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志强

作品数:3 被引量:6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应激
  • 1篇早发型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入路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小鼠
  • 1篇同源
  • 1篇同源蛋白
  • 1篇内质网
  • 1篇内质网应激
  • 1篇切口
  • 1篇切口入路
  • 1篇跗骨
  • 1篇跗骨窦
  • 1篇小鼠
  • 1篇脊柱
  • 1篇脊柱侧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蔡林
  • 3篇侯志强
  • 2篇谢远龙
  • 2篇冯帆
  • 2篇闫飞飞
  • 2篇孙文超
  • 2篇吴旻昊
  • 1篇邓洲铭
  • 1篇朱晓彬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早发型脊柱侧弯的治疗研究与新进展被引量:17
2017年
背景:早发型脊柱侧弯是一种严重危害幼儿脊柱生长及心肺功能发育的疾病,该病的治疗向来是许多临床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目的:分析早发型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重点对早发型脊柱侧弯的脊柱融合、脊柱非融合、传统生长棒技术及磁控生长棒技术进行了探讨。方法:检索PubM ed、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VIP、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6年3月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scoliosis,growing rod,complications;中文检索词:脊柱侧弯,生长棒,并发症。对纳入的54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对于早发型脊柱侧弯患儿,不仅需要有效的矫正脊柱畸形,还需要保持脊柱的生长能力,缓解胸廓对胸腔内脏器的压迫,进而维持心肺功能。早发型脊柱侧弯的治疗,除了传统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脊柱融合术,生长棒技术等),还包括一种新型的体外磁控生长棒技术。全面了解外科治疗对早发型脊柱侧弯患儿脊柱生长及心肺功能的影响,将有助于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吴旻昊孙文超闫飞飞谢远龙侯志强冯帆蔡林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
经微创跗骨窦切口入路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比较治疗跟骨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45
2017年
目的 :比较微创跗骨窦切口入路(minimally invasive sinus tarsal appproach,MISTA)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conventional L-shaped lateral approach,CLSLA)两种术式治疗跟骨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ENTRAL、EMbase、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VIP、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MISTA和CLSLA治疗跟骨骨折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RCT or NOT 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3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人独立进行RCT或非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和4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4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外侧L形入路相比,跗骨窦入路的手术时间较短[MD=-5.41,95%CI(-6.71,-4.12),P<0.00 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OR=0.10,95%CI(0.05,0.21),P<0.00 001];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优于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MD=3.09,95%CI(1.72,4.46),P<0.00 001]。传统外侧L形入路术后B?hler角优于跗骨窦入路[MD=-0.80,95%CI(-1.45,-0.14),P<0.05]。而两种切口入路在术后Gissane角[MD=0.35,95%CI(-0.77,1.47),P>0.05]及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MD=2.12,95%CI(-0.71,4.95),P>0.05]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跗骨窦入路与传统外侧L形入路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上疗效相当,但跗骨窦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的优势。由于原始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建议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谨慎选择手术入路。
吴旻昊孙文超闫飞飞侯志强冯帆蔡林
关键词:跟骨骨折META分析
内质网应激在Ⅰ型糖尿病小鼠骨质疏松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Ⅰ型糖尿病小鼠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瓯组,造模组(14只)毎大腹腔注射链豚佐菌素(STZ)60 mg/kg,正常对照组(6只)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盐缓冲液,连续注射5 d,诱导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造模成功2个月后处死动物.取新鲜股骨测量骨重骨长度,甲醛固定右侧股骨行micro-CT扫描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左侧股骨及仅侧胫骨行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如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或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C/EBP同源蛋白(CHOP)结果与对照组[(5. 9 ±1.6)、(6.3 ±1.2) mmol/L、( 1. 664 ± 0. 051)、( 1.692 ± 0. 042) cm、(4.8 ±0.5)个/mm、( 33 ± 1 )μm ]比较,实验组[(7 ±2. 9)、( 26. 7 ± 3. 2) mmol/L、( 1. 393 ± 0. 049)、( 1.416 ± 0. 038) cm .( 3. 1 ± 0. 7 )个/mm、(21 ±4)μm]的血糖、骨长度及micro-CT结果证实成功制备Ⅰ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模型(P <0. 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糖尿病骨质疏松组的GRP78/Bip、CHOP阳性区域面积比值[(6.4±0.8)%、(7.1 ±0.6)%]相对于对照组[(4.1 ±0.7)%、(3.2 ±0.6)%]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证实,GRP78/Bip、CHOP的表达量在糖尿病小鼠[0.73 ±0.11、0. 80±0.21]中相对于对照组[0.14 ±0.06、0.22 ±0.04]显著升高(P<0.05) Real-time PCR 结果证实,GRP78/Bip、CHOP的rnRNA相对表达量在糖尿病小鼠(2.17 ± 0.76,3.07 ± 0.45 )中显著高丁对照组(均设为1,P<0.05)。结论糖尿病骨质疏松组小鼠的骨组织及骨髓中内质网应激及由具介导的凋亡途径被激活,可能导致骨形成及骨破坏平衡被打破,在骨质疏松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侯志强梁潇潇邓洲铭谢远龙刘智博蔡林朱晓彬
关键词:骨质疏松糖尿病内质网应激C/EBP同源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