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紫超
-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6例静脉滴注莫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所致ADR报告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所致ADR报告,共计66例,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66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35例(53.03%),女性患者31例(46.97%),平均年龄(67.33±20.12)岁;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系统最多(31.87%),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26.09%)、肝胆系统(14.49%)等;最早出现症状者为首次给药10 min后,最迟为给药2周后;严重不良反应报告2例,表现为药物性肝损害(1例),谵妄、躁动、四肢抽搐(1例)。结论: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多轻微、可逆,但仍需警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足够重视,加强用药监护,保证用药安全。
- 计紫超赵环宇
- 关键词: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药品不良反应
- 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 gov、CNKI、万方数据库及NTIS、SIGLE两个灰色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4月25日。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描述研究结果。结果 最终纳入1篇队列研究,4篇病例系列研究。队列研究应用万古霉素球内注射治疗眼内容炎16例,与庆大霉素球内注射疗法18例进行了病例对照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相似,但显效率万古霉素组为50.0%,庆大霉素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篇病例系列研究,研究疾病均为外源性眼内炎,共纳入295例患者295只眼,每个研究为63~96例,男性占51.0%~58.7%,其中1篇文献无性别数据,平均年龄66.9~76.0岁,平均随访12.7~15.7个月。研究干预措施为万古霉素联合阿米卡星或头孢他啶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注射和(或)联合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后视力较前有明显改善;本次研究所纳入5篇研究中,未见任何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的眼内或全身系统性不良反应报告。结论 外源性眼内炎患者,包括眼手术后或眼外伤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阿米卡星或万古霉素+头孢他啶进行经验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但尚需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验证。
- 计紫超解玥王昕李光耀张弨
- 关键词:眼内炎万古霉素玻璃体腔注射
- 胺碘酮肺部不良反应二例被引量:3
- 2020年
- 报道病理表现为脂性肺炎及机化性肺炎的胺碘酮肺部不良反应各1例,对两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及治疗措施进行描述,结合文献复习,了解胺碘酮肺效应、肺毒性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手段及其预后,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胺碘酮肺部不良反应的认识。
- 盛海燕冯瑞娥胥杰金建敏计紫超刘晓芳
- 关键词:胺碘酮临床医师影像学特征肺毒性病理特点
- 393例眼内炎病原菌药敏结果及临床用药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眼内炎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及临床用药选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393例诊断为感染性眼内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3例眼内炎中外源性眼内炎占78.1%(307/393)、内源性眼内炎16.8%(66/393),其他5.1%(20/393),249例给予房水/玻璃体标本病原菌培养,培养阳性66例,阳性率26.5%,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厌氧菌和真菌分别占51.5%、28.7%、4.6%、4.6%和10.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19.7%),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12.1%),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最高,均为100.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4.7%、89.5%。用药选择中全身用药前5位的分别为头孢曲松(34.1%)、左氧氟沙星(27.2%)、头孢呋辛(20.9%)、万古霉素(14.2%)和头孢克洛(10.9%),局部滴眼前3位分别为妥布霉素(77.3%)、左氧氟沙星(18.8%)和加替沙星(10.4%),局部注射前3位分别为妥布霉素(23.7%)、万古霉素(8.6%)和两性霉素B(2.5%),治疗后视力大于0.05占12.5%。结论:感染性眼内炎以外源性为主,其致病菌谱较广,应及早检测致病菌菌种及药物敏感性,对于病原菌不明确的细菌性眼内炎,提倡早期联合用药。
- 王昕李荔计紫超韩芙蓉
- 关键词:眼内炎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临床用药
- PDCA管理法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处方管理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评价PDCA管理法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处方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普华和诚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部门急诊处方,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点评、分析,找出不合理处方,分析原因,制定质量改进措施,采用3次PDCA管理法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急诊处方进行持续性干预,比较采用PDCA管理法前、后(分别为非干预组、干预组)的处方合理率,评价规范管理的效果。结果:非干预组处方116450张,处方合理率88.12%,3次PDCA循环干预后,干预组处方118883张,处方合理率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管理法用于门诊处方质量改进效果显著。
- 计紫超王昕张弨
- 关键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处方管理
- 2015年北京同仁医院抗菌药物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监测,了解北京同仁医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14和2015年使用量前20位抗菌药物品规,对抗菌药物全年使用量及排名加以统计分析。对使用量显著增高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重点监测,调查分析引起该药用量异常增长的科室,抽查该科病历,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用量排名前20位抗菌药物与2014年相比,各抗菌药物位次基本稳定。2015年注射用美罗培南(国产)用量比2014年增长25.47%,急诊科和神经外科该药增长量占2015年全院该药总增长量的81.36%。抽查急诊科和神经外科病历,存在越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初始选择级别过高及抗感染方案调整不及时等问题。2014和2015年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用量均位居首位,存在Ⅰ类切口选择头孢西丁预防用药级别偏高、头孢西丁与奥硝唑联用不合理、头孢西丁疗程过长的问题。结论:2015年北京同仁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建立抗菌药物动态监测机制,对使用量显著增加的抗菌药物进行合理性分析,对不合理应用进行监管,加强门急诊药师、临床药师对处方及医嘱的事前审核干预,可以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计紫超王昕王家伟
- 关键词: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合理用药
- 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眼内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2022年
-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按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描述研究结果。结果 纳入13篇研究,共计321只眼,每个研究为4~113只,平均随访0.8~11.8月。研究干预措施为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或联合其他治疗。干预后,对视功能有利的占11.8%~91.7%,对眼解剖结构有利的占40.0%~100.0%,对临床结局有利的占50.0%~100.0%。未见任何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的眼内或全身系统不良反应报告。结论 对于真菌性眼内炎患者,建议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经验性治疗,建议根据真菌类型和(或)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玻璃体腔注射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该方案尚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验证。
- 解玥王昕计紫超李光耀张弨
- 关键词:真菌性眼内炎两性霉素B玻璃体腔注射
- 108例老年患者抗感染药物用药错误报告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患者抗感染药物用药错误的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4月18日–2018年4月18日我院在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上报的老年患者抗感染药物用药错误报告,主要就抗感染药物分类、用药错误类型、主要责任人、引起错误的原因、错误分级和发现错误的人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老年患者抗感染用药错误报告108例,医生是引发用药错误的主要责任人,占91.67%。用药错误类型以用法用量错误居首位,占65.74%;其次是溶媒选择不当,占9.26%。错误原因以知识欠缺、培训不足居首位,占93.52%。发现用药错误的人员主要是药师,占92.59%。108例用药错误中以B级错误居首位,占71.30%;其次是C级错误,占23.15%。结论:医生应关注老年用药相关知识的学习,给老年患者用药时应更加谨慎。药师要提高对处方和医嘱审核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医生合理用药的培训,确保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 计紫超王昕
- 关键词:用药错误老年患者抗感染药物
- 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对新生儿的影响
- 2013年
- 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可能会增加新生儿患先天畸形、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出生缺陷的风险。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加强对妊娠期抗抑郁药使用的安全性认识。目前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对新生儿的影响尚无统一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所以在用药时要权衡药物对孕妇及胎儿的利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 计紫超赵环宇
- 关键词:抗抑郁药妊娠新生儿
- 3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我院311例ADR报告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集的311例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报告类型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1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比例最高(157例,50.49%);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和口服为主,其构成比分别为54.35%和38.26%;最易引起ADR的药物类别为抗感染药物(116例,37.30%);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2.83%);新的和严重的ADR有43例(13.83%)。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减少ADR的发生。
- 计紫超王昕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