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平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膀胱
  • 2篇移植病人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癌
  • 2篇肾移植
  • 2篇肾移植病人
  • 2篇术后
  • 2篇尿路上皮
  • 2篇尿路上皮癌
  • 2篇前列腺
  • 2篇切除
  • 2篇抗病毒
  • 2篇抗病毒药
  • 2篇根治性
  • 2篇HCV感染
  • 2篇病毒
  • 2篇病人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电切术后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七人...

作者

  • 9篇谭平
  • 4篇王显丁
  • 3篇杨璐
  • 3篇林天海
  • 2篇柳良仁
  • 2篇张朋
  • 2篇魏强
  • 2篇赵思修
  • 2篇涂祥
  • 1篇詹文丽
  • 1篇李响
  • 1篇林涛
  • 1篇金熙
  • 1篇刘振华
  • 1篇曾浩
  • 1篇刘依琳
  • 1篇宋涂润
  • 1篇曹德宏
  • 1篇邱阳
  • 1篇陈荣

传媒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华西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回肠膀胱术后腹壁造口疝导致急性梗阻性肾衰竭一例
2015年
1病例介绍患者女,76岁。因"发现腹壁造口旁肿物伴右下腹痛、呕吐12 h"于2014年3月9日急诊入院。3年前患者因"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于我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术后恢复良好。入院时专科体格检查:右下腹回肠膀胱腹壁造瘘口旁扪及一不规则肿块,直径约10 cm,质软,囊性感,部分可还纳,肿块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
谭平刘依琳王显丁赵思修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膀胱术
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病理标本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前瞻性队列分析HER2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9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324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患者173例。NMIBC总体HER2阳性率为52.8%,MIBC总体HER2阳性率为4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NMIBC中T1期HER2阳性率(63.1%,99/157)显著高于Ta期(43.1%,72/167)(P<0.05)。在NMIBC和MIBC中均观察到不同组织亚型间HER2表达情况的显著差异(P<0.05):HER2阳性率在微乳头型中分别为100%(4/4,NMIBC)和80.0%(8/10,MIBC),在伴鳞状分化亚型中分别为26.7%(4/15,NMIBC)和25.8%(8/31,MIBC);在伴腺样分化亚型中分别为37.5%(3/8,NMIBC)和64.3%(9/14,MIB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NMIBC中T分期以及肿瘤多发是HER2表达阳性的独立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12例患者接受了靶向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RC-48治疗,其中58.3%(7/12)的患者治疗后由HER2阳性转为阴性,25.0%(3/12)的患者HER2表达水平与用药前一致,8.3%(1/12)的患者用药后HER2表达水平由1+转为2+。结论NMIBC HER2表达情况与肿瘤T分期以及肿瘤是否多发相关,但与病理分级、EAU风险评分、肿瘤部位、是否伴原位癌、是否侵犯输尿管等无关;MIBC HER2表达情况与肿瘤组织学亚型相关,与T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合并脉管内癌栓、是否神经侵犯等无关。
周海鹏林天海张孟尼谭平张朋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组织化学
新冠疫情后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调查分析新冠疫情后医学生群体的情绪反应和职业认同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情绪状态,并与疫情前刘伟等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00名医学生,结果显示新冠疫情后,职业认同平均分为(3.85±0.54),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职业行为和职业期望分别达到了(4.05±0.51)和(4.21±0.61),属于较好水平。与疫情前相比,职业行为有明显升高(4.05 vs. 3.84)。同时,研究发现职业认同感与负面情绪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表明职业认同感越强的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可能性更低。结论建议高校监测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状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职业认同感,坚定医学生从事医疗相关事业的决心和认知,可能利于缓解医学生群体的不良情绪反应。
谭平李一璠杨璐
关键词:医学生情绪状态影响因素
原发性前列腺未分化肉瘤一例
2014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8岁。因"尿频、尿急伴排尿困难2个月"于2011年5月入我院泌尿外科治疗。患者入院前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度长大,质地偏硬,中央沟消失,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泌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前列腺前后径7 cm,回声不均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72 ng/m L。腹部增强MRI提示前列腺形态失常,
詹文丽谭平王显丁曾浩赵思修
关键词:前列腺肉瘤肝转移
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系统的评价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在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查找的20篇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系统评价。纳入文献利用GRADE证据分级方法对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经过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共纳入619例患者进行研究,使用STATA14.2软件对提取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43例(6.9%)不能耐受新辅助化疗退出实验,其余患者均能较好的耐受新辅助化疗;在PSA反应方面,单独应用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的111例中,29例PSA水平下降>50%;在联合运用ADT治疗的214例患者中,144例患者PSA水平下降>50%,在长期生存方面,在随访期间(中位随访13~141.6个月)35.7%~73.3%患者达到无疾病生存,合并统计总体无病生存率为52.9%(95%CI 46.9%~59.7%)。结论: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对高危前列腺癌是安全、有效并且可行的。
杨雄金泓宇宫丽娜徐航谭平邱实林天海柳良仁杨璐魏强
关键词:前列腺癌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术前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水平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术前红细胞(RBC)相关指标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701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9(17~67)个月。男401例(57.2%),女300例(42.8%)。515例(73.5%)诊断为高级别肿瘤,pT3和pT4期分别有247例(35.2%)和100例(14.3%)。患者5年总体生存(OS)、肿瘤特异性生存(CSS)及无复发生存(RFS)分别为54.6%、60.6%及49.0%。术前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0.39、血红蛋白(HGB)<114g/L、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8.6pg、红细胞平均体积(MCV)<91.3fl、RBC<4.09×1012/L或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3.9%,其预后明显较差(均P<0.05)。肿瘤T分期和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同时伴多种组织类型(CVH)是CSS、RFS及OS的独立预测因子;肿瘤基底类型与CSS相关(HR=1.67,95%CI:1.06~2.63,P=0.028)。MCH是CSS(HR=1.54,95%CI:1.04~2.27,P=0.032)和RFS(HR=1.46,95%CI:1.04~2.03,P=0.028)的独立预测因子。然而其他RBC相关因子仅在单因素分析时有预测价值,在多因素分析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全面分析了RBC相关因子在中国西南UTU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MCH是UTUC患者术后CSS和RFS的独立预后因素。
谭平杨璐徐航艾建忠刘振华柳良仁林天海鲍一歌金熙曹德宏唐钵李响魏强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预后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及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的危险因素以及二次电切(repeat transurethral resection,re-TUR)术后患者的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开展re-TUR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并于2~6周内行re-TUR的高危NMIB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本中心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的发生率;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的因素;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re-TUR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1例患者,re-TUR术后发现肿瘤残余65例(38.01%),中位随访时间24.03(0.9,49.2)个月。随访期间,42例(24.56%)患者复发,其中1年复发率为15.20%,2年复发率为23.98%,其中9例(5.26%)复发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残余与肿瘤高级别(P=0.012)、合并卫星灶(P=0.022)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卫星灶(P=0.024)是肿瘤残余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膀胱灌注卡介苗(BCG)(P=0.012)、肿瘤残余(P=0.006)、高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albumin to alkaline phosphatase ratio,AAPR)(P=0.010)、高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 to fibrinogen ratio,AFR)(P=0.018)与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残余(P=0.002)是肿瘤复发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术后膀胱灌注BCG(P=0.001)和高AFR(P=0.017)是影响肿瘤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在高危NMIBC患者中,肿瘤残余与肿瘤高级别、合并卫星灶显著相关,合并卫星灶是影响首次电切后肿瘤残余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推荐具有肿瘤残余高危因素(合并卫星灶)的患者接受re-TUR。术后膀胱灌注BCG、肿
豆鹏钟鑫陈荣谭平张朋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复发
基于索非布韦的直接抗病毒药治疗肾移植病人HCV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王显丁谭平涂祥邱阳宋涂润林涛
基于索非布韦的直接抗病毒药治疗肾移植病人HCV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王显丁谭平涂祥邱阳宋涂润林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