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荣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学院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无机硒肥对土壤有效氮含量及菠菜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_2SeO_3)对土壤脲酶活性、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及菠菜品质的影响,综合分析Na_2SeO_3在土壤-根部-作物之间被吸收、转运、转化的可能路径,为生物强化生产富硒农产品及调控硒的安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进行连续42天盆栽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每千克土施Na_2SeO_3 0 (对照)、1、10、30 mg,分别于定植后的14、28、42天测定菠菜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并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菠菜生长期间,≤10mg/kg Na_2SeO_3处理可使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先被激活后减弱至对照水平,土壤硝态氮含量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铵态氮变化趋势正好相反;30 mg/kg Na_2SeO_3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整个培养时期与对照水平相当,土壤NH_4^+-N含量后期明显减少,转化成的NO_3~–-N含量明显增加,有利于菠菜吸收利用。同等Na_2SeO_3添加量条件下,Na_2SeO_3对三个取样时间菠菜叶的硝酸盐、维生素C (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影响各异。1 mg/kg Na_2SeO_3处理组可使菠菜叶的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Vc含量先增后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没有变化;10 mg/kg处理组可使菠菜叶中的硝酸盐、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30 mg/kg处理组可使菠菜叶的硝酸盐含量先增后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减少,Vc含量没有变化。【结论】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土壤有效氮及菠菜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富硒作物生产中无机硒肥施用量要综合考虑硒在作物体内的转化率及硒对作物品质影响的各项因素而确定。
- 史雅静史雅娟王玉荣王慧敏秦礼凯
- 关键词:亚硒酸钠铵态氮硝态氮
- 带皮芒果汁复合稳定剂配方的研究
- 2024年
- 文章以带皮芒果果汁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果胶、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钠等稳定剂对果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带皮芒果汁稳定性的正交试验可知,其最佳工艺条件参数是:羧甲基纤维素钠为0.20%,黄原胶为0.08%,海藻酸钠为0.18%,果胶为0.14%,该条件下最佳悬浮稳定性为69.12%;响应面试验最佳工艺条件参数是:羧甲基纤维素钠为0.199%、果胶为0.1185%、海藻酸钠为0.163%、黄原胶为0.077%,在该条件下的悬浮稳定性为70.32%。响应面试验所得出的带皮芒果汁稳定性最佳工艺条件优于正交试验,且影响芒果稳定性的各因素顺序均为:海藻酸钠(C)>羧甲基纤维素钠(A)>果胶(D)>黄原胶(B)。
- 杨子逸王玉荣刘立成王子敬刘佳美
- 关键词:芒果响应面试验
- 论环保酵素公益推广中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实践方法被引量:2
- 2022年
- 环保酵素是一项制作简单、使用有效的公益环保技术,是实现厨余资源化利用、湿垃圾源头减量的有效手段。然而环保酵素广泛深入推广存在瓶颈,打破瓶颈不仅需要从技术推广、社区服务和公共治理入手,更要从心灵层面的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去入手。通过深入剖析环保酵素背后潜藏的“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意蕴,作者提出将心灵层面的深层次体验、实践维度的知行合一与多样化的推广模式相结合,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增强环保酵素公益推广的实效性。
- 李雪梅高颖王玉荣邓惠静王振宇
-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识
- 微生物酵素功能及应用情况综述被引量:4
- 2019年
- 随着人们对酵素的发现与重视,酵素相关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阐述微生物酵素的功效与应用情况,分析酵素产品今后的发展前景,以期为酵素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王玉荣史雅静侯名君许佳孙浩孙泽国韩雪松
- 关键词:酵素
- 非致死剂量的四溴双酚A胁迫下蚯蚓的生长和抗氧化防御反应被引量:3
- 2017年
- 以自然土壤为介质,考察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生长抑制率、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急性(14 d)、亚急性(28 d)暴露下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非致死剂量胁迫对蚯蚓的生长和抗氧化防御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试验中TBBPA对蚯蚓的生长抑制均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而在亚急性暴露期,400 mg·kg^(-1)时显著抑制蚯蚓的生长(P<0.05);TBBPA对蚯蚓体内蛋白含量影响,在急性试验中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712),进入亚急性期蛋白质含量在400 mg·kg^(-1)时被显著诱导(P=0.039,P<0.05);TBBPA对蚯蚓SOD酶活性的影响,在急性试验中50 mg·kg^(-1)时被显著诱导(P<0.01),在亚急性试验中400 mg·kg^(-1)时SOD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TBBPA对蚯蚓GST酶活性影响,在急性试验中400 mg·kg^(-1)时呈现显著诱导效应(P<0.05),在亚急性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428)。蚯蚓生长抑制率、蛋白质含量、体内各生化酶系对TBBPA暴露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的敏感性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应依据污染暴露指标的有效性和敏感性选择多时间段检测和多指标进行土壤安全评价诊断。
- 史雅静徐晓宇王宇韩雪松李田春王玉荣史雅娟
- 关键词:四溴双酚A赤子爱胜蚓生长抑制率GST
- 碱提酸沉法提取玉米须芦丁的工艺优化被引量:1
- 2021年
- 以玉米须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玉米须芦丁,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通过正交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料液比、水浴温度、水浴时间等因素对玉米须芦丁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分析各因素对玉米须芦丁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基本一致,即料液比>水浴温度>水浴时间。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5(g∶mL)、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40 min,玉米须芦丁提取率为5.8945%;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7(g∶mL)、水浴温度85℃、水浴时间40 min,玉米须芦丁提取率为6.5328%。在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玉米须芦丁提取率优于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因此,选择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优工艺提取玉米须芦丁。
- 张跃彬王玉荣王振宇马成可史雅静
- 关键词:玉米须芦丁碱提酸沉法正交实验响应面法
- 土壤酶对外源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动态响应被引量:11
- 2018年
- 通过室内非作物连续培养,研究了不同剂量、不同形态外源硒(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对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低剂量(10 mg·kg^(-1))无机硒(亚硒酸钠)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对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而相同剂量有机硒(硒代蛋氨酸)处理时,3种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激活状态.高剂量(>30 mg·kg^(-1))无机硒(亚硒酸钠)处理时,3种酶活性均表现先激活后抑制,其中对脲酶影响最大,对蔗糖酶影响次之,对中性磷酸酶影响最小.而施入高剂量(>30 mg·kg^(-1))有机硒(硒代蛋氨酸)后,对土壤中脲酶、蔗糖酶的激活作用明显大于无机硒的影响,但对磷酸酶的影响不明显.试验充分说明施入不同剂量、不同形态的外源硒,土壤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响应,并且有机硒比无机硒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能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N、P、C养分在土壤生态系统的循环.用有机硒替代无机硒作为外源硒源,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 史雅静史雅娟王玉荣李田春周宝春谢勇徐福友梁若玉
- 关键词:硒污染土壤酶活性
- 不同肥料配施对西瓜果实营养积累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西瓜膨瓜期不同肥料配施对西瓜果实营养积累及土壤根际脲酶活性的影响,为西瓜优质生产及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蚓粪、鸡粪、化肥不同配施处理对西瓜叶绿素、果实营养积累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追施膨瓜肥的不同处理不仅对西瓜叶绿素含量、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甜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对西瓜根际土壤脲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含有有机肥的各处理脲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单施化肥处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综合比较各项指标,鸡粪与蚓粪(JY)配施处理西瓜果实营养积累效果更佳,是较理想的配施措施。
- 史雅静庞月王玉荣王辉杜丙久刘佳良张柏虹
- 关键词:西瓜蚓粪可溶性蛋白土壤脲酶活性
- 药都地区几种常见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检测被引量:1
- 2018年
- 运用酶抑制法测定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多次重复,并通过空白对照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在药都地区,农药残留由多到少依次是白菜、黄瓜、西红柿、卷心菜。
- 郭连鑫李丹丹王迪韩雪松王玉荣
- 关键词:酶抑制法农药残留乙酰胆碱酯酶
- 高粱壳多酚的提取、结构表征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2025年
- 采用酶辅助法提取高粱壳多酚。以多酚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先确定最佳酶用量,然后进一步优化酶解条件,并对高粱壳多酚进行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酶用量(以高粱壳粉质量计)为木瓜蛋白酶2.1 mg/g、纤维素酶3.3 mg/g、半纤维素酶3.3 mg/g、木质素酶1.9 mg/g;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pH 5.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含量达9.21 mg/g。结构分析表明,高粱壳多酚具有多个苯环和酚羟基。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高粱壳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赵秋伶王振宇王玉荣刘立成
- 关键词:多酚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