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鹏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图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反流
  • 1篇食管反流病
  • 1篇鼠肝
  • 1篇胃电
  • 1篇胃电图
  • 1篇胃肌电
  • 1篇胃食管
  • 1篇胃食管反流
  • 1篇胃食管反流病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肝
  • 1篇小鼠肝脏
  • 1篇流病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敲除
  • 1篇激动剂
  • 1篇反流
  • 1篇肝癌

机构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安鹏
  • 1篇沈波
  • 1篇聂玉强
  • 1篇罗玉龙
  • 1篇李智明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PAR-β/δ及其激动剂L165041对小鼠肝脏成瘤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ion activated receptor,PPAR-β/δ)及其激动剂L165041对小鼠肝脏成瘤的影响。方法将雄性PPAR-β/δ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2,将雄性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造肝癌模型,并给予实验组1及对照组1以PPAR-β/δ激动剂L165041的干预处理,8个月后观察小鼠肝脏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1患肝癌的比率为76.9%(10/13);实验组2患肝癌的比率为87.5%(7/8);对照组1患肝癌的比率为11.1%(1/9);对照组2患肝癌的比率为25.0%(2/8),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总体患癌率低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P<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对照组1与对照组2总体患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β/δ具有预防小鼠肝脏成瘤的作用,L165041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未体现出来。
沈桂佳安鹏聂玉强沈波罗玉龙李智明
关键词:基因敲除肝癌激动剂
胃食管反流病胃肌电活动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描述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胃肌电活动特点,探讨胃动力障碍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以期有助于临床诊疗。 方法:对68例GER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餐前、餐后体表胃电图监测,比较患者组与对照...
安鹏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胃电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