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珊珊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标志物
  • 1篇地中海贫血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A2
  • 1篇盐酸
  • 1篇盐酸羟考酮
  • 1篇盐酸羟考酮缓...
  • 1篇药师
  • 1篇药师参与
  • 1篇药学
  • 1篇药学服务
  • 1篇神经母细胞
  • 1篇神经母细胞瘤
  • 1篇贫血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羟考酮

机构

  • 4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4篇李珊珊
  • 1篇付文金
  • 1篇谢岭平
  • 1篇邹丹
  • 1篇何丹
  • 1篇刘亮
  • 1篇叶长钦
  • 1篇陈载鑫
  • 1篇章小东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谷氨酰转移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良性肝病患者为良性肝病对照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其血液中的AFP、CA125、GGT、AFU进行联合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AFP、CA125、GGT、AFU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肝病对照组血清AFP、CA125、GGT、AF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项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GGT(71.25%)、AFP(66.25%)、AFU(63.75%)、CA125(61.25%),均低于联合检测(93.75%)(P<0.05)。结论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载鑫何丹谢岭平李珊珊叶长钦付文金刘亮章小东
关键词:肝癌肿瘤标志物
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709例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A2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通过对基因检测确定的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静止型与轻型)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A2(HbA2)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细化分析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包括血红蛋白等正常范围者)的某些参数特征,为基因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外周静脉血,经高通量测序(NGS)确定的α地中海贫血中,选取709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静止型与轻型)。其中--^(SEA)/αα为Ⅰ组,-α^(3.7)/αα、-α^(4.2)/αα合并为Ⅱ组,αα^(CS)/αα、αα^(WS)/αα、αα^(QS)/αα合并为Ⅲ组。主要采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及HbA2等常用血液学指数,细化分析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某些特征,包括血液学指数基本正常者,可疑者需进一步行基因筛查。统计709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分布。观察3个指标血红蛋白(Hb)、MCV、MCH的覆盖情况,如果Hb、MCV、MCH 3项正常,再按照年龄、性别匹配相应的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心正常体检的人群,血常规均正常,无遗传性疾病及其他基础疾病),进行HbA2的比较。另外选择89例正常人群,比较MCH<27 pg和MCH<28 pg作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的筛查的临界值的差异。结果所选709例病例血清铁蛋白均在正常范围。MCH值低于正常(<27 pg)占77.9%~98.7%,较同组MCV低于正常的发生率更普遍(P<0.01)。与广泛使用的MCH<27 pg作为α地中海贫血筛选指标相比,以MCH<28 pg作为α地中海贫血筛选指标,携带者检出率可从79.7%提高至94.3%(P<0.05)。Hb、MCV、MCH 3项正常的携带者28例,观察到其HbA2为2.26%~2.97%,平均(2.54±0.18)%,与常用的判断界值(HbA2<2.5%)相近,使筛查时更易漏诊,但本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2.88±0.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H值低于正常相较其他指标更为普遍,较有价值。如采用MCH<28 pg作为α地中海贫血可疑界值,则扩大了筛选覆盖面,有可能减少漏诊;Hb、MCV、MCH 3�
刘利余楚壬李珊珊代怀杰袁玉曹培杰
关键词: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
FGF2、CYSLTR1、RSAD2和HLA-DRA的表达水平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基因FGF2、CYSLTR1、RSAD2和HLA-DRA的表达水平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从基因表达综合(GEO)和癌症基因组图集(TCGA)数据库中获得221例和48例DLBCL患者的核糖核酸(RNA)测序数据。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以及Kaplan-Meier曲线探索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总体生存(OS)的相关性。同时,应用时间依赖性接收器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危险分层的性能。结果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总共有4个免疫相关基因FGF2,CYSLTR1,RSAD2和HLA-DRA的高表达与DLBCL患者的不良OS显著相关[风险比(HR)>1,P<0.05],此结果在Kaplan-Meier曲线中得到验证(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被进一步用于对这4个免疫基因进行联合分析,发现FGF2对OS的贡献度最大(系数β=0.27),并且可以对DLBCL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此外,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危险分层是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P<0.05);同时,进一步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表明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性能[曲线下面积(AUC)>0.8]。结论FGF2、CYSLTR1、RSAD2和HLA-DRA的高表达与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同时,联合这四个免疫相关基因可以对DLBCL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刘利李珊珊余楚壬袁玉代怀杰曹培杰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相关基因分子标志物
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疼痛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5岁3月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疼痛的全程治疗,评估镇痛的疗效,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教育,并监护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全面评估疼痛,规范使用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疗效确切。临床药师参与癌痛规范化治疗,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根据疼痛的次数和评分来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使患儿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改善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癌痛药物治疗能促进癌痛规范化治疗,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开展药学服务,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陈柳群李珊珊邹丹
关键词:临床药师癌痛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药学服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