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向辉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沙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教育
  • 5篇儿童
  • 3篇儿童教育
  • 2篇教育研究
  • 2篇教化
  • 2篇古典
  • 2篇古典传统
  • 1篇担当
  • 1篇要义
  • 1篇哲学
  • 1篇哲学阐释
  • 1篇秩序
  • 1篇生命
  • 1篇生命个体
  • 1篇诗教
  • 1篇诗可以兴
  • 1篇书记
  • 1篇通情达理
  • 1篇情感
  • 1篇追寻

机构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6篇长沙师范学院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刘向辉
  • 1篇皮军功

传媒

  • 3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教育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和时代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教育事关中国梦的实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儿童教育具体实践,就新时代的儿童教育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突出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战略意义,强调儿童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基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儿童教育体系的形成。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在于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方向引领,坚持以“人民中心”为价值引领,坚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力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罗婷刘向辉
关键词:儿童教育
儿童意义世界的生成及其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2
2020年
儿童意义世界的生成建立在儿童富于感受性和敏感性的人性能力、周遭意义世界的彰显和意义连接建立的方式之上。儿童意义世界的生成是经由“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如何对待”的追问,寻求真善美,并最终获得意义感,建立意义空间的过程。儿童意义世界的生成条件和过程提醒我们,现代儿童教育需要在意义生成的视野重新审视和保护儿童作为意义生成基础的敏感精神,重视儿童意义上升能力的培养,注重周遭意义环境的呈现与引导,并以符合儿童意义生成特征的意义连接方式引导儿童意义世界的构建。同时,现代儿童教育不仅要重视儿童“是什么”的追问,更要重视儿童如何理解“这意味着什么”的反思;不能只是重视儿童如何学习,重视儿童学习效率的高低、效益的大小,还要重视儿童在什么意义指引下进行学习。
刘向辉
关键词:儿童
儿童的意义世界及其特征与价值被引量:15
2017年
儿童的意义世界是儿童在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周遭人、事、物的形象、价值和精神境界的整全感受和理解。儿童意义世界具有基于生命初期混沌人性的意义感受整体性、基于生命成长性意义获取的上升性和基于生命初期奠基价值的意义能力保护性的特征。关注儿童意义世界就是关注儿童的成人问题,也是关注儿童教育的整全性和儿童成人的上升性。儿童意义世界的生成内在地将儿童发展的生物性和文化性统一于生命成长的秩序之中,探究儿童意义世界对于应对现代儿童教育的碎片化、肤浅化和知识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刘向辉
关键词:儿童儿童教育
何以为师:教师权威的时代变迁与遭遇被引量:11
2021年
教师的权威是传统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外部因素、知识技能和教师个体德性等内在担当在教师身上的综合体现。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初,人类效法天地自然,以自然为师,直接表现为天地自然赋予神性,效法各种自然“神”,教师权威更多地表现出信仰的价值;在古代社会,西方以僧代师职,我国则以巫、官代师职,教师权威兼具现实性和世俗性,既表现为信仰的价值,也表现为知识和德性的代表;近代社会,随着以科学为旗帜的启蒙运动开展,科学取代宗教,知识取代神意,作为富有神性“信仰”代表的教师开始被作为知识代表的教师所取代。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的易得性和对个体分化的成全弱化了教师的知识权威,教师权威的外在赋予被一定程度上消解,教师权威的实现更主要成为教师个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承担起树立教师权威的内在担当。
刘向辉
关键词:教师权威
重启教育研究的古典传统被引量:5
2016年
教育研究的古典传统秉持开放的态度,以对人类命运的整全理解关照个体自觉成人的恒久命题;以生活为基础激发教育研究的鲜活性;以对话性显现教育研究的生成性与开放性。现代教育研究对学科化和科学化的过度追求弱化了教育研究古典传统的成人宗旨,也使教育研究日益走向封闭。重启教育研究古典传统的首要价值是将教育研究的目标重新聚焦于唤醒生命个体成长的自觉意识;激发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意识和自觉意识;拓展教育学的文化气象。基本路径就是不断地阐释经典,以古代经典作为思想资源,在拓展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阈的同时,提升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自我人性视阈与生命高度,由此而提升教育理论的成人意蕴与生命品性。
刘铁芳刘向辉
关键词:教育研究古典传统
诗可以兴:古代儿童诗教的发生逻辑和启示被引量:3
2021年
儿童诗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和广泛存在的教育现实。就教育层面而言,诗教包括了《诗经》及其他以精粹的文字表现美感,有声韵可以歌咏的艺术性作品的教育和学习。基于父子兄弟之爱的亲情和对所处自然的自然之情构成了儿童成长的本源性情感。诗作为情的反映,诗教是儒家教化逻辑中的重要一环。诗借助兴的表现手法、吟诵的外在形式、意象的积累与感通,可以激发并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与意义世界的建构,由此构成儿童诗教发生的完整逻辑过程。古代儿童诗教的发生逻辑提示我们,现代儿童教育应注重儿童情之兴发能力的保持,同时应更深入和审慎地认识和理解古代儿童的读经活动。
刘向辉皮军功刘莉
关键词:诗教情感教化
通情达理:诗礼教化传统与儿童意义世界的生成研究
现代儿童教育是“经验—认知”之学,由是,现代儿童教育必须在儿童经验的可认知的范畴内来开展,所以高度强调儿童存在的当下性、儿童教育的游戏性和儿童的线性发展观。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儿童教育更加关注的是教育的方法,而对儿童教育...
刘向辉
关键词:儿童教育
文献传递
重启教育研究的古典传统
教育研究不能忽略历史的维度,今日的教育研究仍然面临着与古人一样的教育谜题,我们仍然需要回到教育的初始,面对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本源性问题,在着眼当下的过程中面向传统,从人类教育发生的初始处获得滋润当下教育的力量。教育研究的古...
刘铁芳刘向辉
关键词:教育研究古典传统
成就整全的生命:教育的内在秩序及其开展——读刘铁芳教授的《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被引量:4
2017年
现代教育对教育的效果抱有极大的自负,这种自负一方面是由于历代先贤不断推进对人认识的深化,对教育理论视野和教育实践可能性的扩展;另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实践的各种尝试及其产生的社会性效果,尤其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外缘性实效的鼓励。但这种自负无法回避一个基本的事实:学生生命个体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和理智兴趣的日益丧失,普通劳动者和卓越的贵族精神在教育中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成全。
刘向辉
关键词:生命个体哲学阐释经济与社会发展秩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