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俊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篇飞行
  • 2篇应力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气球
  • 2篇网络
  • 2篇无人机
  • 2篇系统设计
  • 2篇蒙皮
  • 2篇飞行器
  • 2篇风速
  • 2篇风速预测
  • 2篇BP神经
  • 2篇BP神经网
  • 2篇BP神经网络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能力
  • 1篇大学生能力培...
  • 1篇点阵结构
  • 1篇电磁式

机构

  • 15篇中南大学
  • 4篇北京宇航系统...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上海卫星工程...
  • 1篇北京电子工程...

作者

  • 15篇廖俊
  • 1篇廖鹤
  • 1篇杏建军
  • 1篇陈子昂
  • 1篇欧阳威

传媒

  • 3篇航天返回与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控制与信息技...
  • 1篇宇航学报
  • 1篇测控技术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现代防御技术
  • 1篇航空工程进展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外弹道计算的人影高炮作业安全评估方法被引量:12
2016年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高炮作业点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性,针对高炮作业特点提出了一套安全论证方法。推导了弹道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射界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作业安全性进行了更精确的评估,并给出实例说明。提出用危险系数的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估,给出了具体的危险系数定义方法,通过评估系统的一次实际作业评估证明了危险系数进行安全性评估的可行性。以该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估可有效保障人影作业的安全性,为人影作业提供重要的参考。
黎祖贤刘红武廖俊张中波周盛
关键词:高炮作业安全评估人工影响天气
点阵夹芯主动冷却结构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2021年
点阵结构呈周期性规则形状,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轻质及换热效率高的特点,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结构。将点阵结构应用于主动冷却技术,形成点阵夹芯主动冷却结构是解决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问题的有效手段。点阵结构的发展离不开制备工艺的进步,本文对传统机械加工工艺与增材制造技术用于点阵结构制备的原理与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文献调研归纳总结点阵结构单元、设计尺寸以及与其他强化换热结构的协同作用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点阵夹芯主动冷却结构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潜在应用价值,针对其工程应用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袁运飞廖俊宋佳文罗世彬刘建
关键词:点阵结构主动冷却换热性能超燃冲压发动机
自然形高空气球上升过程形状预测被引量:5
2020年
为研究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形状变化以及蒙皮应力分布情况,并给气球的结构设计以及强度设计提供一定依据,本文建立了气球上升过程中的热力学模型,同时基于高空气球蒙皮材料具有非线性、黏弹性、各向异性和不能抗压等特点,通过简化气球几何模型,采用最小势能法预测自然形高空气球上升过程中的形状,并分析了气球上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气球的应力极值出现在气球顶部和底部,而经向应力的数量级远大于纬向应力;还对比了不同充气量下、不同时刻下气球形状及应力分布情况,为气球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计算方法。
杨泽川罗汝斌廖俊蒋祎袁俊杰王宁李珺
3种神经网络模型在平流层风场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控制浮空飞行器的飞行轨迹,必须对平流层风场进行建模预测。传统理论模型只能用于预测未来几个小时的风速,而用BP神经网络模型则可预测未来几天的风速。为此,文章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作为风场预测模型,以历史时刻的风场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对未来一段时间平流层底风场风速数据进行预测,并比较了这3种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可应用于平流层风场的预测,且经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大大提高了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在一定时间内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而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略好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
袁俊杰罗汝斌廖俊杨泽川王宁李珺
关键词:风速预测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BP神经网络的短期风速预测被引量:9
2019年
针对风速信号不稳定而引起的风速预测精度不高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短期风速预测方法,其通过小波包分解将不稳定的风速信号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风速信号,再对其进行BP神经网络预测,从而提高短期风速预测精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包分解的BP神经网络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低于其他短期风速预测方法的各项误差,在短期风速预测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王宁罗汝斌廖俊李珺蒋祎杨泽川袁俊杰
关键词:态势感知小波包分解BP神经网络短期风速预测浮空器飞行控制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垂直回收有限时间滑模控制被引量:6
2020年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在垂直回收过程无动力减速段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改进超螺旋算法的积分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火箭一子级绕质心运动模型,将含有模型不确定和外部扰动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含总扰动的二阶系统有限时间控制问题;其次,采用有限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不可测量状态量和总扰动进行估计,进一步将状态量估计值引入积分终端滑模面,基于总扰动估计值和改进超螺旋算法设计改进超螺旋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最后,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闭环系统有限时间稳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姿态的准确快速跟踪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李晓栋廖宇新廖俊罗世彬
关键词:有限时间收敛
小推质比条件下Lambert制导方法的快速修正
2017年
针对Lambert速度冲量制导方法小推质比实施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析的快速修正方法。该方法以Lambert速度冲量制导终端状态为约束条件,采用修正初始制动点的方式修正小推质比实施速度冲量带来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修正速度冲量假设小推质比实施的误差,并且具有计算量小、速度快的优点。
杏建军陈子昂石凯宇廖俊
关键词:有限推力线性化方法
航空航天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2
2021年
生产实习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航空航天类专业的特殊性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专业性实验设备的缺乏、场地和成本限制了实验教学和实验内容脱离了工程实践等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教学方式、实习模式与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探讨了生产实习的师资队伍与管理体制建设等问题.这些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对业内同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廖俊
关键词:航空航天实践教学
快速部署无人机充气机翼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完成快速部署无人机充气机翼设计与分析,考虑翼型重合程度、蒙皮质量及加工工艺等因素对充气机翼设计的影响,对充气机翼进行优化设计。结合柔性薄膜理论,建立充气悬臂机翼的等效梁模型,提出一种充气机翼蒙皮应力计算及分析方法。对不同内外压差、气动载荷下的蒙皮应力分布及机翼充气压差对临界气动载荷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皮弦向应力极值出现在机翼中部和后缘气室,而展向应力极值出现在机翼上下翼面翼根处,这可为充气机翼的优化设计及强度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廖俊王宁罗世彬李珺陈铮凌霖雨
关键词:无人机优化设计气动载荷
基于北斗和Android手机的车载防盗系统设计被引量:3
2015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嵌入式车载防盗系统的设计方案。以STC12C5A60S2高速51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引入GSM/GPRS模块、GPS/北斗定位模块和监测模块搭建车载终端硬件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开发出一套基于Android平台的客户端软件对系统进行管理。结果表明:利用Androicd手机软件可高效管理系统的运行,使系统实现了在百度地图中实时标定车辆位置、远程控制车辆断电锁车、与车载端人员进行通信以及线路规划等功能。
黄销廖俊欧阳威
关键词:GSM/GPRSANDROID平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