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捷

作品数:3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一致性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总体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居民
  • 1篇农村居民点
  • 1篇吻合度
  • 1篇协调度
  • 1篇居民点
  • 1篇家庭农场
  • 1篇规划实施评价
  • 1篇非粮化
  • 1篇村居

机构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王金捷
  • 2篇杨朝现
  • 2篇蔡洋洋
  • 1篇陈荣蓉
  • 1篇魏朝富
  • 1篇信桂新
  • 1篇骆云中
  • 1篇刘鹏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空间一致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为定量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阶段性成效,运用重心偏移理论与空间吻合度度量模型,从数量与空间位置2个方面对重庆市荣昌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评估年建设用地空间重心偏移与规划目标年预期发展方向的夹角小于30°,且评估年与规划目标年各地类的空间吻合度介于0.9~1.0之间。结果表明,空间重心偏移理论与空间吻合度模型应用简便、适用性强,能够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的现实需求;重庆市荣昌区有效落实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用途管制措施,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有效引导该区土地利用方向,但规划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少数违反规划管制随意占地现象,相关用地部门应加强对违反规划用地的监督检查力度。
王金捷杨朝现魏朝富蔡洋洋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被引量:52
2017年
开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对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重塑村落景观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典型丘陵区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为研究区,以农村居民点"共生斑块"为研究单元,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理念,研究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的策略和方向。结果表明:(1)基于共生关系建立农村居民点"共生斑块"更加符合丘陵区的实际情况。将研究区相距50m以内的农村居民点斑块进行合并处理后,其数量由2 584个减少到1 047个,实现了具有共生关系的农村居民点斑块一体化。(2)依据"三生空间"协调理念,对农村居民点"共生斑块"等级进行评价,其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差序格局,根据斑块等级、斑块规模、三生空间协调度、城镇规划,采取"城镇化、重点建设、规模管控、迁移合并"的差异化布局优化策略。(3)将重点建设型居民点中的优势斑块作为发生元,生成加权Voronoi图,可指导全镇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趋于合理化。研究认为,"三生空间"协调理念与空间分析工具的有机结合,既完成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又维持了其空间结构的稳定,有助于实现乡村转型与乡土文化传承。
刘鹏陈荣蓉杨朝现信桂新王金捷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协调度
家庭农场“非粮化”种植行为驱动力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家庭农场在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家庭农场在规模化经营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呈现出显著的"非粮化"倾向,对这种"非粮化"种植行为的驱动力进行分析,有利于家庭农场的发展,为制定有效的农业政策、确立合理补贴、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以四川省广汉市和重庆市荣昌区为例,运用分层随机抽样及二元Logistic的分析方法,从家庭农场自身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因素、政策因素4个方面对家庭农场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非粮化"种植行为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耕地特征、机械投入、农地投入和农地产出是影响家庭农场"非粮化"种植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的同时,须高度重视耕地流转后家庭农场的"非粮化"种植现象,采取积极的调控对策,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面积。
蔡洋洋骆云中王金捷
关键词:家庭农场非粮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