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毅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成藏
  • 3篇油气
  • 3篇油气成藏
  • 2篇凹陷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水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断裂活动特征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构造
  • 1篇新生代构造演...
  • 1篇岩相
  • 1篇油田
  • 1篇油田水
  • 1篇水-岩相互作...
  • 1篇特提斯
  • 1篇土地利用
  • 1篇盆地
  • 1篇涠西南凹陷
  • 1篇晚渐新世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9篇张毅
  • 7篇夏斌
  • 5篇蔡周荣
  • 5篇万志峰
  • 4篇刘维亮
  • 3篇刘平
  • 1篇唐在秋
  • 1篇王晓光
  • 1篇罗继文
  • 1篇黄羿
  • 1篇姜兰兰

传媒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储集层流体包裹体被引量:22
2008年
为查明北部湾盆地油气运移方向及成藏模式,在涠西南凹陷选取有代表性的4口井进行储集层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系统的岩相学研究。该凹陷存在3期石油包裹体:Ⅰ期主要分布于石英碎屑颗粒早期裂缝中或加大边内侧;Ⅱ期主要分布于石英颗粒边缘或石英次生加大边;Ⅲ期主要分布于石英碎屑颗粒晚期裂缝中。利用PVTsim软件模拟出3期石油包裹体的捕获温度和捕获压力:Ⅰ期为97.9℃1、9.13 MPa;Ⅱ期为112.6℃3、5.05 MPa;Ⅲ期为157.4℃、47.52 MPa,结合埋藏史资料得出3期流体充注时间分别为距今33 Ma、距今26.5 Ma和距今7 Ma以前。综合分析得出油气运移方向及成藏模式:Ⅰ期流体自生烃洼陷向西南、东北运移,大多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Ⅱ期流体向洼陷周边运移,形成断块油藏、潜山油气藏;Ⅲ期流体经砂岩输导层向斜坡运移,主要形成背斜油气藏。
刘平夏斌唐在秋王晓光张毅
关键词:涠西南凹陷流体包裹体成藏模式
西北非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组合特征被引量:9
2009年
西北非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块。受泛非、加里东、海西、阿尔卑斯运动的影响,西北非构造演化经历了泛非期基底形成、古生代稳定陆块演化、中生代裂陷、新生代反转隆升的复杂过程,发育三叠、伊利兹、锡尔特等多个超大型含油气盆地。主要有两套成藏组合:撒哈拉地台为主的古生代成藏组合、北部大陆边缘为主的中新生代成藏组合。
万志峰夏斌蔡周荣刘维亮张毅
关键词:油气成藏成藏组合
南海西部晚渐新世主要断裂活动特征及与红河断裂之关系被引量:6
2008年
南海的形成演化是众多被动型边缘海中最复杂的,而南海西部的断裂带构造活动特征又是南海中最复杂的构造之一。本文针对前人提出的红河断裂带出莺歌海盆地后的东延、南延以及东南延问题,通过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琼东南盆地受到南北向挤压的区域应力场分析,认为这期的应力主要来自南海西部近南北向断裂带的右旋剪切活动,结合红河断裂带的构造运动特征,提出晚渐新世末南海西部发生断裂构造置换,红河断裂带17°30′N以南近SN走向部分被南海西缘断裂带所置换,并且构造活动特征与北部红河断裂带明显不同,南海西部晚渐新世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断裂构造活动特征反映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两种不同影响效应。
蔡周荣夏斌万志峰刘维亮张毅
关键词:南海西部红河断裂晚渐新世
特提斯构造演化对西北非地区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特提斯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从特提斯演化来分析盆地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北非位于特提斯构造带西段,具有三叠、锡尔特、伊利兹等多个超大型含油气盆地,主要有以撒哈拉地台为主的古生界成藏组合和北部大陆边缘为主的中新生界成藏组合。特提斯构造演化对西北非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特提斯洋开启以及海侵阶段,控制盆地烃源岩、盖层发育;特提斯洋关闭阶段,构造运动活跃,发育含油气圈闭,控制油气运移及分布。
万志峰夏斌蔡周荣刘平张毅
关键词:特提斯油气成藏
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以韶关市为例被引量:4
2008年
对韶关市近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产业的发展变化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直接动因,交通用地需求增加是改变韶关市近10年土地结构变化的主要方面;同时,交通用地的增加直接拉动了韶关市经济的增长。
罗继文夏斌黄羿张毅
关键词:土地利用
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演化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被引量:9
2010年
非洲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块。阿尔及利亚北部阿特拉斯造山带构造特征复杂,构造演化规律不明确,成为其内部山间盆地油气勘探难点。以现代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划分了研究区构造演化阶段:三叠纪-早侏罗世裂陷期、中侏罗世-白垩纪裂后沉降期、新生代反转隆升期3个阶段。并指出了其动力学机制:中生代新特提斯洋、大西洋开启及冈瓦纳大陆解体,是阿特拉斯造山带裂陷沉降的动力学背景;新生代特提斯洋关闭、非洲与欧亚板块汇聚,是造成阿特拉斯造山带反转隆升的主要原因。
万志峰夏斌蔡周荣张毅刘维亮
关键词:动力学机制
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张毅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
南海的形成演化与新特提斯在南海的重新活化被引量:10
2008年
南海位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其构造位置处于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地质构造复杂。关于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存在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致使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地幔物质沿东南方向蠕动,从而导致南海的海底扩张。从特提斯的演化规律,以及新特提斯的闭合过程来看,南海并不是特提斯洋的残留海,而是新特提斯在闭合过程中配合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地幔物质东南方向蠕动的动力学机制下,在南海重新活化的结果。
蔡周荣张毅刘维亮万志峰刘平
泌阳凹陷油田水化学特征及水——岩相互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根据测试资料,泌阳凹陷油田水主要为重碳酸钠型水,有少量硫酸钠型水、氯化镁型水和氯化钙型水。总体上,油田水分为2类:一类为经过水—岩相互作用改造过、矿化度较高的同生水;另一类为被大气降水稀释过、矿化度较低的同生水。泌阳凹陷在2 900m处存在一个化学分异面,即在深度小于2 900m的地层中,油田水中过剩的Na^+与HCO_3^-的物质的量呈近1:1的线性关系,水—岩相互作用以钠长石的高岭石化为主;在深度大于2 900m的地层中,Na^+与Cl^-呈现1:1快速同步增长的特点,表明水—岩相互作用以岩盐(NaCl)溶解为主。在油田水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水—岩相互作用,导致了化学分异面上下不同的水化学特征,从油田水的化学特征入手研究水—岩相互作用对指导油气勘探实践有重要意义。
张毅夏斌姜兰兰
关键词:地层水水-岩相互作用泌阳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