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板栗
  • 1篇底物
  • 1篇色素
  • 1篇食用
  • 1篇染色
  • 1篇染色特性
  • 1篇棕色素
  • 1篇酶促
  • 1篇酶促褐变
  • 1篇褐变
  • 1篇非酶促褐变
  • 1篇板栗壳
  • 1篇板栗壳棕色素

机构

  • 2篇北京农学院

作者

  • 2篇綦菁华
  • 2篇石媛
  • 1篇王超南
  • 1篇石晓骏
  • 1篇黄漫青
  • 1篇刘鹏
  • 1篇武奕宏
  • 1篇丁超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板栗非酶促褐变的基础物质及产物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研究与板栗非酶促褐变有关的基础物质和褐变产物,以确定板栗非酶促褐变的主要反应类型及褐变产物特征。测定板栗在加热前后葡萄糖、果糖、还原糖、15种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5-羟甲基糠醛(5-HMF)、类黑精和蒽醌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发生非酶促褐变后,葡萄糖和果糖平均减少了53.25%和32.07%,还原糖平均减少35.78%,15种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维生素C平均减少41.85%,多酚平均减少了40.50%,5-HMF和类黑精平均增加了100%,蒽醌平均增加70.11%。试验证明板栗非酶促褐变反应包括美拉德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反应、多酚氧化反应,初步判断5-HMF、类黑精和蒽醌是非酶促褐变的反应产物。
武奕宏綦菁华黄漫青丁超石媛刘鹏
关键词:板栗非酶促褐变底物
食用板栗壳棕色素的染色特性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从板栗壳中采用碱提法提取的板栗壳色素作为试材,并与标准品焦糖色素进行对比,研究其特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和分光测色仪测定L值和a值的方法,重点研究板栗壳色素对蛋白质和淀粉类食品的染着性和在不同pH下的变化,以及色素色率和红色指数。试验结果表明:碱提取的板栗壳色素对淀粉和蛋白质有较强染着性,且稳定性很好;板栗壳色素色率低于焦糖色素,但是红色指数高于焦糖色素;板栗壳色素的色率和红色指数均随pH增加而增加。
王超南石媛石晓骏綦菁华
关键词:板栗壳色素染色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