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纳米混悬剂
  • 5篇混悬剂
  • 3篇肿瘤
  • 2篇药量
  • 2篇液相
  • 2篇载药
  • 2篇载药量
  • 2篇脂质体
  • 2篇沙星
  • 2篇体内外
  • 2篇突释
  • 2篇内酯
  • 2篇肿瘤细胞
  • 2篇肿瘤细胞抑制
  • 2篇总内酯
  • 2篇稳定剂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抑制
  • 2篇莫西沙星
  • 2篇高效液相

机构

  • 7篇黑龙江中医药...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0篇李艳红
  • 8篇王向涛
  • 3篇邸静
  • 2篇赵燕娜
  • 2篇阎雪莹
  • 2篇郭一飞
  • 2篇张珺
  • 2篇李怡静
  • 2篇郝春影
  • 2篇杨小凤
  • 1篇刘营营
  • 1篇张健
  • 1篇吴国友
  • 1篇杨力

传媒

  • 2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槲皮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制备高载药量、小粒径的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并进行性质考察。方法采用纳米沉淀–高压均质法制备,以粒径分布、药载比、稳定性为指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最优处方进行体外性质考察。结果以超声注入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最佳处方为TPGS为稳定剂、DMF为有机试剂,药载比为5∶1;最佳工艺条件为低温10℃超声、200 MPa、循环5次。制备得到的槲皮素纳米混悬剂粒径为(173.21±0.90)nm,电位为(-19.02±0.15)m V,载药量为(80.40±1.44)%,包封率为(96.41±1.72)%。药物在纳米粒中以结晶状态存在,能够体外缓释36 h。结论利用TPGS可制备高载药量、小粒径的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其体外具有明显缓释作用,解决了槲皮素水溶性差的难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邸静洪靖怡刘营营李艳红王向涛
关键词:TPGS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
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HPLC法测定及其药动学被引量:5
2014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甘草次酸,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采用Symmetry(R) Shield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甘草次酸在0.05~1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浓度溶液的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3.4%;提取回收率为89.5%~107.9%,RSD为2.2%~4.6%.大鼠灌胃给予甘草次酸(50 mg/kg)后,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x (28.48±6.90)μg/ml,tmax(3.00±1.07)h,t1/2(9.23±4.91)h,AUC0→∞(306.57±68.42) h·μg·ml-1,AUC0→t (290.93±68.36) h·μtg·ml-1.
郝春影郭一飞赵燕娜李艳红王向涛
关键词:甘草次酸高效液相色谱药动学
离子强度对甲氨蝶呤-树枝状大分子纳米粒稳定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离子强度对甲氨蝶呤-树枝状大分子纳米粒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粒径及载药量变化为主要指标,分别考察不同离子(Na+、Cl-)及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对载药纳米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确定Cl-起到稳定载药纳米粒的作用,且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1.80%时,对纳米粒稳定作用明显。结论质量分数<1.80%的氯化钠溶液使得载药纳米粒稳定性明显增加,有助于长期储存。
赵燕娜杨力郝春影李艳红王向涛郭一飞
关键词:甲氨蝶呤离子强度粒径纳米粒稳定性
一种番荔素类药物的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mPEG‑PCL、mPEG‑PLA、mPEG‑PLGA、mPEG‑DSPE、mPEG‑Chol、SPC、Tween80、BSA、TPGS等两亲性稳定剂制备的番荔素类药物的纳米混悬剂,...
王向涛洪靖怡李艳红李怡静
空间环境对桔梗化学成分的影响
研究人员先将药用植物桔梗的种子搭载于返回式卫星上,返回地面后栽种,对各子代进行生物学及化学方面的研究.该论文即研究空间环境对桔更化学成分的影响.通过文献检索,确认桔梗皂甙D为桔梗属植物桔梗中含量最多,生理活性明确的化合物...
李艳红
关键词:卫星搭载桔梗皂甙高效液相气质联用
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莫西沙星脂质体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制备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量且体外放置稳定的莫西沙星脂质体。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包载莫西沙星的脂质体,以粒径及其分布和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制备条件为:空白脂质体中硫酸铵质量浓度70 mg/mL、磷脂质量浓度50 mg/mL、脂质体粒径120 nm左右、透析时间5 h、载药时药脂比2∶3、孵育温度40℃、孵育时间30 min。制备得到的莫西沙星脂质体粒径为(143.00±3.98)nm,包封率为(74.56±3.21)%,载药量为(26.39±1.88)%。结论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莫西沙星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均一,室温放置稳定性良好。
吴国友张珺李艳红邸静杨小凤阎雪莹王向涛
关键词:包封率载药量硫酸铵梯度法
高载药量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体内外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制备具有较高载药量的蓝萼甲素(GLA)纳米混悬剂,并对其体内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使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PEG-PLGA)三嵌段聚合物为稳定剂,用溶剂沉淀联合高压匀质的方法制备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用动态光散射法测量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粒径,透射电镜观察蓝萼甲素纳米粒的形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同时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价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对BGC和Hep G-2细胞的细胞毒性。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监测包载DiR的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在4T1肿瘤鼠内的分布。结果制备得到的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为(222.6±4.32)nm、多分散度指数(PDI)为(0.237±0.016),Zeta电位为(-11.5±0.954)m V;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形态圆整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载药量达(40.67±2.45)%,包封率为(69.11±3.02)%;体外释放显示,纳米粒能加速蓝萼甲素的溶出。蓝萼甲素溶液及纳米混悬剂对BGC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658和0.783 6μg·m L-1,对Hep G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2.4和6.44μg·m L-1,纳米混悬剂的抑瘤作用较原药提高1倍。从小动物活体成像的结果看出,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在肿瘤部位有分布。结论成功制备了高载药量的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纳米制剂能有效提高蓝萼甲素的抗肿瘤活性,并有望成为其抗肿瘤应用的合适剂型。
李艳红张健李之韬邸静王向涛
关键词:蓝萼甲素纳米混悬剂
一种番荔素类药物的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mPEG‑PCL、mPEG‑PLA、mPEG‑PLGA、mPEG‑DSPE、mPEG‑Chol、SPC、Tween80、BSA、TPGS等两亲性稳定剂制备的番荔素类药物的纳米混悬剂,...
王向涛洪靖怡李艳红李怡静
文献传递
番荔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体内外初步评价
番荔素(ACGs,Annonaceous acetogenins)是从番荔枝种子中提取的抗肿瘤成分,对乳腺癌、肝癌、肺癌、宫颈癌等13种癌细胞在体外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活性突出,是继紫杉醇之后的又一被广泛关注的抗肿瘤成分...
李艳红
关键词:纳米混悬剂药效学肿瘤靶向
文献传递
抗结核药盐酸莫西沙星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作为第四代喹诺酮类超广谱抗菌药,其最低抑菌浓度低、抗耐药特性较强,在抗结核药物中具优势和潜力。耐药结核菌群不断出现、一线药物临床疗效下降、患者顺应性差等使结核病临床治愈率低。为此,开发适合肺部介入给药的莫西沙星缓释制剂,以减少给药次数、增加患者顺应性,具有理论意义与临床价值。综述近年来出现的脂质体、微球、纳米粒子等莫西沙星缓控释制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张珺阎雪莹李艳红杨小凤王向涛
关键词:莫西沙星抗结核药缓控释制剂脂质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