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波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英语
  • 5篇教学
  • 4篇语言
  • 2篇英语交流
  • 2篇英语交流能力
  • 2篇语言运用
  • 2篇语言运用能力
  • 2篇教学模式
  • 2篇海事英语
  • 2篇航海英语
  • 2篇船员
  • 1篇第二语言习得
  • 1篇英语口语
  • 1篇英语口语教学
  • 1篇语言习得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学理论
  • 1篇阅读教学
  • 1篇阅读课
  • 1篇阅读课教学

机构

  • 7篇大连海事大学

作者

  • 7篇丛波
  • 2篇李燕
  • 1篇赵春阳

传媒

  • 7篇航海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反馈环节的理性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分析教师反馈在授课环节中的作用,指出有效的、适时的教师反馈有助于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热情,加强其课堂参与性,提高语言能力。通过对教师反馈环节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教师反馈在中国实际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发展情况,并运用语言学理论,论证教师反馈对学生语言习得的作用。
丛波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教师反馈语言学理论
航海英语会话课教学模式新探被引量:9
2005年
如何建立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新模式,是当今航海英语教学界所关注的问题。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英语语言教学法的相关理论,试图探讨一种将专业知识的传播与英语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丛波
关键词:航海英语交际能力教学模式交际性教学
船员海事英语交流能力现状与提高策略被引量:9
2011年
对外派船员在国际化工作环境中所遭遇语言即英语方面的主要困难进行研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个人采访记录的分析,对海员的实际英语需求和困难进行较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船员英语学习策略和训练语言交流能力为中心的海事英语交际课堂教学方法。
李燕丛波
关键词:英语交流能力劳务输出海事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性能的海船船员英语适任考试模式探究
2021年
针对海船船员英语适任考试模式对中国航海院校和培训机构英语教学及海员英语交流能力的潜在影响,运用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理论对现有考试进行剖析,并基于IMO推荐的测评方式提出基于性能的海员英语考试模式,以期让海事英语考试更加有助于改变中国海员英语交流能力薄弱的现状。
李燕赵春阳丛波
关键词:英语交流能力反拨效应
轮机英语教材体系建设被引量:3
2006年
对轮机英语教材的编写特点、内容体系以及随之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分析,强调指出旨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技能,特别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教材编写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并对轮机英语教材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丛波
关键词:语言运用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对海事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被引量:2
2006年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全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诠释。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结合相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海事英语的特点,探讨和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对海事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意义。
丛波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海事英语教学改革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模式高校
本科航海英语阅读课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对本科航海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并对航海英语阅读课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指出航海英语阅读课教学应建立提高学生语言综合技能,特别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
丛波李燕
关键词:航海英语阅读教学语言运用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