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小芬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豆豉
  • 3篇发酵
  • 2篇油茶籽
  • 2篇油茶籽油
  • 2篇籽油
  • 2篇微生物
  • 2篇发酵过程
  • 2篇茶籽
  • 2篇茶籽油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活力
  • 1篇电子鼻
  • 1篇电子舌
  • 1篇豆腐
  • 1篇蒸煮
  • 1篇蒸煮条件
  • 1篇生物胺
  • 1篇生物接触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水产

机构

  • 8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作者

  • 8篇郑小芬
  • 7篇蒋立文
  • 7篇苏悟
  • 3篇徐睿烜
  • 2篇欧阳晶
  • 2篇陶湘林
  • 1篇郭华
  • 1篇李梓铭
  • 1篇周建平
  • 1篇李雨枫
  • 1篇范琳
  • 1篇涂婷
  • 1篇陈晨
  • 1篇聂青

传媒

  • 2篇中国酿造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实验室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微生物利用油茶籽油工艺水产碱性蛋白酶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对4种产蛋白酶微生物的筛选,选择具有较高产碱性蛋白酶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水中使其产蛋白酶,并通过产酶条件优化提高蛋白酶产量。在原有产酶培养液配方(酵母浸粉2%、蔗糖1.0%、吐温-80 0.5%、硫酸镁0.02%、p H 9.0、接种量4%(V/V))的基础上,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工艺水预先白土处理2 h,5 000 r/min离心10 min,按80%的比例添加到水中、培养时间96 h,枯草芽孢杆菌在该产酶条件下最高酶活力为34.8 u/m L。
苏悟郑小芬徐睿烜蒋立文郭华周建平
关键词:油茶籽油工艺水微生物蛋白酶活力
硅胶塞和棉塞对霉菌培养的影响研究
2014年
棉塞和硅胶塞在微生物实验菌种的保存和培养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针对实验室中硅胶塞越来越多的取代的传统的棉塞的现象,为比较棉塞和硅胶塞对好氧性微生物培养及培养基制作过程中的差异,本文从棉塞和硅胶塞对培养基灭菌和干燥过程中差异、以霉菌培养为对象,比较了两种塞子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塞子在灭菌和表面水分干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霉菌培养生长差异较大,在棉塞中能更好的生长且孢子形成时间早些。
苏悟郑小芬聂青徐睿烜陈晨蒋立文
关键词:棉塞微生物
两种臭豆腐卤水中挥发性成分的比较被引量:20
2013年
为得到2种不同臭豆腐卤水的差异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2种不同臭豆腐卤水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组分的相对含量。经鉴定,深色臭豆腐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有38种,浅色臭豆腐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有42种。2种臭豆腐中都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有9种,为异戊醇、正己醇、3-辛醇、α-松油醇、丁酸丙酯、正己酸、苯酚、对异丙基甲苯、2,3,5,6-四甲基吡嗪。
郑小芬苏悟蒋立文
关键词:臭豆腐气质联用挥发性成分
传统发酵豆豉蛋白质生物学变化与抗氧化能力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选取15种具有地区代表性的豆豉,测定总酸含量、水解度、水溶性蛋白含量、酸溶性蛋白含量、褐变指数及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利用描述性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5种豆豉样品在质量指标上差异性很大,其中中南地区样品在指标上优于西南地区样品;细菌型豆豉在酸溶性蛋白及水溶性蛋白含量上优于霉菌型豆豉,干豆豉与湿豆豉在质量指数上差别不大。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各质量指标与抗氧化性的关联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褐变指数>总酸含量>水解度>水溶性蛋白含量>酸溶性蛋白含量,干豆豉与细菌型豆豉在蛋白水解程度上要优于其他豆豉,而后发酵时间是影响豆豉总抗氧化能力的主要因素。
李雨枫欧阳晶苏悟郑小芬蒋立文
关键词:豆豉抗氧化肽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
电子鼻、电子舌鉴别不同蒸煮条件的毛霉型豆豉品质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提高毛霉型豆豉品质评审的客观性、可靠性、重复性,减少人为评定差异,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对不同蒸煮条件的毛霉型豆豉进行分析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差异性,并利用感官评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子鼻对湿蒸条件的样品的区分效果不佳,对干蒸条件的样品区分效果较好;电子舌对湿蒸和干蒸条件的样品都能很好的区分。121℃/35min湿蒸处理和135℃/25min湿蒸处理的样品相距较近,其风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05℃/25min干蒸的豆豉样品与其他样品相比差异较大,说明豆豉风味与蒸煮条件有较大关联。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电子鼻和电子舌较感官评价辨识度高,结果区分更精确客观。本研究可为毛霉型豆豉标准化生产、生产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陶湘林蒋立文苏悟郑小芬
关键词:电子鼻电子舌蒸煮条件毛霉型豆豉
1种细菌型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丹磺酰氯为衍生试剂,1,7-二氨基庚胺做为内标验证了《GB/T5009.208-2008》,以普通黄豆为原料,研究一定条件下细菌型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和生物胺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自然发酵的豆豉中生物胺有8种,分别为:组胺、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酪胺、亚精胺、精胺。发酵72 h后8种生物胺中,酪胺含量最高达到488 mg/kg,且从发酵48 h起,豆豉中酪胺的含量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都存在着先大幅增加再缓慢下降的趋势。对照查阅国家相关规定,发现豆豉中主要具有毒性作用的组胺和酪胺均没有超过国家最大允许范围,因此理论上不存在危害生理健康的毒性。但应注意的是,由于组胺含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细菌型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发酵时间,不然可能会因为组胺生成造成安全隐患。
苏悟郑小芬徐睿烜涂婷蒋立文
关键词:细菌型豆豉氨基态氮生物胺
应用核磁共振法研究豆豉发酵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被引量:4
2014年
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反映不同发酵时间的豆豉制品中氢质子组分及运动性,从而可得出不同发酵时间的豆豉制品中水分的变化规律。采用CPMG(CarrPurcellmeiboom—gill)测试,经PQ001分析软件及CPMG序列采集豆豉T2信号,得到他谱图。谱图显示豆豉中氢质子大致分为4种相态:T21(0.01~1.52ms)、T22(1.52N7.05ms)、T23(7.05-100ms)、T24(〉100ms)。从组分含量分析得出,随着厌氧发酵的进行、微生物分泌的酶系对蛋白质为主的原料的分解、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风味物质的形成,结合水含量不断减小,不易流动水即细胞内水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T22与T23),自由水含量也有一定程度减小。随着发酵的进行,豆豉的鲜味成分大量形成、氨基酸态氮显著提高,风味物质显著增加,豆粒软化色泽加深。利用核磁共振法能够间接反映发酵过程中豆豉风味形成、质构等指标的变化。
苏悟郑小芬范琳欧阳晶陶湘林李梓铭蒋立文
关键词:豆豉发酵时间核磁共振水分
水酶法提油茶籽油工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油茶籽油废水是水酶法提油茶籽油的副产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油茶皂素等,若将其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因此,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研究在参考其他食品加工废水处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油茶籽...
郑小芬
关键词:水酶法FENTON生物接触氧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