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市妇婴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84.63±11.25)min、出血量(118.47±37.82)ml、排气时间(23.54±9.97)h、下床活动时间(1.74±0.52)d、住院天数(5.27±1.10)d均优于对照组的(125.63±12.32)min、(145.20±44.51)ml、(47.20±12.60)h、(3.98±0.52)d、(7.80±1.5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下床活动时间早,治疗方法安全,亟待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应用。
- 赵芳
- 关键词:腹腔镜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巨大子宫肌瘤
-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07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止血,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止血时间、24 h出血量、产褥病发生率及抗利尿激素水平、肾素水平、血管紧张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8.6±2.1)min短于对照组的(23.2±1.7)min,24 h出血量(640.2±61.4)ml、产褥病发生率1.85%均低于对照组的(789.4±73.2)ml、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激素水平(9.5±1.1)pg/ml、肾素水平(1.1±0.2)ng/L、血管紧张素水平(21.5±3.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4.1±0.9)pg/ml、(2.2±0.3)ng/L、(40.3±3.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治疗,可有效减少24 h出血量,尽早止血,减少产褥病发生,降低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在实际临床产后出血中值得推广应用。
- 赵芳
- 关键词:子宫动脉产后出血
-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4
- 2016年
- 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期病变。宫颈锥切术已成为CIN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病理切缘阳性是宫颈锥切术后病变复发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cone,CKC)或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的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造成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的原因,旨在降低切缘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妇婴医院2013-0101—2014-12-31经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为CIN并接受宫颈锥切术471例患者,对患者年龄、是否绝经、HPV感染、病变范围、手术方式、病变级别和术后病理提示宫颈上皮腺体受累等7种因素与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471例宫颈锥切术患者中63例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阳性率为13.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与HPV感染(x2=8.470,P〈0.05)、手术方式(x=8.851,P〈0.01)、病变级别(x2=9.842,P〈0.05)及宫颈上皮腺体受累(x2=3.560,P〈0.05)有关,与患者年龄(t=1.293,P〉0.05)、是否绝经(x.=0.204,P〉0.05)及病变范围(x2=0.498,P〉0.05)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LEEP和宫颈高级别病变是CIN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其中HPV感染因素,与HPV阴性组比较,HPV低危和高危组0R值分别为2.611(95%CI为1.214~5.615)和2.338(95%CI为1.100~4.968);病变级别因素,与CINI比较,CINⅡ、CINⅢ和早期宫颈癌组0R值分别为7.903(95%CI为1.046~29.725)、27.852(95%CI为4.131~86.835)和21.548(95%CI为1.373~124.877)。结论HPV感染、LEEP及CIN高级别病变是造成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在CIN制定宫颈锥切手术方式时应予以重视。
- 聂小毳史玉林丛建萍张丽雅兰翀赵芳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肿瘤LOGISTIC模型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97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Kegel训练治疗,研究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盆底肌肌力、盆底肌电压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静息肌力为(4.38±1.44)μV,慢肌肌力为(49.67±5.34)μV,快肌肌力为(52.38±7.13)μV,对照组患者的静息肌力为(3.42±1.67)μV,慢肌肌力为(41.05±4.62)μV,快肌肌力为(47.86±5.64)μV。研究组患者的盆底肌静息肌力、快肌肌力、慢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Ⅰ类肌纤维肌电压为(9.04±0.85)μV、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为(10.32±0.75)μV,高于对照组的(6.92±0.58)、(8.17±0.53)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19、16.274,P=0.000、0.000<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7/49),低于对照组的31.25%(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9,P=0.046<0.05)。结论 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盆底肌电压,提升盆底肌肌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赵芳
-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