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在前期研究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机理的基础上,研制了新一代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井下装置,并结合江苏油田油井的实际井况,研究制定了现场选井条件、水力参数、井下施工管柱组合、工作液配方和施工工艺等,计算了油管伸长量,实现了现场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参数的配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用于井斜角达45°的井中深穿透射孔,射孔速度可达2m/h,射孔深度可达2m,增产效果良好。
- 熊建华李根生黄中伟牛继磊王明才朱苏青
- 关键词:水射流水力射孔增产工艺
- 一种新型绕煤层固井井下装置的研制被引量:3
- 2012年
- 针对煤层气井常规套管完井时水泥浆污染煤层的问题,提出一套绕煤层固井技术方案,设计研制一种新型结构的绕煤层固井井下装置;测试整套装置的耐压性,计算水泥浆通过该装置时的局部流体压耗。测试及计算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承受28 MPa的管内压力,额外增加的循环压耗约为2.2 MPa,可以满足施工需要;下入套管时,把多组装置连接在套管串上对应煤层的位置,即可实现水泥浆仅封固非煤层段,避免水泥浆和煤层的接触,从而避免水泥浆对煤层的污染,为煤层气井及油气井低压层段提供一种新的完井手段。
- 熊建华黄中伟李根生史怀忠王开龙申瑞臣金磊
- 关键词:煤层气固井水泥浆污染
- 特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输温度边界确定方法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国内油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本文提出黏壁温度作为综合含水率70%~90%的高含水低温集油的评价指标已进入推广阶段且效果显著,但在现场降温试验中发现含水率90%以上的特高含水期原油管线实际运行温度与黏壁温度预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因此,针对特高含水期原油开展低温集输温度边界条件研究,对完善油田低温集输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环道实验装置进行了特高含水期原油黏壁凝油冲刷实验,对特高含水期原油油水两相流动特性和油相黏壁特性进行分析,确定了屈服应力是阻碍黏壁凝油在管道内被冲刷剥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编制了特高含水期原油低温集油温度预测软件,利用油田单井集油管线的现场降温试验进行了验证,误差在2℃范围内,满足工程运用需求。
- 秦远智张瀚文尹然熊建华黄启玉
- 关键词:低温集输
- 低含水阶段含蜡原油不加热集油温度下限确定
- 2024年
- 油田开发初期,井口采出液含水率较低,管流在集输过程中极易形成W/O乳状液,当集油温度降低时,蜡分子析出,凝油大量黏附积聚在管道内壁,导致井口回压升高,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堵管等事故,对降温输送产生了巨大阻碍。因此针对低含水阶段含蜡原油开展不加热集油温度下限研究,本文提出不加热集输温度边界条件判定方法,对于开发初期油田不加热集输工艺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室内可承压模拟罐装置进行了低含水含蜡原油粘壁实验,对低含水阶段含蜡原油的粘壁规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凝点、含水率、剪切速率是影响粘壁温度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低含水阶段含蜡原油不加热集输粘壁温度预测模型,利用油田现场环道实验装置进行了验证,误差在2℃范围内,满足工程运用需求。
- 熊建华段志刚陈剑峰于乐康玉阳孙韶峰秦远智黄启玉
- 关键词:油包水乳状液不加热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