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2篇动脉
  • 2篇动脉血
  • 2篇动脉血压
  • 2篇血压
  • 2篇彝族
  • 2篇彝族学生
  • 2篇源性疾病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疾病
  • 2篇肱动脉
  • 2篇肱动脉血压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1篇毒代动力学
  • 1篇心血管

机构

  • 11篇凉山彝族自治...
  • 7篇四川省疾病预...
  • 4篇凉山州疾病预...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凉山州第一人...

作者

  • 15篇邓明菊
  • 10篇游璐
  • 7篇廖强
  • 4篇马阿依
  • 4篇王启兴
  • 3篇宋阳
  • 2篇廖如珺
  • 2篇张建新
  • 2篇邓云琼
  • 2篇殷娴
  • 1篇王菊
  • 1篇余涛
  • 1篇陈剑宇
  • 1篇余刚
  • 1篇李羚
  • 1篇戢璐

传媒

  • 5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职业卫生与病...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3年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对2023年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彝族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托“2023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凉山州17个县(市)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及饮食运动情况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23年调查凉山州中小学生30412人,超重肥胖检出率18.0%,超重检出率11.7%,肥胖检出率6.3%。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18.9%)高于女生(17.1%)(χ^(2)=15.960,P<0.001),城区学生(22.4%)高于郊县学生(16.9%)(χ^(2)=98.693,P<0.001)。χ^(2)检验结果显示,正常和超重肥胖学生是否住校、过去1周新鲜水果频次、新鲜水果种类、吃蔬菜频次、蔬菜种类,喝牛奶、酸奶、豆浆或豆奶频率,吃早餐频率,过去1周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天数、周末节假日中高强度运动60 min以上天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风险郊县学生低于城区学生(OR=0.780,95%CI:0.708~0.860),女生低于男生(OR=0.907,95%CI:0.839~0.981),高中生高于小学生(OR=1.153,95%CI:1.015~1.310),不住校学生高于住校学生(OR=1.312,95%CI:1.189~1.449),过去1周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天数4~7 d学生高于≤1 d学生(OR=1.111,95%CI:1.003~1.230)。结论凉山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高,超重肥胖与人口学特征、饮食及运动行为有关,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彝族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
石锦鸿邓明菊李红琼陈凤关陶
关键词:超重肥胖影响因素
1985-2015年四川省凉山州彝族学生体质指数长期变化趋势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彝族学生体质指数(BMI)的长期变化趋势,为制定彝族学生健康促进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采用现场体质测量的方法收集调查信息,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同一性质人群的3次定期开展的横断面调查的结果来判断彝族学生BMI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彝族男生BMI从1985年的16.99上升到2015年的17.91,上升幅度为0.92;彝族女生BMI从1985年的17.24上升到2015年的18.18,上升幅度为0.94;1985、2010和2015年彝族男生超重率分别为0.33%、2.60%和5.16%,彝族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4.03%和4.25%;1985、2010和2015年彝族男生肥胖率分别为0.08%、1.20%和2.65%,彝族女生肥胖率分别为0.10%、0.64%和2.02%。结论 30年来凉山州彝族学生BMI均值增加明显,彝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呈整体上升趋势,需加强宣教和行为干预。
廖强戢璐马阿依王启兴边绍勇张建新贾刚邓明菊游璐
关键词:BMI彝族学生
凉山州汉族与彝族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凉山州汉族、彝族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证据。方法:采用方便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在凉山州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彝族聚集区的西昌市第二中学、西昌市川兴中学、喜德县中学三所中学(每所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中,分层抽取每个学校的初一、初二、高一年级3个班的学生,共计9个班1350名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吸烟、饮酒、不吃早餐、运动不足、睡眠不足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检测学生身高和体重。计算每位调查对象拥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个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11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2.89%。使用Logistic模型在控制性别等协变量后分析民族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19份有效问卷中,438名为汉族青少年(45.4%男性;平均年龄13.8岁),681名为彝族青少年(44.2%男性;平均年龄14.2岁)。汉族、彝族青少年吸烟率分别为4.1%和5.7%,饮酒率分别为15.5%和17.2%,不吃早餐率分别为29.0%和34.8%,运动不足率分别为59.4%和66.2%,睡眠不足率分别为44.8%和35.7%,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3.3%和18.1%。23.1%汉族、25.8%彝族青少年拥有3个及以上的心血管危险因素。Logistic模型显示,除睡眠不足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汉族、彝族之间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彝族青少年拥有3个及以上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汉族、彝族青少年中均处于较高的状态,且呈现出聚集性。需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扭转其危险现状。
关陶范晖邓明菊游璐
关键词:心血管危险因素彝族青少年
凉山州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凉山州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3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4版)》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使用RT-PCR方法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标本记性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此次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结果2020-02-04/19发生的该起疫情为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共涉及4例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源为湖北省Y市输入病例(病例1),其余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均为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发病或检出核酸阳性的最短潜伏期为5 d,最长潜伏期为18 d,平均潜伏期为11.5 d。结论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传染源的传染性强,但由于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及时,后续病例均在隔离点发病,未产生更多的密切接触者,无三代病例出现。因此,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关键在于对密切接触者的及时追踪管理。在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前进行核酸检测以排除无症状感染者也非常重要。
邓明菊边绍勇廖强汪培章廖如珺余涛邓云琼关陶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四川省凉山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调查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0年
通过分析凉山州报告的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发现调查过程中存在基本信息不全、发病时间不准确、活动轨迹不详细等现象,揭露出培训不充分、队伍不专业、文化及习俗有差异等问题,提出加强培训、增加双语流调人员、发挥当地民族特色的措施,为今后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汪培章詹紫艳邓云琼邓明菊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2018年凉山州农村小学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掌握凉山州农村小学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学校内介水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凉山州2018年463个乡镇的488所农村小学校进行供水工程相关调查及水质微生物检测,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采集检测水样940份,微生物指标合格样品331份,合格率为35.21%;水样微生物合格率地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水规模、卫生许可证情况、是否消毒、消毒设备使用情况对凉山州农村小学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情况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型供水规模:(68.42%)>小型(34.53%),卫生许可情况:无卫生许可证(37.50%)>有卫生许可(28.07%),是否消毒:消毒(62.26%)>不消毒(33.60%),消毒设备使用情况:按要求使用(68.57%)>偶尔使用(50.00%)>无消毒设备(33.71%)。结论凉山州农村小学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做好水源防护工作,改善供水工程设施,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保证师生饮水安全。
游璐宋阳廖强王石金邓明菊边绍勇吉克春农
关键词:微生物饮用水
2016—2021年凉山州梅毒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了解2016—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1年凉山州的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1年凉山州梅毒报告病例数共计18 065例,年均发病率为62.40/10万,年均增长2.82%。各年女性报告病例数均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2.18。在梅毒病例构成中,Ⅰ期梅毒2 536例(14.04%)、Ⅱ期梅毒667例(3.69%)、Ⅲ期梅毒54例(0.3%)、胎传梅毒479例(2.65%)、隐性梅毒14 329(79.32%),胎传梅毒构成比逐年下降,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艾滋病疫情重点县为梅毒高发区,国家级重点县和州级重点县发病率分别为121.99/10万和72.67/10万。25~49岁年龄组人群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为113.58/10万,5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增速较快,年均增速分别为5.80%和4.24%。职业分布以农民及民工最多(83.52%)。结论 2016—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梅毒报告发病率高,且呈上升变化,需采取多病同防策略,加强梅毒筛查和防治,特别是高发地区及高发人群。
游璐王菊廖强关陶邓明菊詹紫艳余刚吉克春农
关键词:梅毒发病率
2015-2019年凉山州食源性疾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凉山州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凉山州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5-2019年凉山州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资料,对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凉山州31家监测医院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0 935例;夏秋季为发病高峰,5-10月报告病例数最多(67.75%);西昌市总报告病例数最多(19.46%),冕宁县监测医院平均报告病例数最多(617例);20~59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49.54%),男女性别比1∶1.06,职业以农民为主(50.84%);可疑暴露场所家庭居首位(82.33%);可疑暴露食品前3位是肉与肉制品、粮食类及其制品、菌类及其制品;2015-2019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中,共发现680起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结论凉山州卫生健康系统应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的意识与能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高高风险食品及高风险场所的监管力度,多部门积极协作配合,以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邓明菊宋阳边绍勇廖如珺关陶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2009—2018年凉山州盐源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盐源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8年凉山州盐源县报告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流行特征,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凉山州盐源县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病例67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36/10万,2009—2013年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起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674.541,P<0.01)。呈双峰型季节分布,春夏季(3—7月)峰值高于秋冬季(10—11月)。病例报告乡镇从2009年的6个逐渐扩大到2018年的31个,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盐井镇和双河乡等8个乡镇(占72.00%)。男性发病率(25.93/10万)高于女性(13.98/10万)(χ^(2)=60.32,P<0.0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6.30%),其次为学生(占18.07%)。结论凉山州盐源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流行趋势呈"N"型,2017—2018年为第2个发病高峰,发病具有季节性,呈"双峰型"分布,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和学生为主。建议根据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邓明菊边绍勇宋阳李燕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
2019—2020年凉山州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及其特征,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9—2020年凉山州开展四川省学生近视及其他重点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的监测数据,对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0年体检8046人(男生4103人,女生3943人),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各年龄段身高均值普遍低于全国同年龄段中小学生,各年龄段男生体重均值也普遍低于全国同年龄段男生。2019年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3.6%,高于2020年;2020年超重检出率为13.3%,肥胖检出率为7.9%,均高于2019年。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的营养状况存在差异。结论凉山州中小学生正面临营养不良尚未完全解决、超重肥胖检出率逐渐上升的双重挑战。在今后的学生营养改善工作中需做到防控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齐抓共管。
邓明菊陈剑宇沙瑛关陶游璐
关键词:生长发育营养状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