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鹏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三叠
  • 3篇三叠统
  • 3篇灰岩
  • 3篇二叠统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2篇上二叠统
  • 2篇生物岩
  • 2篇碎屑
  • 2篇秦岭造山带
  • 2篇微生物岩
  • 2篇物源分析
  • 2篇下三叠统
  • 2篇后生动物
  • 2篇古气候
  • 2篇寒武纪
  • 1篇张夏组
  • 1篇中二叠统
  • 1篇三叠世
  • 1篇上段

机构

  • 8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王艳鹏
  • 4篇杨文涛
  • 3篇郑德顺
  • 3篇代明月
  • 3篇齐永安
  • 2篇陈尧
  • 2篇姚倩
  • 2篇孟瑶

传媒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豫西登封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凝块石灰岩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2
2014年
依据宏观生长形态和成因环境,豫西登封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凝块石灰岩可划分为三种型式。小柱状凝块石灰岩以发育分散小柱状凝块为主,形成于潮下带上部中—高能交替的沉积环境;块状凝块石灰岩以不规则块状凝块为特征,形成于潮下带下部低能环境,并受动荡水流影响;树枝状凝块石灰岩以发散的树枝状凝块为特征,形成于正常浪基面之下的深水低能环境。凝块石灰岩发育以风暴成因的竹叶状砾屑灰岩开始,以持续高能环境中发育的厚层鲕粒灰岩的出现为结束。凝块石灰岩形成的水深和水动力条件、依附基底特征和陆源泥质供给等影响凝块石灰岩内部结构和宏观形态,控制着凝块石灰岩的特征发育和整体演化。
齐永安王艳鹏代明月李妲
关键词:成因环境张夏组
河南南召盆地上三叠统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示踪被引量:5
2018年
三叠纪是秦岭造山带全面碰撞造山的关键时期,随着扬子、秦岭和华北板块分别沿勉略、商丹缝合带的汇聚拼合,秦岭造山带逐渐形成并从板块构造体制向陆内造山体制转化,同时强烈的造山作用控制着周缘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文章通过研究区的碎屑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对河南南召盆地上三叠统的物源区及构造背景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上三叠统源岩成分主要为上地壳长英质火山岩;源岩经历了中等的化学风化强度,校正后CIA值指示其形成于温暖潮湿的气候和相对较强的构造活动环境;太山庙组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与活动大陆边缘,太子山组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与被动大陆边缘。根据南召盆地近源沉积特征和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推断,秦岭造山带和华北南缘是南召盆地晚三叠世的重要物源区,前期太山庙组物源主要由北秦岭隆升基底提供,后期太子山组物源可能来自南秦岭、北秦岭和华北南缘沉积再循环。南召盆地上三叠统物源区的转变是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逐渐增强的体现,对研究恢复秦岭构造带造山隆升过程和周缘盆地盆山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艳鹏杨文涛郑德顺
关键词:物源分析秦岭造山带上三叠统
豫西寒武纪微生物岩与后生动物扰动灰岩的耦合关系及其意义
豫西寒武系发育大量微生物岩和后生动物扰动灰岩,类型丰富,形态多样。以宏观构造特征划分,发育的微生物岩类型有叠层石、核形石、树形石、凝块石以及具明显微生物成因的巨鲕等,不同类型微生物岩中蓝细菌保存完好,以Girvanell...
齐永安李妲代明月王艳鹏姚倩孟瑶唐新宇陈尧
关键词:微生物岩寒武纪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中生代构造转换期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响应被引量:2
2020年
豫西宜阳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连续的沉积记录为研究华北南缘沉积和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窗口。通过对研究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的泥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讨论包括源岩成分、源区化学风化条件和源区构造背景在内的源区属性特征,对沉积物源区进行限定。结果表明: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泥岩源岩整体上都以上地壳长英质物源为主,源岩性质主要为花岗岩类并伴有古老沉积岩成分参与;石盒子组的源岩经历了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沉积物可能经历了稳定构造环境下的沉积再循环,从孙家沟组开始,化学风化作用降低,沉积物开始向构造活动区域的初次沉积转变;源区构造背景在垂向上由石盒子组的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向孙家沟组的以被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多种性质混合背景过渡,最后向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的以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趋势演变。结合古流向和碎屑锆石等证据,指示华北南缘和北秦岭可能从孙家沟组平顶山砂岩段开始,产生了强烈隆起并成为华北克拉通南缘宜阳地区的主要物源区,其显著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为华北克拉通南缘古-中生代产生的构造转换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王艳鹏杨文涛祁帅帅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南缘泥岩
豫西寒武纪微生物岩与后生动物扰动灰岩的耦合关系及其意义
<正>豫西寒武系发育大量微生物岩和后生动物扰动灰岩,类型丰富,形态多样。以宏观构造特征划分,发育的微生物岩类型有叠层石、核形石、树形石、凝块石以及具明显微生物成因的巨鲕等,不同类型微生物岩中蓝细菌保存完好,以Girvan...
齐永安李妲代明月王艳鹏姚倩孟瑶唐新宇陈尧
关键词:微生物岩寒武纪
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古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该事件可能与当时气候环境的强烈变化有关。前人对该时期较连续的海相地层揭示的古气候研究较为成熟,而对同时期陆相地层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选取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该时期的古气候进行恢复,并与同时期陆相地层对比,进而讨论气候变化对该时期生物灭绝的影响。结果表明:(1)宜阳地区孙家沟组经历了滨湖-浅湖-滨湖等亚相的演化过程,其地层中岩相变化、古生物化石缺失、大量的钙质结核及其它沉积构造的出现揭示了孙家沟组的上段气候明显比下段炎热干旱。(2)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粘土矿物组合的垂向变化等指示了该时期的气候经历了温湿向炎热半干旱-干旱转变。(3)宜阳地区孙家沟组的气候指标所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地区同时期陆相地层古气候的变化基本一致,反映了研究区与同时期全球古气候的变化存在一致性。二叠纪末期温度的骤升、气候极度干旱化以及陆表生态系统遭受毁灭性破坏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或加速陆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次研究对该时期气候变化与生物灭绝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探讨全球P-T之交生物灭绝的原因提供新的证据。
祁帅帅王艳鹏彭冰柔张碧云宁淑媛刘晓玲郑德顺
关键词:古气候生物灭绝上二叠统
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上段钙质结核成因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钙质结核作为沉积地层中重要记录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信息。本文选取豫西宜阳地区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上段的钙质结核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钙质结核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并恢复该时期的古气候。结果表明:(1)孙家沟组上段的钙质结核根据不同的岩石学特征可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为分布在该段底部和顶部紫红色、灰黄色团块状和姜结状结核,其成因主要是成岩作用过程中CaCO 3饱和沉淀、溶蚀交代形成;Ⅱ类以位于该段中上部土黄色椭球状结核为主,与围岩层有明显的界线,具有同心纹理,为碳酸盐在饱和后不断析出受胶结作用影响凝结成核,并使结核由内向外不断生长。(2)Ⅱ类结核的碳、氧同位素、古盐度“Z值”“S值”的变化特征表明上段地层为封闭型的半咸水-咸水湖泊沉积,其古气候特征主要以炎热干旱-半干旱为主。(3)宜阳地区孙家沟组上段钙质结核的大量出现,预示着晚二叠世的古气候由温湿型向干热型转变。本次研究结果对揭示二叠纪末期陆相古气候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郑德顺祁帅帅杨文涛王艳鹏李雨
关键词:晚二叠世钙质结核古气候
济源地区中-下三叠统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沉积物源组成及其演化是研究沉积盆地及盆山系统演化的关键。对济源地区中-下三叠统3个组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碎屑锆石具有6个年龄峰值:270,329,385,450,1885,2511Ma,其中晚古生代碎屑锆石应来自内蒙古隆起,早古生代碎屑锆石来自秦岭造山带,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碎屑锆石则来自华北克拉通基底。下三叠统和尚沟组碎屑锆石年龄主峰值为420Ma,次峰值为745Ma和952Ma,均来自秦岭造山带。中三叠统二马营组碎屑锆石年龄主峰值为254Ma,可能来自华北板块南缘再旋回的沉积物,次峰值为1690Ma和2524Ma,应来自华北克拉通基底,其中1690Ma的碎屑锆石对应了华北板块南缘广泛出露的熊耳群。新元古界碎屑锆石由刘家沟组至和尚沟组增多,说明秦岭造山带基底逐渐剥露,是造山作用增强的体现。中三叠世末,秦岭造山带进入全面碰撞造山阶段,从地质演化过程来看,秦岭造山带在中三叠世也应处于持续隆升状态,然而二马营组中却没有来自秦岭造山带的碎屑锆石记录,而是以华北板块南缘盖层和基底为主,推测秦岭造山带的造山作用影响到了华北板块南缘,使华北板块南缘不断抬升,阻挡了秦岭造山带为济源地区提供沉积物。
彭深远杨文涛王艳鹏仲聪聪
关键词:碎屑锆石物源分析秦岭造山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