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杰

作品数:3 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空间结构
  • 1篇动力机制
  • 1篇适宜性
  • 1篇市域
  • 1篇枢纽
  • 1篇土地适宜性
  • 1篇专业型
  • 1篇综合交通
  • 1篇综合交通枢纽
  • 1篇综合开发模式
  • 1篇协商
  • 1篇协商机制
  • 1篇京津
  • 1篇机场
  • 1篇规划建设
  • 1篇城市
  • 1篇城市空间结构
  • 1篇城域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篇欧阳杰
  • 2篇李旭宏

传媒

  • 3篇规划师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航空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综合开发模式被引量:18
2009年
航空城是一种新兴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通常泛指机场及周边地区具有城市功能和性质的建成区,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内在的动力源和外在的动力源两个方面。为实现功能分区(地域空间)、经济业态(经济空间)和交通系统的联动,机场地区的开发利用应结合机场地区的城市空间形态、产业经济和交通枢纽的发展,采用航空城、机场经济和综合交通枢纽"三位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
欧阳杰李旭宏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动力机制
我国航空城规划建设刍议被引量:27
2005年
航空城的产业结构布局应以航空客流与物流为中心,空间结构可分为机场陆侧地区、空侧地区、邻近地区、外围地区4个部分。我国航空城主要分为专业型和综合型两类;具有渐进式和跳跃式两种发展模式;管理组织方式宜由地方政府牵头,会同民航部门和机场所在地的各级政府机构建立合作协商机制;其发展规划应是机场土地适宜性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的有机融合。
欧阳杰
关键词:规划建设土地适宜性空间结构协商机制专业型机场
城域·市域·区域——以京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为例被引量:2
2007年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我国的许多城市进入了区域空间整体发展阶段。为更好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应淡化区域内各城市的行政区划界线和道路环线,强化区域内各城域之间的互动,将城域空间和市域空间的协调发展纳入区域空间规划的范畴,从而形成由空间链、交通链、产业链、生态链等组成的区域链式空间结构模式。
欧阳杰李旭宏
关键词:京津城市空间结构城域市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