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正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重建术
  • 2篇血运重建
  • 2篇血运重建术
  • 2篇烟雾病
  • 2篇预后
  • 2篇肿瘤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重建
  • 1篇血管重建术
  • 1篇血量
  • 1篇隐静脉
  • 1篇入路
  • 1篇神经内窥镜
  • 1篇手术疗效
  • 1篇手术入路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黄正
  • 4篇陈风华
  • 3篇王君宇
  • 2篇刘志雄
  • 2篇冯松山
  • 1篇曾飞跃
  • 1篇黄正
  • 1篇李臻琰
  • 1篇赵洪洋
  • 1篇吴水华
  • 1篇李春涛
  • 1篇王莹
  • 1篇杨魁
  • 1篇彭康
  • 1篇龚旋
  • 1篇曾瑜

传媒

  • 4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缺血型烟雾病手术疗效的多中心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探讨脑血运重建术及不同手术方式在预防脑卒中再发生及神经功能预后的疗效。方法研究纳入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常德市人民医院和湖南省儿童医院462例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信息、影像学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后卒中再发生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462例烟雾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3.6个月,242例手术治疗和220例保守治疗患者中分别有31例(12.8%)和63例(28.6%)新发脑卒中,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185例手术治疗和185例保守治疗患者纳入进一步分析。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两者新发脑卒中发生存在差异(P=0.018);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提示后循环受累(95%CI:2.343~11.375,P<0.001)和脑白质病变(95%CI:1.083~4.828,P=0.030)是手术后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两种手术方式(联合和间接血运重建术)在卒中再发生预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777)。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能降低缺血型烟雾病卒中再发生的风险和取得良好预后,不同手术方式对防止脑卒中再发生无差异。
汤东黄正黄正吴水华吴水华王君宇王君宇
关键词:烟雾病脑卒中
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手术要点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要点。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8例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均行内镜下经颅入路手术切除脑桥小脑角区肿瘤。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并全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证实听神经瘤9例,脑膜瘤8例,胆脂瘤9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术后面神经功能Ⅲ级3例,Ⅱ级6例,Ⅰ级19例。术后1例听力障碍缓解不明显;2例出现头晕、眩晕、恶心症状;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脑膜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时复查MRI均未见肿瘤复发,亦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具有诸多优点,亦存在一定不足,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丁威龚旋杨魁李春涛冯松山黄正周鸿书刘志雄李臻琰
关键词:脑肿瘤小脑脑桥角神经内窥镜
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治疗九例复杂颅内动脉瘤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2月至202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的9例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桥血管移植搭桥或传出动脉(受体动脉)再植术。术后行CTA或DSA检查桥血管通畅情况、动脉瘤夹闭或切除情况、随访期间检查动脉瘤新发情况;并于出院时及随访期间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结果 采用桡动脉(RA)或大隐静脉(GSV)移植桥血管4例,传出动脉(受体动脉)再植术5例,分别为大脑中动脉M2-RA-M2搭桥术1例、大脑前动脉A3-GSV-A3搭桥术1例、大脑后动脉P2-RA-P2搭桥术1例、颈内动脉(ICA)海绵窦段-GSV-ICA搭桥术1例、大脑中动脉M2下干-M2上干搭桥术1例、大脑前动脉A3-对侧A3搭桥术2例、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3 d复查CTA均显示桥血管通畅,未见动脉瘤显影;出院后3个月2例失访,余7例复查CTA或DSA均显示桥血管通畅,无动脉瘤新发;此7例患者长期随访,随访时间30.71个月,mRS评分均≤1分。结论 颅内-颅内血管搭桥术适用于常规手术难以处理的复杂颅内动脉瘤等疾病,具有所需桥血管短、更符合生理状态血流动力学等优势。
周杨宗黄正李梦君王君宇陈风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重建术桡动脉隐静脉
破裂动静脉畸形脑出血量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筛选与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破裂后出血量相关的因素,为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的破裂BAVM患者,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出血后的预后,应用线性回归筛选与出血量相关的因素。结果入组106例患者,26例病变位于后颅窝,57例位于脑室周围。后颅窝、非后颅窝BAVM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81±5.12ml及15.00±10.00ml,脑室周围、非脑室周围BAVM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28±8.78ml及10.00±14.00ml,多因素线性回归提示后颅窝(P=0.002)、脑室周围(P=0.04)病变与出血量相关联,卡方检验提示后颅窝(P=0.041)及脑室周围(P=0.042)病变出血后预后更差。结论脑室周围BAVM破裂出血量较多,后颅窝病变破裂出血量较少,两者出血后预后均更差,可用于指导未破裂患者治疗的选择。
黄正彭康陈风华李春芽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出血量预后
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脑血运重建术是目前烟雾病外科治疗的有效方式,但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可达15.6%,且这部分患者预后不佳。该研究拟分析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而指导临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降低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21年4月手术治疗102例烟雾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患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烟雾病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8.22岁,共行118侧脑血运重建术,包括51次联合血运重建术和67次间接血运重建术。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为6.78%,其中缺血性卒中5例,出血性卒中3例,无死亡病例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铃木分期(OR:9.814;95%CI:1.655~58.204, P=0.012)、低脑梗死评分(OR:0.646;95%CI:0.440~0.948, P=0.026)及脑白质高信号(WMHs)(OR:7.302;95%CI:1.203~44.310, P=0.031)是烟雾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具有高铃木分期、低脑梗死评分及WMHs特征的烟雾病患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风险高,需对这些患者严格管理。
陈攀王莹曾飞跃杨帅陈远兵王君宇陈风华黄正
关键词:烟雾病
侧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不同显微手术入路的应用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于2006年3月~2013年4月行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入路、结果及预后情况等。42例患者年龄1.25~67岁,平均35.8岁。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7例经额中回、2例经纵裂-胼胝体前、18例经顶上小叶、15例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结果本组28例(66.7%)全切除,11例(26.2%)次全切除,3例(7.1%)大部分切除。术后死亡2例(4.8%)。随访38例患者,随访时间39~97月,平均70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分8例,3分2例,4分3例,5分25例。结论侧脑室肿瘤位置深在,局部解剖关系复杂,需综合考虑肿瘤位置、大小、生长方向等因素以确定手术入路。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及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可以使大部分侧脑室肿瘤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
冯松山曾瑜黄正刘志雄赵洪洋
关键词:侧脑室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