓芸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术型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588例ANV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死亡与否分为生存组(554例)和死亡组(34例),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出血史、抗凝药物使用史、入院时人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治疗方法方面的差异及ANVUGIB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ANVUGIB院内病死率为5.78%(34/588),女性,年龄偏低,内镜治疗的患者院内病死率较低,生存组较死亡组入院时Alb和Hb较高,而两组合并症、出血史及抗凝药物使用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Alb的最佳截断值为34.9 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史(OR=0.323,95%CI 0.108~0.968,P=0.044),治疗方法 (OR=0.280,95%CI 0.096~0.820,P=0.020)是患者院内死亡的不利因素,性别(OR=4.746,95%CI 1.066~21.128,P=0.041)、Alb≤34.9 g/L(OR=4.237,95%CI 1.524~11.785,P=0.006)及合并症(OR=2.316,95%CI 1.069~5.017,P=0.033)是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性别、出血史、合并症、治疗方法及Alb≤34.9 g/L是ANVUGIB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Alb≤34.9 g/L对ANVUGIB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李晨希于红刚李素琴李夏朱晓芸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INHBA基因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数据库数据分析INHBA基因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Oncomine数据库分析INHBA基因在结肠腺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基于GEPIA网站分析INHBA基因表达与结肠腺癌患者生存周期的关系,MethHC数据库分析INHBA基因甲基化水平,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INHBA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及上下游调控关系。结果:结肠腺癌组织中INHBA的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Meta分析进一步证实INHBA基因的表达在结肠腺癌组织中明显增高。甲基化分析中发现INHB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肿瘤组明显低于正常组。GEPIA分析发现高表达组患者生存周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组。蛋白质网络分析发现,INHBA可能与ACVRL1、ACVR1C、ACVR1、ACVR1B、ACVR2A、ACVR2B、SMAD4、SMAD2、FSHB、FST等蛋白相互作用。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INHBA在结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朱晓芸马如超马如超
关键词:结肠腺癌数据挖掘STRING
人工智能技术在结肠镜退镜速度实时监控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结肠镜退镜速度实时监控系统,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性能。方法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数据库选取2018年5—10月期间的35938张肠镜图片和63个结肠镜检查视频。肠镜图片分成体外/体内/不合格和回盲部/非盲肠两个数据集,分别从第一个、第二个数据集中选取3594张和2000张图片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测试,其余图片用于训练模型;选取3个结肠镜检查视频资料评价实时监控系统自动监控退镜速度的可行性,剩余60个结肠镜检查视频资料用于评估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结果深度学习模型对于结肠镜检查图片分类识别体外/体内/不合格图片的准确率分别为90.79%(897/988)、99.92%(1300/1301)、99.08%(1293/1305),总体准确率为97.11%(3490/3594);分类识别回盲部/非盲肠图片的准确率分别为96.70%(967/1000)、94.90%(949/1000),总体准确率为95.80%(1916/2000)。在其可行性评价方面,3个结肠镜视频资料显示退镜速度与图片处理间隔时间呈线性关系,提示该监控系统可在结肠镜退出过程中自动监控退镜速度。在其性能评价方面,结肠镜退镜速度实时监控系统正确预测了所有60个肠镜检查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析显示结肠镜平均退镜速度和退镜时间呈明显负相关(R=-0.661,P<0.001),退镜时间不足5 min、5~6 min和超过6 min视频的平均退镜速度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43.90~49.74、40.19~45.43和34.89~39.11,故将39.11设为安全退镜速度,将45.43设为预警退镜速度。结论构建的结肠镜退镜速度实时监控系统可用于实时监控结肠镜退镜速度,可在结肠镜检查中辅助内镜医师进行实时监测,以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
朱晓芸吴练练李素琴李素琴李夏张军胡珊陈奕云
关键词:人工智能结肠镜检查
ApoM基因rs805296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ApoM基因rs805296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搜集ApoM基因rs805296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资料提取,使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研究质量,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 675例,对照组1 7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po M基因rs805296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C vs.T:OR=1.76,95%CI:1.50~2.06,P=0.00;CC+CT vs.TT:OR=1.85,95%CI:1.56~2.20,P=0.00;CC vs.CT+TT:OR=1.92,95%CI:1.08~3.40,P=0.03;TC vs.TT:OR=1.83,95%CI:1.53~2.19,P=0.00;CC vs.TT:OR=2.15,95%CI:1.21~3.81,P=0.009)。结论:Apo M基因rs805296多态性与冠心病有关,C等位基因是其潜在危险因素。
马如超吴晶晶朱晓芸闫波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冠心病META分析病例-对照研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