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素琴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内镜
  • 4篇人工智能
  • 3篇黏膜
  • 3篇黏膜下
  • 3篇黏膜下剥离术
  • 3篇膜下
  • 3篇内镜下治疗
  • 3篇内镜黏膜
  • 3篇内镜黏膜下
  • 3篇内镜黏膜下剥...
  • 3篇内镜黏膜下剥...
  • 3篇镜检
  • 3篇镜下治疗
  • 3篇间质
  • 3篇间质瘤
  • 3篇剥离术
  • 2篇直肠
  • 2篇智能技术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机构

  • 12篇武汉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于红刚
  • 12篇李素琴
  • 11篇李夏
  • 11篇朱晓芸
  • 3篇陈奕云
  • 3篇胡珊
  • 2篇李晨希
  • 1篇张军
  • 1篇马如超

传媒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约占胃肠道间叶肿瘤的70%,主要发生在40~70岁的中老年患者。其在内镜下的表现一般为黏膜下隆起,与胃肠道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异位胰腺等难鉴别,因而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胃肠道间质瘤可通过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下手术、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文章对近年来有关GIST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李素琴于红刚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手术切除内镜下治疗靶向治疗
EBV相关性胃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胃癌细胞中存在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者被称为EBV相关性胃癌(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近年来EBVaGC作为一种独特的分子亚型疾病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全球胃癌患者中平均有10%者为EBVaGC.本文对EBVaGC近年来在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但目前对EBVaGC的研究尚不明确,且尚无临床诊疗规范与共识。
朱晓芸李夏李素琴于红刚
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EBV相关胃癌病理特征预后
人工智能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支撑的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这将会影响医疗行业传统的工作模式。在消化内镜领域,计算机辅助检查和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等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将有望提高内镜检查质量,降低疾病漏诊率,减轻内镜医师负担等。现系统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辅助胃镜、结直肠镜、胶囊内镜检查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朱晓芸马如超李素琴李夏于红刚
关键词:消化内镜人工智能智能技术胶囊内镜检查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588例ANV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死亡与否分为生存组(554例)和死亡组(34例),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出血史、抗凝药物使用史、入院时人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治疗方法方面的差异及ANVUGIB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ANVUGIB院内病死率为5.78%(34/588),女性,年龄偏低,内镜治疗的患者院内病死率较低,生存组较死亡组入院时Alb和Hb较高,而两组合并症、出血史及抗凝药物使用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Alb的最佳截断值为34.9 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史(OR=0.323,95%CI 0.108~0.968,P=0.044),治疗方法 (OR=0.280,95%CI 0.096~0.820,P=0.020)是患者院内死亡的不利因素,性别(OR=4.746,95%CI 1.066~21.128,P=0.041)、Alb≤34.9 g/L(OR=4.237,95%CI 1.524~11.785,P=0.006)及合并症(OR=2.316,95%CI 1.069~5.017,P=0.033)是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性别、出血史、合并症、治疗方法及Alb≤34.9 g/L是ANVUGIB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Alb≤34.9 g/L对ANVUGIB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李晨希于红刚李素琴李夏朱晓芸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
基于YOLO算法和Res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结直肠息肉检测(含视频)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构建一个基于YOLO算法和ResNet网络的自动检测结直肠息肉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模型,并测试其功能。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数据库2018年1月—2019年3月的肠镜图像及视频并分为3个数据集(数据集1、3、4),另以公共数据集CVC-ClinicDB(由西班牙巴塞罗那医院提供的29个结肠镜检查视频中提取的612帧息肉图像组成)作为数据集2。数据集1(2018年1—11月的肠息肉图像3 700张,无息肉图像1 000张)用于DCNN模型构建、训练与验证;数据集2和数据集3(2019年1—3月的肠息肉图像320张,无息肉图像400张)用于DCNN模型在图像中的测试;数据集4(2018年12月肠镜视频15个,包含33个息肉),用于DCNN模型在视频中的测试。主要观察DCNN模型检测肠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假阳性率。结果:DCNN模型在数据集2中检测肠息肉的敏感度为93.19%(602/646);在数据集3中检测肠息肉的准确率为95.00%(684/720),敏感度为98.13%(314/320),特异度为92.50%(370/400),假阳性率为7.50%(30/400);在数据集4中检测息肉逐息肉个数的敏感度为100.00%(33/33),逐帧准确率为96.29%(133 840/138 998),逐帧敏感度为90.24%(4 066/4 506),逐帧特异度为96.49%(129 774/134 492),逐帧假阳性率为3.51%(4 718/134 492)。结论:构建的DCNN模型可用于自动检测结直肠息肉,在静止肠镜图像及肠镜视频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且在视频中测试的假阳性率低,可用于帮助内镜医师检测结直肠息肉。
李素琴吴练练宫德馨胡珊胡珊陈奕云朱晓芸李夏
关键词:人工智能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病变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采用ESD治疗的340例单个结直肠病变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引起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340例患者中21例(6. 17%)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明显出血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高于无术中明显出血患者,术中抬举征阴性迟发性出血发生率高于阳性征患者(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明显出血(P=0. 012,OR=4. 536,95%CI 1. 396~14. 744)、抬举征阴性(P=0. 014,OR=3. 571,95%CI 1. 289~9. 895)是结直肠ES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病变患者ESD抬举征阴性、术中有明显出血时,术后易发生迟发性出血,且术后应至少观察5 d。
李夏于红刚李素琴朱晓芸
关键词:结直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迟发性出血
人工智能技术在结肠镜退镜速度实时监控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结肠镜退镜速度实时监控系统,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性能。方法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数据库选取2018年5—10月期间的35938张肠镜图片和63个结肠镜检查视频。肠镜图片分成体外/体内/不合格和回盲部/非盲肠两个数据集,分别从第一个、第二个数据集中选取3594张和2000张图片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测试,其余图片用于训练模型;选取3个结肠镜检查视频资料评价实时监控系统自动监控退镜速度的可行性,剩余60个结肠镜检查视频资料用于评估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结果深度学习模型对于结肠镜检查图片分类识别体外/体内/不合格图片的准确率分别为90.79%(897/988)、99.92%(1300/1301)、99.08%(1293/1305),总体准确率为97.11%(3490/3594);分类识别回盲部/非盲肠图片的准确率分别为96.70%(967/1000)、94.90%(949/1000),总体准确率为95.80%(1916/2000)。在其可行性评价方面,3个结肠镜视频资料显示退镜速度与图片处理间隔时间呈线性关系,提示该监控系统可在结肠镜退出过程中自动监控退镜速度。在其性能评价方面,结肠镜退镜速度实时监控系统正确预测了所有60个肠镜检查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析显示结肠镜平均退镜速度和退镜时间呈明显负相关(R=-0.661,P<0.001),退镜时间不足5 min、5~6 min和超过6 min视频的平均退镜速度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43.90~49.74、40.19~45.43和34.89~39.11,故将39.11设为安全退镜速度,将45.43设为预警退镜速度。结论构建的结肠镜退镜速度实时监控系统可用于实时监控结肠镜退镜速度,可在结肠镜检查中辅助内镜医师进行实时监测,以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
朱晓芸吴练练李素琴李素琴李夏张军胡珊陈奕云
关键词:人工智能结肠镜检查
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治疗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胃间质瘤的认识,评价内镜下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与疗效,探讨内镜下治疗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内镜下治疗且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的136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136例胃间质瘤患者中共发现胃间质瘤138个,34例(34个瘤体)行EFTR治疗,一次完整切除率100%(34/34),其中2例发生术中活动性出血,1例发生术后穿孔及迟发性出血; 102例(104个瘤体)行ESD治疗,一次完整切除率99. 0%(103/104),其中10例发生术中穿孔,1例发生术中出血,3例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 ESD组术后感染率小于EFTR组(P=0. 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SD治疗发生迟发性出血在不同病灶部位(P <0. 001)及瘤体大小(P=0. 00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间质瘤内镜下治疗安全、有效,ESD与EFTR治疗疗效相当,对位于胃底胃体交界处、直径在2~5 cm之间的瘤体易出现ESD术后迟发性出血。
李素琴朱晓芸李夏于红刚
关键词:胃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内镜下切除并发症
人工智能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判断预后等多方面。本文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中的应用,围绕辅助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和胶囊内镜检查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李素琴胡珊陈奕云朱晓芸李夏于红刚
关键词:人工智能
四种术式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 EFTR)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ESD、EFTR治疗且病理确诊为GIST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治疗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16例行腹腔镜手术,18例行开腹手术,57例行ESD治疗,23例行EFTR治疗,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瘤体直径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及EFTR组瘤体直径较腹腔镜组、开腹组小(P<0.01)。ESD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组、腹腔镜组短(P<0.05)。四组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对于瘤体直径较小(1~6 cm)的GIST,内镜下治疗是有效、安全、可行的微创方式,较外科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李素琴李夏朱晓芸于红刚
关键词: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