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青 作品数:24 被引量:130 H指数:8 供职机构: 湖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包括永磁体棒、传递轴和导磁体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筒,永磁体棒、传递轴及套筒均设于风力发电机叶片本体内,永磁体棒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固定结构与叶片本体根部固连,永... 华旭刚 陈孛 黄智文 陈政清 温青文献传递 曲线钢桁桥人致振动舒适性评价现场试验研究 2024年 大跨曲线钢桁梁人行桥竖向、横向和扭转振型耦合强,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和减振控制难度大。以湖南省长沙市浏阳河一主跨为120 m的曲线双层桥面三跨连续钢桁梁桥—汉桥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人群激励现场动力试验,识别桥梁固有模态参数,评价人致振动舒适性,优化设计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并评价TMD的减振效果。研究表明:因桥梁第一阶竖弯模态和第一阶扭转模态的阻尼比仅为0.23%和0.3%,人致振动加速度不满足舒适性要求;采用竖向TMD进行竖弯模态和扭转模态的减振控制,减振后的桥梁满足舒适性要求。 温青 温青 周越 曹张 华旭刚 华旭刚关键词:振动与波 人致振动 人行桥 基于解析模式分解和随机减量技术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9 2022年 大跨异型桥梁模态振型耦合严重,环境振动响应频率分布密集,直接利用随机减量技术(RDT)处理这类结构环境振动响应信号时,难以从随机减量信号中识别多模态的参数。由于解析模式分解(AMD)能有效将模态密集分布的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单模态子信号,故结合解析模式分解和随机减量技术开展大跨异型桥梁模态参数识别研究。首先,对环境振动响应信号进行解析模式分解,获得一系列单模态子信号;然后,对每个子信号进行随机减量技术处理,提取随机减量信号,克服随机减量技术处理多模态信号的缺陷;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按照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函数从随机减量信号中识别模态频率和阻尼比。通过三自由度振动系统仿真分析,研究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随机减量技术参数对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的影响。采用该方法识别了一座大跨曲线主梁人行拱桥的前4阶模态的频率和阻尼比,并与随机子空间法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多模态环境振动响应中有效识别结构的频率和阻尼比;阈值常数取1.5倍信号的均方根值、随机减量信号长度取10倍模态周期能更准确地识别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识别真实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的前3阶竖弯模态阻尼比约0.45%,可为类似桥梁的阻尼比取值提供参考。 杨勇 宁平华 王晟 华旭刚 温青关键词:随机减量技术 参数识别 最小二乘法 悬索桥钢桁梁断面质量惯性矩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8 2017年 鱼骨单主梁模型是分析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抗风性能的常用简化模型.针对由于悬索桥钢桁梁断面杆件众多造成的其扭转质量惯性矩计算繁琐、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匀附加扭转质量惯性矩前后结构扭转频率的变化计算钢桁梁扭转质量惯性矩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理论说明、适用条件等.以一钢桁梁悬臂结构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附加扭转质量惯性矩施加在全截面或上、下弦杆节点,且钢桁梁的长细比L/D≥20时,该方法计算的扭转质量惯性矩有较高的精度.采用该方法计算了多座钢桁梁悬索桥的主梁扭转质量惯性矩,比较了全桁架模型和单主梁模型扭转振动频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华旭刚 杨坤 温青 陈政清关键词:钢桁梁 悬索桥 抗风设计 大跨度双层曲线斜拉桥人致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自英国伦敦千禧桥因大幅横向振动问题导致开通三日不得不关闭事件以来,人行桥的振动问题(尤其是大幅横向振动)受到了学术界与工程界的普遍关注。以一座主跨200m的人车分离双层桥面曲线斜拉桥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手段对大桥的横向与竖向人致振动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研究。人群行走动力试验表明,大桥在0.125人/m^2的人群密度下发生了大幅横向振动,0.2m/s^2可以作为引发横向动力失稳临界横向加速度值;桥面实测竖向动力响应远小于相同人群下的理论分析值。依据伦敦千禧桥试验数据建立的Dallard公式能够较好地预测横向动力失稳临界人数;简化单模态共振分析方法会显著高估竖向加速度响应,尤其是对于模态频率偏离步行力卓越频率的情况。 温青 华旭刚 陈政清 杨勇 康孝先关键词:人行桥 人致振动 动力试验 大跨度双层曲线斜拉桥人致振动减振优化与实测验证 被引量:27 2016年 针对一座主跨200m的人车分离双层桥面曲线斜拉桥的人致振动问题,提出了应用连杆提高结构刚度、应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增强阻尼的联合减振方案。研究表明:在人行桥主梁与车行桥主梁之间设置三对连杆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自振频率,使人行桥位于人致振动敏感频率内的模态数由8阶减少为5阶。该方案显著减小了减振装置成本,将采用纯TMD方案时的100t质量降低至40t。通过动力试验评估了联合减振方案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安装TMD后,人行桥横向加速度由150人时的0.2m/s2降低为400人时的0.06~0.08m/s2;侧向模态阻尼比提高6倍以上,竖弯模态阻尼比达到5%,没有观测到大幅振动现象。最后,探讨了内摩擦对水平和竖向TMD性能的影响。 华旭刚 温青 陈政清 杨勇 王文熙 牛华伟关键词:人行桥 人致振动 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器 基于环境振动测试的结构和TMD固有模态参数识别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结构—TMD耦合系统的环境振动响应来识别结构以及TMD的固有频率、阻尼比、质量比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测试环境激励下结构和TMD的响应,采用随机子空间算法,评估离散状态矩阵;然后将离散状态矩阵减缩和转化... 温青 华旭刚 周洋 陈政清 王修勇关键词:参数识别 翼板角部处理方柱全风向角风致振动性能风洞试验研究 2024年 方形结构和构件在工程结构中应用广泛,其风致振动问题随着高度和跨度的增加而更加突出,角部处理是方形截面结构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气动措施。为了研究翼板角部处理对方柱全风向角风致振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标准方柱和翼板角部处理方柱的全风向角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分析了标准方柱和带翼方柱全风向角涡激振动和驰振性能。结果表明:(1)翼板角部处理减小了方柱发生涡激振动的风向角范围,但是,最大涡激振动振幅和风速锁定区间明显大于标准方柱,翼板并未改善方柱的涡激振动性能,反而不利于方柱的涡激振动;(2)翼板角部处理没有提高方柱的驰振临界风速,但减小了发生驰振的风向角工况,整体而言,翼板角部处理并没有改善方柱的驰振性能;(3)在全风向角范围内,带翼方柱观测到涡激振动、驰振耦合状态振动和非耦合状态振动,表明风向角是改变柱体驰振类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温青 温青 龙航 翟晓亮 翟晓亮 华旭刚关键词:驰振 涡激振动 大跨柔性桥梁高阶竖弯模态涡振振幅预测方法研究 涡激共振是一种很容易在较低风速下发生的非线性风致振动病害,过大的振幅容易引起结构疲劳及舒适性问题。大跨度柔性桥梁特别是柔性悬索桥频率密集,阻尼比具有随模态频率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因此其高阶模态更容易发生涡激共振。在相同振幅... 温青关键词:涡激振动 参数识别 节段模型试验 文献传递 一种高阶模态涡振试验新气弹模型的模型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20年 多点弹性支撑连续梁气弹模型是一种研究大跨桥梁主梁高阶竖弯模态涡激振动的新型气弹模型。为了使该模型的频率、模态质量和振型与原桥梁缩尺后的动力特征更好地匹配,提出了基于动力系统矩阵方程的模型参数优化方法。以模型的频率、模态质量和振型为优化目标,利用结构的振动方程,建立优化目标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芯梁刚度、弹簧刚度和附加质量的最优设计。通过数值分析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以两座不同形式的悬索桥为例进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气弹模型能很好地与原结构相匹配。 温青 温青 华旭刚 陈政清关键词:模型参数 优化设计 气弹模型 涡激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