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论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被引量:3
- 2008年
-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人文精神。这些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与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成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所强调和重视的教育原则是我们搞好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 方文朱瑜张莹莹
-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德育教育
- 社会正义视野下的“第三条道路”伦理观
- 2010年
- 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新右派"的攻击、继承"老左派"的衣钵,吉登斯等人提出"第三条道路"伦理观,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赞誉。但是对于时空语境迥异的中国,我们必须认清"第三条道路"伦理观的非正义性本质,并认清其与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契合度。
- 张莹莹
- 关键词:伦理观社会正义
- 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 2009年
- 在当今世界正处于重大变革与调整之时,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回应世界各国人民对建设美好世界的普遍期待,开创性地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广泛的理论资源: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渊源;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思想充分吸收了其他世界文明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史观是其自觉运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它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 方文王淼张莹莹
- 关键词:建设和谐世界理论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论和谐文化视域中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3
- 2008年
-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和谐文化视域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内在素质;创造和睦的发展环境,激发社会活力,让人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保障人民各方面的权利,着力养成民主意识与法制意识。
- 方文张莹莹
- 关键词:和谐文化视域
- 现代性语境视阈下的爱国主义行动——以“家乐福事件”为例
- 2008年
- 现代化进程自其发端就从未止步。人们普遍认为现代性与全球化一起,构成了一股强大的离心力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就此断裂开。人们对此种历史意义上的断裂机制的后果——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巨大差异的探讨也从未停止。本文以前不久发生的"家乐福事件"为例,通过与传统的爱国主义行动相比较,分析了现代性语境下爱国主义行动的特征及其实质。对于新时期弘扬和创新爱国主义传统,更加理性有力地爱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方文张莹莹
- 关键词:现代性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